关于《我们如何对抗抑郁》纪录片观后感范文【2篇】

runsly 栏目【作文】【作文大全】 已阅0

也许就像海明威在《老人与海》中写道:“你尽可能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抑郁症仿佛就像一只无形的暗黑之网,笼罩在头顶,透不下来一丝的,哪怕是微弱的光线。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我们如何对抗抑郁》纪录片观后感范文,供大家参考。

关于《我们如何对抗抑郁》纪录片观后感范文【1】:

万物都具有向阳而生的本能,人也无一例外,谁不喜欢温暖明媚的阳光呢?可是却有这样的一个群体,他们眼中的世界黯然,即使阳光映进眼里,也变得灰暗。他们与外界隔绝,将阳光拒之门外,其实并非讨厌阳光,他们只是患了心疾,“抑郁”了。

人们对抑郁症都或多或少存在误解。随着社交媒体的迅速发展,随着社会对抑郁症的关注度提高,民众对抑郁症的认识浅薄就暴露了出来。有的人不区分抑郁症与抑郁情绪,遇到挫折就认为自己抑郁了直言不想活;有的人觉得抑郁症非常“酷”,把社交账号的头像换成黑色,打着“抑郁症”的旗号,发表自以为看淡一切的消极的言论;有的人甚至认为抑郁症患者是在作秀,不解他人苦,便言行攻击;还有的抑郁患者以病为耻,逃避现实,终日颓废......

CCTV 9近期连播6集关于《我们如何对抗抑郁》的纪录片,每集都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群体出发,带领观众进一步认识抑郁症,走进抑郁症患者的内心世界。这应该是给这种社会现象上的最好的一课,也是给抑郁症患者播撒的最温暖的阳光。

那么抑郁是什么呢?它是一种严重的心理疾病,也与精神疾病的概念外延有交集。不论程度轻重,若不及时治疗,到最后几乎都会发展为自杀倾向。丘吉尔把“抑郁”比作一条“黑狗”。它会趁你不注意咬你一口,如果身边的人和你都不予理会,它就会变得嚣张,这样慢慢啃噬你的肉体,吞掉你的欲望,折磨你的灵魂,再将残存的躯干丢进无底的黑洞......这个过程无疑是压抑、绝望的,并不是悲伤消极的情绪那么简单。

正如蔓玫对自己患病期间的感受的描述:“时间没有了,呼吸的感觉,你触摸的感觉都没有了,全部都失去了它们原有的那个刻度和质地。很多人会以为,抑郁是郁闷,是忧郁,是很强烈的一种忧伤在作祟。但不是的,它到最后是一种被压抑的感觉,像一个很大的黑洞,所有东西都被吸进去了......”

抑郁是一种慢性毒药,它的毒素来自各种方面,包括:家庭的打压、社会的冷漠、生活的重负、自我的封闭、体内激素失调......这些都像堆在人们胸前的碎石块,一旦超了负荷,又无法进行调节,人就可能会抑郁,会垮掉。

近年来,中国已逐渐成为“抑郁症大国”。在中国,抑郁症患病率高达4.2%,无关性别、不论年纪,任何一个群体都有患上抑郁症的可能。你无法得知,抑郁这条恶犬什么时候就会盯上你,或是你身边的人,也难以知晓,它盯上某人的具体原因。而在抑郁症患病率逐年增高的同时,就诊率却不到20%,大部分的民众对心理疾病仍存有误解及污名化,使得许多患者宁承受身心上的痛苦也不愿接受治疗,最终导致无法挽救的遗憾发生。人们总在悲剧发生后追悔,责问抑郁患者“为何这么傻”,却不曾想过,也许正是自己的不理解、不关心,堵住了患者“求助”的嘴,是压垮患者的最后一根稻草。

抑郁并非洪水猛兽,它本身的力量并不强大。它可以非常严重,频繁地诱导患者自杀,也可以安静地暂时寄宿在患者身上,只等内外界合力将它拔除。有的人以为只要和抑郁症沾上关系,这辈子就完了,自己给自己封住了阳光照进来的孔,其实这也是对抑郁症的误解。心病虽难医,但并不是无药可医。并且如果不是特别严重,除了药物治疗,也可以通过心理疏导治愈。

纪录片从多个方面,介绍了如何对抗抑郁,总结之后我得到这样几个关键词:理解、关爱、陪伴、勇敢、消除病耻感。而这些关键词最终的指向还是对抑郁症的“认识”。

我想,纵使疗愈的方法千变万化,最终还是得对抑郁症有正确的认识,这些方法才能发挥疗效。正确地认识抑郁症,是要认识抑郁症是什么,认识它的诱因,认识疗愈方法。如果都能正确清楚的认识抑郁症,抑郁症患者就会减消病耻感,积极对抗抑郁;医生就会根据患者自身状况,提供合适的治疗方案;身边人就会对抑郁患者多一分理解、多一分关爱,帮助他们一起“抗抑”;社会大众就会对抑郁症多一点包容,对彼此少一分冷漠,积极参与到“抗抑”宣传中......

看着纪录片中入镜的一张张或青涩或铺满皱纹的脸,听着他们讲述自己从患病到治愈的经历和感受,我为他们感到庆幸与骄傲,因为他们身边都有真正理解自己的、无私陪伴着自己的人,因为他们最终都选择了努力的活着,勇敢地对抗抑郁。但在镜头背后,还有许许多多抑郁症患者直到最后都没有走出阴霾,原本鲜活的生命有的还在监护室苟延,有的早已悄然凋谢,相较于镜头前的人儿,他们是不幸中的不幸。

逝者已逝,抑郁症带来的悲剧也已成为过往,而我们作为社会中的一份子,唯一能做的就是让更多的人认识抑郁症,接纳抑郁症群体,让阳光不仅能够洒进我们的心中,也能穿过重峦叠嶂洒进抑郁症患者的心中。毕竟,谁不愿拥抱温暖而明媚的阳光呢?

关于《我们如何对抗抑郁》纪录片观后感范文【2】:

我一生没做坏事,可为何会这样?”

“心中的抑郁就像一条黑狗,一有机会就咬住我不放”

“你尽可以打倒我,但永远打不败我”

我们每个人在一生中总有些时段是极度消沉,心情低落的,大多数人自我消化或经人开导度过了那段日子,而另外一些人则陷进去了,无法挣脱。抑郁症对于我们现在来说已经不是一个生僻遥远的冷门词了,随着时代的变迁,抑郁症成为了世界四大疾病之一。据统计,全球有超过3.2亿的抑郁患者,每年有近80万人因此丧生。因此,我们不得不加强对抑郁症的了解和关注。

我们总是习惯性思维认为抑郁就是存在于青少年中间的一种心理障碍疾病,其实并不尽然,抑郁症可能存在于任何一个年龄段,任何一个职业当中。抑郁症就像一条“黑狗”一样,它被认为是黑暗,是耻辱,并且一旦被咬住,便很难挣脱。可能有人会问,如今生活这么幸福,医疗条件好,生活质量高,怎么还会抑郁呢?纪录片给了我们很好的答案。

“第一名是谁?”

“你都当妈了怎么还这么懒?”

“现在的年轻人就是矫情!”

“天啦,他有抑郁症,不会自杀吧?”

青少年患病大多是因为父母期望值太高导致精神压力过大,而父母又缺乏理解交流;孕产期的妈妈从怀孕到产后都承受着生理和心理上巨大的疼痛;老年群体在生活的磨合中失去了激情加上各种疾病缠身更容易产生心理问题;优胜劣汰的残酷的社会丛林法则,带来工作上的巨大压力等等。各种各样的原因让我们的内心承受了巨大的痛苦,而这种痛苦表现出来的是倦怠,懒惰,脱离生活,大多数人没有意识到自己生病了,他们也不知道如何求助;家人将病情视为矫情、没事找事更是雪上加霜;整个社会对抑郁症的污名化,全世界合谋产生的抑郁症“病耻感”等都让抑郁症产生并难以摆脱,困扰着他们,阻挡着他们拥有更美好的生活。

当然纪录片最深沉的意义是想要引起整个社会对于抑郁症的重视和关注,对抑郁症患者多一些理解,也给正处于困境中的患者一些帮助。抑郁症患者首先要学会自救,向家人社会专业机构寻求帮助,寻找精准的医疗之路;对自我多一点宽容和关怀,坚持再坚持一下,找到自己的兴趣爱好,让自己的生活变得充实起来;家人朋友们应该给予患者多的理解和关怀,不要施加压力;更重要的是全社会要加强抑郁知识普及,了解抑郁症的临床表现,给予患者更多的关爱和帮助。

对于我们这些大多数不会直接接触抑郁症的人来说,我们需要做的就是理解尊重他们,正确认识抑郁症,我们每个人内心都住着一条“黑狗”,它被我们锁在了心里,有时候它会嘶吼叫嚣,有时候它会冲撞铁栏,但是我们大多数人的锁是坚硬的,我们不会放他出来;另一部分人的锁不够坚固,让“黑狗”冲了出来,侵蚀了他们原本的意志,这个时候我们不应该指责他们因为这也不是他们所愿,我们能做的就是帮助他们共同制服“黑狗”,将它重新管会牢笼,并且让笼子更加坚固。

“曾经我也想过一了百了,为何人们总说我无可救药,不强求能明白我,不奢望时间倒流,因为很久很久以前我曾经爱过”或许,你也有条“黑狗”,但是我想告诉你,这个世界真的非常美好,成功和幸福都不能被定义,如果你无法好好地去爱这个世界,就让我代替世界好好地爱你吧。

【关于《我们如何对抗抑郁》纪录片观后感范文【2篇】】相关推荐文章:

2021教育强国纪录片观后感_最新教育强国纪录片观后感范文

为了和平纪录片观后感800字 纪录片为了和平观后感

2021大决战纪录片观后感 关于大决战观后感范文

标签: 关于 我们 如何 对抗 抑郁 纪录片 观后感 范文 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