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审计工作重拾“审慎”

52fw.cn 栏目【知识】【最新热点】 已阅0

在经历了一系列丑闻之后,企业审计行业需要认真反思,思考如何恢复人们对审计行业和企业账目的信任。近日,一个跨党派的英国议员小组拿出勇气,呼吁拆分大型会计师事务所,把它们的咨询业务与核心审计业务分离开来。

英国竞争和市场管理局(Competition and Markets Authority)早先的一项评估没有要求全面拆分,而是要求在审计业务和非审计服务之间设置一道“中国墙”。但英国商业、能源和工业战略部(Department for Business, Energy and Industrial Strategy)正确地认为,我们必须更进一步。

目前,高利润的咨询业务这条尾巴,在摇晃着审计业务这条狗:很多审计合伙人耗费大量时间兜售管理建议,而不是审计客户的账簿。把监督者和战略合伙人的角色结合在一起,往好了说是分散注意力,往危险的方向说可能会败坏审计的完整性,加剧公众对这个曾经备受尊崇的行业的不信任。

英国商业、能源和工业战略部的报告在推动“审慎”再次成为企业财务报告的核心方面的努力也是正确的。会计实践中的审慎是指一项长期存在的记账惯例,对管理层自行报告的关于企业利润的好消息设置的证据标准高于坏消息。人们普遍认为,在大多数情况下,管理者在报告坏消息时不会像报告好消息时那么积极,而会计审慎是一剂合乎常理的解药。

近几十年来,部分由于审计师们的鼓动,会计准则制定者已经降低对审慎的注重。从上世纪90年代出现互联网热潮、只要建立一个电商门户网站就有可能一夜暴富开始,有数百年历史的审慎原则开始显得古板。它被认为阻碍了“新经济”公司报告其真正的盈利潜力。

然而自那以来,几乎所有重大会计丑闻事件——从安然(Enron)到Carillion——都可以归咎于财务报告不够审慎。Carillion的账面上曾有约16亿英镑收购的无形资产,被记录为“商誉”,即便明显不可能将这些无形资产转化为现金,该公司也没有将其注销。即便有关Carillion进行无利可图的收购的坏消息越来越多,审计工作 重拾 审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