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不能用语文活动代替综合性学习
综合性学习过程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学习内容的综合性:“在多学科的交叉中体现语文知识和能力的实际运用”,不少语文教师偏离了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语文综合性学习设置目的在于实现语文学习对学生素质的整体优化、全面提高。在学习内容上突出综合性,是要关注科学、人文和自然、社会、人生以及历史、现实、未来等各个领域;在方法途径上突出开放性、实践性、自主性和合作性,是利用各种可利用的资源,运用各种学习方法和手段,包括运用科学探究、发现学习及小组合作、独立探究等多种学习方法与手段,在各种综合性学习的实际情境中、社会实践中、生活体验中养育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综合素质,实现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
二、不能用新教学方法来诠释综合性学习
有些教师担心语文综合性学习“不像语文课”,例如:在组织实施“我爱我家”这一综合性学习时,把课文中设置的“老照片的故事”、“我家的一件珍品”、“妈妈的唠叨”三个情境看成是为作文而设置的活动主题,把这一单元的语文综合性学习完全“上”成了“活动作文”课。实际上,这里的三个活动尽管都有作文要求,但“作文”不是主要目的,作文只是活动结果的一种呈现形式,只是为教师评价或学生评价提供一种手段。除了“作文”之外,设置这一单元还有以下几个期望:1.培养学生探讨、追寻、调查研究的兴趣和能力,培养学生留意身边生活的意识;2.在对家庭中平时不被注意的寻常小物小事的调查了解中,体验生活的底蕴及蕴藉的情意;3.在活动过程中,感悟关爱,理解关爱,体验爱心,生发爱心。更为重要的是要通过这次的活动,培养学生探讨、追寻、调查研究的兴趣和能力,培养学生留意身边生活的意识和健康的心理。
三、不能过于注重综合性学习的途径和手段,而忽略了学习的过程
在目前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把学习活动的过程仅仅当作实现目标的途径和手段,教学中要竭力的避免以下情况:(一)过分依赖课本,把课本的利用主要定位在阅读教学上。语文综合性学习一定要让学生自主地开展实践活动。课本中的综合性学习的设计是为学生提供活动情境、途径和广阔的天地,语文综合性学习的主题、方案、计划以及具体实施,最好应自始至终由学生自己完成,只是因为语文综合性学习作为一种新的学习内容和课程形态第一次进入语文课程的必修课,新教材才较为具体地设置了一些适于综合性学习的主题和情境,给予了必要的示范与引导。
(二)语文课程学习资源开发利用不够。生活就是重要的学习资源,当地自然环境、风俗民情、传统文化、校园文化、节日文化都可成为有益的学习资源。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要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教育资源,把语文学习引向社会生活与实践,把社会生活与实践融人语文学习。语文综合性学习注重自主性、实践性;开放性,教师要引导学生自主设计、自主探究,发掘、利用课外、校外的语文学习资源,让学生自主开展实践活动,切莫本本主义,画地为牢,越俎代庖。
四、不能单纯的突出综合性学习的开放性,而忽视了教师的作用
在语文综合性学习过程中,教师的职能是开放的组织者、引导者的角色。这就要求我们要放开手脚,相信学生,给他们自由学习的空间和时间。开放性的教师角色并不等于放任学生自行学习而教师就“作壁上观”,这样做的后果是:学生活动得不到正确的指导,使综合性学习处于放任自流状态,降低了综合学习的质量,学生难以从活动中得到预期的锻炼。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不是矛盾的,而是相辅相成的,语文综合性学习应自始至终贯穿教师的引导,一方面学生能在引导中更加明确“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另一方面,教师在学习过程中“学习伙伴式”的引导更能发挥语文的人文性教学。
我在研究过程中摸索出一个简单、便于操作的基本规律,具体操作如下。
五、不能违背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实施规律
1.制订方案,搜索资料
综合性学习过程中,首先指导学生依据专题,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研究角度,分组制订各自的研究方案。其次,学生根据各自的特长,自愿结合,分成摄影小组、绘画小组、摄像小组、讲述小组、演唱小组、舞蹈小组等并制订出研究方案,进行调查研究。
2.归纳总结,作出评价
我爱范文 » 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之我见
免责声明:本文由52fw.cn提供互联网分享,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