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思想品德《家庭万花筒》教学设计

52fw.cn 栏目【教案】【政治教案】 已阅0

《家庭万花筒》教学设计

课题出处:小学品德与社会(浙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节内容《家庭万花筒》

教学目标:

1.了解家庭模式的演变过程,对家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

2.吸取传统家庭的美德,引导运用于现代家庭生活中。

3.知道家庭是社会的细胞,知道家庭的稳定关系到社会的稳定,明确自己在家庭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认识到家对于个人成长与社会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教学难点:体会到自己家中的美德以及要建设美好家庭的责任感、自豪感。

课前准备:

制作课件、制作家庭模式演变视频、学生家庭合照

课时:第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词源导入,引出话题。

“家”字的起源。象征着家庭的富足,家庭的稳定。家是温暖的场所,是每个人都向往的地方。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家。板书写课题。

二、新课讲授,认识并体会到家的重要性

1.彩虹镜——了解多彩的家庭模式。

⑴ 看合影,感受现代家庭模式

师:每个同学是否带来了自己家的合影。小组交流,看看合影,你发现了什么?(根据学生回答,投影展示“独生子女家庭、非独生子女家庭、三代同堂家庭”学生的家庭合影。)

师:这就是现代家庭普遍的三种家庭模式。说一说,你的家庭属于哪一种模式?

⑵ 看视频,了解传统家庭模式。

2.多棱镜——认识传统大家庭模式。

师:在传统的习俗中,大家庭模式在历朝历代备受推崇。四世同堂、五世同堂是当时传统家庭生活的理想。很多影视、文艺作品都发生在传统大家庭的背景中,你能举一些这样的例子吗?

⑴ 分析《红楼梦》里的家。

师:我们班中的一些同学大概看过《红楼梦》吧,谁来说一说?(自由说。)

(教师播放影视片断:“宝玉挨打”),引导学生分析贾府是怎么样的一个大家庭。

⑵ 出示人物关系图。

师:《红楼梦》人物多达300余人。这是一个传统的中国大家庭、大家族,他们“同居共财”——居住在一起,共同拥有财产。

教师举例让学生深入了解四大家族中的贾府,教学设计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相关推荐】说课稿频道  试讲频道 答辩技巧  结构化面试 面试技巧

扫描二维码关注(qgjsks)微信,了解全国教师考试动态

中公讲师解析

注:本文章用于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版权为“中公教师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或摘编。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公教师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标签: 家庭万花筒 思想品德 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