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教案: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52fw.cn 栏目【教案】【化学教案】 已阅0

  【结论】不能用硫酸与石灰石或大理石来制取二氧化碳。

  【讲解】为了收集到二氧化碳需要什么样的装置来制备二氧化碳呢?反应条件反应物的状态等对实验装置有较大的影响。碳酸钙是块状固体,盐酸是液体,且反应进行时不需要加热,根据这些特点,我们可以选择什么样的反应装置呢?(必要时教师可以讲解制氧气、氢气的装置特点)

  【板书】二、反应装置: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讲解】因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和实验室制取氢气的反应药品状态,反应条件类似,故可以采用相似的装置来制取。用投影显示制氢气和制二氧化碳的装置图

  【讨论】

  1.长颈漏斗是否可用普通漏斗代替?

  2.锥形瓶可否用其他仪器来代替?

  3.根据二氧化碳的性质,可以采用什么方法收集二氧化碳?

  4.如何检验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

  (学生讨论、回答,然后教师实验演示、讲解)

  【演示】用普通漏斗代替长颈漏斗,结果没有在集气瓶中收集到二氧化碳。

  【讲解】

  1.因为普通漏斗颈太短,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会从漏斗处逸出。长颈漏斗下端管口在液面下被液体封住,气体不会从长颈漏斗处逸出。

  2.锥形瓶可以用广口瓶、大试管等玻璃仪器代替。

  3.气体收集方法主要取决于气体的密度和气体在水中的溶解性。因二氧化碳可溶于水生成碳酸,故不宜用排水法收集。二氧化碳比空气重,所以常采用集气瓶口向上排气法收集。

  4.可以根据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的性质,可以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如火焰熄灭,则说明二氧化碳已收集满。

  【板书】三 收集方法:向上排气法

  验满方法: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火焰熄灭,已经收集满。

  【板书】四、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

  【演示】制取并验证二氧化碳气体。

  【提问】怎样证明生成的气体是二氧化碳?

  (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变浑浊)

  【讲解】上一节学过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可以用来灭火,化学反应方程式。

  2.根据反应物、生成物的状态及反应条件选择合适的反应装置。

  3.根据气体的物理性质(尤其是密度及其在水中的溶解性),选择合适的收集方法及验满方法。

  教学设计方案二

  教学重点: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装置。探究能力的培养。

  教学难点: 从二氧化碳制取装置的探究过程中,提升实验室气体装置的设计思维水平。

  教学过程:

  【引入】

  节课我们学习了二氧化碳的性质,今天我们将来探究在实验室中如何制得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

  根据前面学习氧气、氢气的实验室制法的经验分析,在实验室制取一种气体应考虑哪些因素?

  学生活动: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代表发言。制取所需药品、化学反应原理、反应条件、制取装置、收集方法、验满或验纯的方法。

  【展开】目前已学过哪些反应可生成CO2?

  学生活动:

  列出很多反应

  除大家列出的反应外,还有许多反应可以得到CO2。但并不是所有的反应都适合用于实验室制取CO2。如煅烧石灰石在实验室中很难实现。碳燃烧生成的气体可能不纯等等。

  提问:以上反应中最适合实验室制取CO2的药品是?说明原因。

  学生活动:通过讨论和实验排除反应1、2、3、4、6、7、8。明确反应5为实验室制取CO2 的反应。

  [板书]:

  实验药品:

  1. 石灰石和稀盐酸

  2. 反应原理

  CaCO3+2HCl==CaCl2+CO2+H2O请归纳反应的特点。

  3. 反应装置:固液不加热装置

  4. 收集装置

  向上排空气集气法

  提出探究问题:设计何种实验装置来制取CO2?(至少2种)

  教师提供制氧气、制氢气的装置图供学生参考

  学生活动:分组讨论。小组活动。

  1.首先考虑制氢气的装置。

  2.在制氢装置基础上,改进实验装置。

  3.提出各种装置的创意。

  4.画出草图,有小组代表上台展示并讲解设计思想。

  5.其他小组质疑。

  (建议:此处应提供可制备CO2的各种仪器及组装好的装置图。最好是动态的。)

  在同学们的共同设计中找到满足条件的设计。

  1.简易气体发生装置(试管、导气管)

  2.将试管改为烧瓶、广口瓶等较大液体容器。

  3.类似启普发生器装置(气体出口有控制开关或固液分离机关设计)

  提出问题:根据大家的设计,总结满足需要的制取CO2的合理装置。

  1.制取少量的气体

  2.一次性制取大量的气体

  3.随时开始随时停止的实验装置。

  【结束】

  提问:根据CO2的制取装置的讨论,总结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装置的一般思路。

  (建议:此处应设计动画图。)

  学生活动:小组讨论

  根据药品的状态、反应条件及待制取气体的气体的溶解性、密度等因素来考虑制取气体的装置。

  1.固体加热装置。例如制氧气。

  2.固液不加热装置。例如制氢气、二氧化碳。

  探究活动

  家庭小实验:

  取一只小烧杯(或耐热玻璃杯),杯底立放一支蜡烛,点燃蜡烛。再加入一些碱面(主要成分碳酸钠),沿烧杯壁往烧杯中倒入一些白醋(含有一定量的醋酸),观察实验现象。请解释你观察到的所有现象。

  答案:碱面与醋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故会将燃着的蜡烛熄灭。

标签: 九年级 化学 教案 二氧化碳 实验室 制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