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岷:发展科技金融建议

52fw.cn 栏目【励志】【经典语录】 已阅0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大家下午好!今年上海局承担了新金融研究院的课题,研究金融如何更好支持科创性的企业,尤其是早期科创型的中小企业。这个课题基本完成,我代表课题组向大家做一个简单的汇报。

课题研究的主要含义

本课题研究的科技金融,实际上主要指所有我们认为在支持科技发展成果市场化、商业化的运作,怎么支持转化的所有金融安排,金融制度、金融工具、金融行为等等,也算是普惠金融的子领域,所以大会安排了这样的介绍。

 

早期的初创型科技企业的金融服务,也是世界上的难题。非常简单的讲,一个国家的服务水平和能力,主要还是取决于这个国家金融市场,特别是资本市场,包括法治环境的发达和法治健全的程度。这个国家对于我们来讲,今天比昨天更具有现实意义。


我们的很多产业、企业,现在都处在新的历史阶段,攀升在全球产业链上的定位。这里面需要的金融服务非常迫切。同时,国内的现实情况,资本市场遇到一些情况,处于矛盾交织的时候。实体经济,今天比昨天更需要金融服务的需求也更强烈,我们确实需要系统研究一下金融到底如何服务这样的科技型领域,如何更好安排制度,推动这方面的金融服务和资源配置。从学术理论来看,关于科技金融的概念,在我国大概是2009年提出的。我们的课题在前面的基础之上,我们还是认为要从宏观经济的角度来研究科技金融的问题,从中才可以真正认识科技金融本身对于国家产业升级和供给侧结构改革的意义,这是这个课题的立足点,也是比较创新的领域。只有站在经济发展的角度,才能更好地发现和解释各国家科技金融体系中的国家行为和法律变迁的逻辑。我们的建议还是要充分借鉴国际上科技立法非常体系化的模式,而不是像国内科技是科技立法、金融是金融立法,立法横向上的互动不够。我们在理论上、实务上都存在碎片化的问题,如何建立完整的科技金融理论、科学体系非常重要。

观点

1、什么是新结构、新动力?时间关系,我不讲熊彼特的经济发展理论了,介绍一下我们最后的结论。我们还是认为,创新和金融对于经济的增长,特别是提升全要素生产力的作用,从长远来看是得到确认的。这样的情况,我们认为科技金融的理论研究有助于解释经济结构的变迁和发展的动力机制,这也是供给侧结构改革面对的重要问题。我们所说的新结构,就是工业化后国家进行的产业结构升级,是技术创新型的产业为主导的结构变化。我们的课题选择了12个发达国家,用它的信息和通讯行业为科技性行业的代表,与其他的制造业做了对比分析,这个里面从80年、2000年、2010年,三个节点发生了经济结构分化的现象,说明一个国家产业结构的调整,怎样取代落后产业,更多还是从新技术的扩展、应用开始,我们科技金融理论是旨在研究新结构的变化规律。

 

所谓的新动力,就是指科技创新和金融创新相结合,对经济发展的驱动作用。科技金融,从实验室到市场的创新最后的关键阶段,实际上是经济发展和结构变迁的最重要动力,也是打破制度刚性、结构刚性的重要力量。科技和金融之间的关系,实际上是双向关系,这次金融危机之前,更多是集中在正向的相关性,之后更多研究关注金融和实体的负相关性。创新和金融,对经济发展相当于是一个汽车的双轮概念,这样的双轮,如何推动结构的调整,同时形成结构调整的动力驱动,这大概就是我们当中非常重要的观点。

 

我们认为,由于主要的技术创新产生和应用于工业,我们国家要走出所谓的增长陷井,必定要着力形成金融业与工业的良性互动关系。在发展中国家,金融深化的程度往往比较落后,不利于产生足够的金融家去帮助企业支持技术创新成果的转化。因此,要促进金融创新和和科技创新,形成耦合,更需要从金融的侧面完善激励和约束的机制。另外要建立高效的风险资本市场,构建良好的金融监管体系,兼顾风险监管和维护市场公平交易的关系。

 

2、国家要建立比较健康的政府和市场的关系问题。这是处理一个国家科技金融政策体系非常重要的方面。实际上,研发和创新都具有比较强的外部性,属于准公共品。在市场失灵的领域需要政府参与。2016年2月,美国发布了一个国家制造创新网络计划的年度报告,这个报告强调国家要支持、帮助创新型机构,形成稳定可持续的商业模式。所以,我们研究下来,各国的经验比较下来,在4个方面可以看出来政府应该具有的作用。除了立法方面要体系化,政府和市场还应该形成几层对接关系、合伙关系或者补位关系。


首先是科技立法的体系化,比如我们看到的美国、日本,在支持小企业法律当中,放开了一些对商业银行的限制,使商业银行能够去为早期型的科技型企业提供投贷联动的业务,包括硅谷银行就是这样的模式。OCC实际上给他解决了法律上的问题。


第二个关系是对接关系,政府利用政策性金融工具,扶持科技创新,在企业和行业培育成长以后,要逐步的退出,要由市场机构承接。


第三,合伙关系,政府还是要想办法引导、借助社会资源,投向一些创新的领域,必须充分尊重和应用市场的力量。直接靠政府设立一些机构、基金,并且管理投资的做法,被各个国家证明是低效的,政府不会是很好的创投者,一些国家的实践已经反复证明了,也有一些成功的经验,建议 金融 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