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讲好三个中国故事

52fw.cn 栏目【知识】 已阅0

  四月已至,天地清明。

  一年一度的清明节即将来临。然而,今年的清明节与往年大不相同,出于继续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需要,今年的清明节从形式到内容都悄然发生了较大变化。为了避免聚集性活动,越来越多的人倾向于通过网上祭奠的方式来表达对已故亲人和朋友的哀思。他们在网络空间诉说自己的思念,弥补不能亲临墓地追思先人的遗憾。

  对各级教育部门来说,今年清明节的教育活动根据疫情防控的需要,不妨借鉴网络祭祀的做法,进行一系列变革。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网络教学优势,从讲好三个中国故事入手,深化对清明节这一中华民族传统节日的认知,适时进行传统文化熏陶和生命教育,引领学生健康成长。

  一是讲好关于清明节的传统故事。清明节又称踏青节、行清节、三月节、祭祖节等,一般是在每年公历4月前后,与春节、端午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其历史可追溯到周代,距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唐代以后,清明节扫墓祭祖逐渐成为传统。诗人杜牧的《清明》早已成为千古绝唱,中国故事,引领学生共同缅怀先烈、慎终追远、寄托哀思,汇聚起更加强大的民族力量,激发斗志,众志成城,成就美好明天。

标签: 清明节 中国故事 英雄人物故事 三月节 网络祭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