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朱,男,1979年出生于江苏,《新华文摘》专栏责任编辑,副编审,“厅局级内参”公众号创办者。2004年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毕业后,一直在新华文摘杂志社负责专栏编辑工作。全程主导策划出版了超过150万册销量的《做最好的自己》图书,也策划了《中国共产党党性教育手册(1-7)》、《能被小用更是大才》、《中国十个五年计划研究报告》、《<旧制度与大革命>导读》、《托克维尔回忆录》等20余部图书。在《光明日报》、《中国证券报》、《红旗文稿》等报刊发表30多篇文章,主编或选编过《博导书榜:影响中国社会科学院博导的五种书》、《群众路线大家谈》、《“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大家谈(内部参考)》等多部图书。
6年前的2011年9月3日,《光明日报》以整版篇幅刊登了笔者撰写的《你所不了解的<新华文摘>》一文。在8000余字的文章中,笔者以自己在新华文摘杂志社参加编辑工作7年中所亲历或者所了解的一些故事,概要地介绍了《新华文摘》的发展历史。
在过去的6年中,新兴媒体和报刊杂志层出不穷地变化,呈现不断融合发展的趋势,然而,《新华文摘》纸质版在这些年中的发行量一直保持平稳甚至略有增长的态势,《新华文摘》网络版也在不断完善中,杂志社的微信公众号也时常更新。各种调研走访中让笔者有点意外的是,经常听说金融行业的部分高级监管者与一些公募基金的资深高管,竟然都长期订阅《新华文摘》,是《新华文摘》10年以上的忠实粉丝。那么,他们为什么会长期订阅?《新华文摘》对他们的价值又在哪里?
自从2004年7月参加工作、过了实习期以后,笔者就作为专栏责任编辑,一直负责《新华文摘》“管理”和“学术动态”这两个栏目的稿件选编工作。为此,笔者以党的十八大以来选编刊发的少许文章为例,以个人所经历的和所了解的点滴故事,尝试为社会各界尤其是金融行业的读者粗略地介绍《新华文摘》杂志的最新状况,尤其是简要介绍《新华文摘》选编文章的规矩和流程等,以便读者朋友们深入理解未来的宏观趋势与投资机遇。
刘强东谈零售革命 马云谈数据时代
读者朋友们可以看到10月5日出版的《新华文摘》2017年第19期(总第631期),这是最新出版的一期。在这一期杂志中,可以在“新华观察”栏目看到《中国货币政策现状及抉择》一文,可以在“经济”栏目看到专题名为“数字货币新探”的两篇文章,也可以在“管理”栏目看到京东集团创始人刘强东的《零售的未来:第四次零售革命》的文章,还可以在“科技”栏目看到阿里巴巴集团创始人马云的《刚刚开始的数据时代》等。那么,我们为什么会选编这些文章,逻辑都有什么?
在我看来,第一篇文章简要介绍了我国货币政策的当下形势和严峻挑战,并提出了一些建议措施;“数字货币新探”专题组合了肖风等人的两篇文章,从基本概念上对新兴发展的又不容忽视的数字货币、法定与非法定数字货币等进行了界定,并分析了数字货币的一些特性,有助于读者从区块链角度比较全面地了解数字货币的基础概念与基础知识。
我担任专栏责任编辑的“管理”栏目,重点关注也多次转载新技术带来深刻影响的相关文章,本期依然是延续这一思路,选摘了刘强东阐述第四次零售革命的文章。在刘强东看来,下一个10年到20年,零售业将迎来第四次零售革命。这场革命改变的不是零售,而是零售的基础设施。零售的基础设施将变得极其可塑化、智能化和协同化,推动“无界零售”时代的到来,实现成本、效率、体验的升级。
“科技”栏目马云的文章,是他2017年6月在天津梅江会展中心的演讲,不仅谈及智能世界有三个最主要的要素——互联网、大数据和云计算,而且再次阐述未来三十年有五个“新”需要重新定义:新零售、新制造、新技术、新能源、新金融。
我想,这几篇文章也许是值得金融行业的从业者研读的。毕竟通过这些文章,你或许能对当前的宏观趋势层面的货币政策与热点话题层面的数字货币有所了解与把握,甚至一些观点也会颠覆你之前的认知,并对你的投资理念产生一定的影响。或许,这些文章有助于你快速地理解资本市场所掀起的大数据概念股、区块链概念股、新零售概念股是怎么回事。
回到这期杂志上来,如果你翻到内文的第171页,就会在右下方发现一行“(值班编辑 李朱)”的字样,这表明我是当期杂志的值班编辑。刚才提到“专栏责任编辑”,怎么又冒出来一个“值班编辑”概念?
值班编辑责任更大
有读者一定会好奇:什么是《新华文摘》杂志的专栏责任编辑?什么又是值班编辑?值班编辑和专栏责任编辑又有什么不同?
要想明白上述问题的答案,我们就需要对《新华文摘》的定位、栏目设置和编辑部人员构成等都有所了解与把握。《新华文摘》在创办25周年之际的2004年1月开始改版为半月刊,是一本权威的导向性、综合性、知识性、资料性的文摘半月刊。从栏目的设置方面来看,政治、新华观察、哲学、经济、历史、文艺作品、美术之页与漫画、文艺评论、人物与回忆、教育、科学技术、读书与传媒、论点摘编等是上下半月均设的13个栏目,而法学、文化、管理栏目与社会、国外社会科学、学术动态栏目是上下半月交替出现的栏目。
新华文摘杂志社是人民出版社直属的部门之一,内部人员分别处在管理者、责任编辑、编务等不同的岗位。每一位责任编辑,就是外界所知道的“专栏责任编辑”,分别负责一个或两个栏目稿件的选稿与编辑加工,而管理者和聘请的杂志社老领导则是分工协作后复审或终审所有栏目的稿件。
追溯起来,《新华文摘》2004年1月正式由月刊改版为半月刊之后,编辑工作量的加大,导致杂志社需要招聘新进员工。也正是在那一年的7月,我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毕业后来到新华文摘杂志社报到,成为编辑部的一名员工,角色也从《新华文摘》的一个忠实读者转变为一个作者、进而又转变为一位编者。
刚到杂志社的那半年之内,我基本上都处于熟悉编辑流程和选稿方法的阶段,在长期专职负责“经济”栏目的责任编辑贾兰老师的指导下,先筛选“经济”、“管理”和“学术动态”栏目的所有初审稿件,然后再和贾兰老师一起商议,选择哪些稿件作为正式上报杂志社而进入二审和三审流程的。
过了实习期以后,我就作为专栏责任编辑,在过去的13年内一直负责《新华文摘》“管理”和“学术动态”这两个栏目的稿件选编工作,不过,经常和贾兰老师商议交流选摘稿件的做法,一直保留到现在,让我心存感激也让我受益匪浅。
#p#分页标题#e#专栏责任编辑制度是《新华文摘》的长期做法,而值班编辑制度则是起源于2009年9月,是问题倒逼而由编辑部全体人员讨论后形成的,最初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预防文章的重复转载和规范转载格式等,后来逐渐成为内部质量管理体系的一部分。
就拿2017年第19期《新华文摘》来说,我是这一期的值班编辑,不仅通读了全期的30多万字,而且反复核查比较这一期的杂志和过往的几期是否有重复转载全文的问题、文章或出处是否有错别字的问题、是否有刊发时间过早的问题等等,甚至连读者不熟悉的论点与篇目辑览都在核查后删除了重复的几条。
我的个人理解是,在做专栏责任编辑的平时,我只需要对自己负责的“管理”和“学术动态”这两个栏目起到应尽的初审责任;而在做值班编辑的时候,经济管理;新华文摘;文摘;西文图书;会议综述;经济管理类
我爱范文 » 《新华文摘》这样选编经济管理类文章
免责声明:本文由52fw.cn提供互联网分享,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