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政治教案:事物是由量的积累到质的飞跃

52fw.cn 栏目【教案】【政治教案】 已阅0

  【教学目的】(一)知识目标:1、量变、质变的含义

  2、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3、以正反两方面的实例,说明为什么要坚持适度原则,要不失时机地促进飞跃,要重视量的积累。

  (二)能力目标:本框题的教学,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理解、分析和运用理论的能力为主,同时也要注意培养学生善于联系、联想的思考能力。

  (三)德育目标:引导学生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点分析问题为下一框题进行正确的方法论、人生观的教学奠定理论基础

  【重点和难点】1、量变和质变的概念

  2、量变和质变的辩正关系

  3、量变和质变的方法论意义

  【教学过程】

  导入:传说,印度的舍罕王打算重赏国际象棋的发明人,出人意料的是这位发明人的胃口并不大,他只要求国王在棋盘的第一格放一粒麦子,第二格放二粒,第三格放四粒。照这样每格内比前一格加一倍。把棋盘的64格放满就行了。国王听完后便欣然答应。谁料还没放到第二十格麦子就已经空空如也。国王很快就看出来,即便把全印度的麦子都给他,也实现不了他的诺言!

  我们来计算一下,这位发明者所要的麦子究竟有多少:

  1+2+22+33+44+……262+263

  在数学上这叫几何级数,计算的结果是:18,446,744,073,709,551,615(粒)

  这个数字的麦粒,大约是四百多万亿斤,相当于全世界两千年生产的全部小麦!

  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出聪明的国王犯了一个大错误:忽视了量变,不懂得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在看来似乎微不足道的数字面前吃了大亏。所以这节课,我们来学习唯物辩证法的第一大规律,质量互变规律。

  讲授:一、量变和质变的含义。

  同学们一定看到过庄稼生长的情形,如果你蹲在旁边观察它一天,你根本就发现不了它在生长,甚至第二天,第三天你去看,还是没有丝毫变化,那么它是不是真的停止了生长呢?答案当然不是,其实它无时无刻不在生长,只是很不明显,不容易被我们发觉罢了。这种变化就是量变。

  事物在数量和程度上逐渐的,不显著的变化,叫做量变。

  那么什么是质变呢?

  如果你两个月后从旁边走过,你会发现过去绿油油的禾苗现在已金黄的一片,显现出一派丰收景象,即将收割了,这种变化是根本的明显的,就是质变。

  事物显著的根本性质的变化,叫质变。

  区别量变的质变的根本标志。

  量变和质变具有不同的特点,区别量变和质变的根本标志在于事物的变化是否超出度的范围,在度的范围内的变化是量变,超出度的范围的变化是质变。

  例如:P60

  二、量变的质变是辩证统一的。

  可以说世界上任何事物的发展变化,都既有量变,又有质变,量变和质变是辩证统一的。

  1、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

  荀子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古代有一幅对联:“学习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辍学似磨刀之石,不见其损,年有所亏。”冰冻三尺非一日这寒

  2、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任何事物的量变都不会永远持续下去,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必然会突破事物存在的度,引起事物的质变。

  量变引起质变的一种情况是事物数量的变化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引起质变。水滴石穿,绳锯木断。 

标签: 高二政治教案 高二年级政治教学教案 高二年级政治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