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化学教案:《氨 硝酸 硫酸》教学设计

52fw.cn 栏目【教案】【化学教案】 已阅0

高一化学教案:《氨 硝酸 硫酸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探究氨和铵盐的性质、用途;

  2.学会氨的实验室制法。

  教学重点:氨和铵盐的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实验室制氨的化学反应原理

  教学仪器:烧杯、烧瓶、铁架台、滴管、导管、玻璃棒、试管、酒精灯、酚 酞试液、棉花、试管夹、NH3、HCl、NH4Cl、Ca(OH)2

  教学过程:

  [新闻导课]杭州市一制冷车间发生液氨泄漏 :

  2004年4月20日上午10时,杭州市一制冷车间发生氨气泄漏事件,整个厂区是白茫茫的一片,方圆数百米,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浓烈的刺激性气味,进入厂区呼吸都感到困难。厂区内寒气逼人。市消防中心接到报案后立即制定方案,出动上百名消防队员,十余量消防车…。

  简要介绍合成氨发展史

  [问题]

  1、为什么在液氨泄漏时工厂里会寒气逼人?

  2、如何吸收弥漫在空气中的大量氨气?

  3、被围困在污染区的群众怎样做才能保证不吸入氨气?

  [板书]    一、   氨

  1、NH3的物理性质:

  [展示]一瓶氨气:无色,有刺激性气味,密度<空气,易液化,可作致冷剂。

  [实验4-8]  成功关键:烧瓶干燥、密封。

  现象:形成红色喷泉。

  结论:氨极易溶于水,水溶液显碱性。

  [ 讲解]:1体积的水约溶解700体积的氨气,氨的水溶液叫做氨水。

  [板书] 在通常状况下,氨是无色气体,有刺激性气味,比空气轻。氨易液化,极易溶于水。

  [过渡]氨的水溶液是碱性的,但其中的水是中性的,氨分子也没有氢氧根离子。氨水为什么会显碱性呢?

  [板书]2、氨的化学性质:

  (1)NH3与水的反应:

  [分析]   NH3+H2O   NH3·H2O NH4++OH-

  NH3+H2O   NH4++OH-

  其中一水合氨很不稳定,受热会分解。

  NH3·H2O     NH3↑+H2O

  [板书] NH3+H2O   NH3·H2O NH4++OH-

  [思考]:分析NH3溶于水存在的过程,讨论氨水中的成分:分子             、离子                 。

  [板书](2)NH3与酸的反应:

  [ 演示实验]氨与氯化氢反应

  [观察]现象:大量白烟生成。

  [思考]:生产Cl2的化工厂常用浓氨水来检查生产设备和管道是否漏气,如有白烟生成,则说明已发生漏气,这是为什么?

  [板书]化学方程式: NH3+HCl=NH4Cl

  NH3也可与其它酸反应,例:NH3+HNO3=NH4NO3、 2NH3+H2SO4=(NH4)2SO4

  [讲解] NH3在一定条件下可于O2、NO、NO2等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板书](3)NH3与O2的反应:    4NH3+5O2    4NO+6H2O

  [演示实验]实验室制取氨气:

  [板书]3、NH3的实验室制法:

  [讲解]原理:在实验室里常用铵盐和碱加热的方法来制取NH3。 仪器:固+固加热(同制氧气);收集:排空气法。

  [板书]2NH4Cl+Ca(OH)2   CaCl2+2NH3↑+2H2O  仪器:固+固加热(同制氧气);收集:排空气法。

  [提问]:

  1 能否用浓硫酸干燥NH3?

  2 能否使用NH4HCO3、NH4NO3?为什么?

  3 使用碱石灰代替消石灰有什么优点?

  [过渡]氨与酸反应形成氨盐,我们下面分析铵盐的性质

  [板书]4、铵盐

  [讲述]铵盐是铵根离子(NH4+)和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铵盐都是晶体,能溶于水。

  [板书]主要化学性质:

  (1)铵盐受热易分解:

  [实验]加热NH4Cl观察现象,是否升华?

  [板书]化学方程式: NH4Cl   NH3↑+HCl↑、   NH3+HCl= NH4Cl

  NH4HCO3     NH3↑+H2O+CO2 ↑

  [讲解]铵盐能与碱反应放出氨气,例:

  (NH4)2SO4+2NaOH   Na2SO4+2NH3↑+2H2O

  [板书](2)铵盐与碱的反应:(NH4)2SO4+2NaOH   Na2SO4+2NH3↑+2H2O

  [强调]这个性质是一切铵盐的共同性质,实验室可利用这个性质来检验

  NH4+的存在。

  [注意事项]:

  实验条件:浓溶液或固体,加热。

  较稀溶液中铵根离子的检验方法:先浓缩,后检验。

  [板书]5.NH3的用途:

  [讲述]可用于氮肥工业及其他化工产业上(如:制纯碱),制冷剂。

  [思考交流]自然界中氮的循环:

  [讨论]:向饱和的NaCl溶液中通入足量的NH3后,再通入足量的CO2,发现有NaHCO3晶体析出,为什么?

  [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内容。

  [作业]

上一页 1

相关推荐

高考院校库(挑大学·选专业,一步到位!)

高校分数线

专业分数线

高考全程导航家长入口学生入口

标签: 高一 化学教案 硝酸 硫酸 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