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主要介绍乙醇、乙酸这两种常见的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乙醇,俗称酒精,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较为熟悉,要引导学生联系实际,了解其物理性质。
官能团,决定了有机物的主要性质,乙醇的官能团为羟基(—OH),要根据乙醇的结构式,根据—OH的特征复习乙醇的化学性质,与Na、O2反应等。乙酸也是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较为熟悉的物质。它的官能团是,乙酸是一种典型的弱酸,属于弱电解质,因此,要注意联系在无机化学中所学的相关知识:如酸的通性等。酯化反应,是新学习的有机反应,其本质属于取代反应,要明确其脱水的机理,要指导学生认真研究实验34酯化反应,启发学生多问几个为什么。
第四节:基本营养物质。主要介绍糖类、油脂、蛋白质,这几种物质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复习时,也要充分利用已有的实践认识,比如:可以以热碱水洗碗为例,进一步理解油脂的水解,同时,也可以利用生物学上的相关知识,然后,再从化学的角度加入解析、学习。
抓住糖的多官能团进行学习,推测其可能有的性质,以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探究能力。复习时,要组织学生多讨论、多比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乙醇、乙酸的重要用途。
2.掌握乙醇、乙酸的化学性质。
3.了解糖、蛋白质的重要性质与用途。
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采用归纳、比较法进行复习。
2.采用讨论法复习,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节学习,培养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能力。
要点提示
教学重点
乙醇、乙酸的性质,糖、蛋白质的特征反应。
教学难点
乙醇的催化氧化、酯化反应的机理。
教具准备
实物投影仪、钠、乙醇、酚酞试液、水、试管。
[师]结构决定性质,化学反应的实质就是旧键的断裂及新键的形成,从图中所标出的①②③④处的化学键的断裂,同学们能否判断乙醇各发生了哪些反应?
[生1]断①处键,可以发生酯化反应。
[师]如果①②处键断裂,大家看看形成了什么样的物质?
[生]形成了乙醛。
[师]那么发生了什么反应?
[生]氧化反应。
[师]此时发生了催化氧化反应。
[师]如果是③④两处键同时断裂呢?又形成了什么物质?
[生]乙烯!
(切换到幻灯片)
【例1】 某有机物X的蒸气完全燃烧时需要3倍于其体积的氧气,产生2倍于其体积的CO2和3倍于其体积的水蒸气,有机物X在适当条件下能进行如下一系列转化:
①有机物X的蒸气在Cu或Ag的催化下能被O2氧化成Y。
②X能脱水生成烯烃Z,Z能和HCl反应生成有机物S。
试解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物质的结构简式:X________;Y________;Z________;S________。
(2)用化学方程式表示①~②有关转化反应方程式。
[师]请同学们先试着解析已知条件,找出解题思路。
[生]本题已知有机物燃烧时的耗氧量、生成CO2及水蒸气的量,由此,可以求出X的分子式,再根据性质,就可以得出答案。
[师]解题时首先要审清题意,找出已知条件,弄清楚要求什么。找出了已知和未知的关系,就可以找出解题的思路。
解析:由X燃烧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CxHyOz+3O2―→2CO2+3H2O
根据质量守恒,可知:
x=2;y=6;z=1
即,X的分子式为C2H6O,由所给的性质可以得出:Y是乙醛,Z是乙烯,S是氯乙烷。
性质
现象及反应方程式
酸的通性[来源:Z§xx§k.Com][来源:学科网ZXXK][来源:学+科+网Z+X+X+K]
紫色石蕊试液
酚酞试液
Mg粉
Na2O
NaOH
CaCO3
酯化反应
乙醇
#p#分页标题#e# [师]CH3COOH发生可逆电离,断①处键;发生酯化反应,断②处键。
[师]乙酸酯化反应的实验,是一重要实验,请同学们认真看书,并思考以下问题。
1.(2003江苏高考)无水乙酸又称冰醋酸(熔点16.6 ℃)(展示冰醋酸样品)。在温度较低时,无水乙酸就会凝结成像冰一样的晶体。请简单说明在实验中若遇到这种情况时,你将如何从试剂瓶中取出无水乙酸?
2.实验中“用酒精灯缓缓加热”为什么?
3.饱和Na2CO3溶液的作用是什么?
4.导管口能否伸到Na2CO3饱和溶液的液面之下?
[生1]取冰醋酸可以用玻璃棒撬。
[生2]用镊子撬。
[师]那就请你用玻璃棒或者镊子撬一下看是否合适。
一同学上台撬冰醋酸,结果很难撬动。
[师]大家集思广益,到底该怎么办?
[生3]用酒精灯加热。
[生4]放到热水中浸泡一会。
[生5]可以用热毛巾捂。
[师]能直接用酒精灯加热吗?
[生]不能。盛冰醋酸的是普通玻璃瓶,不能直接加热。
[师]可以采取第4、5个同学所说的方法,用温水或者热毛巾捂。
[师]继续回答第2个问题。
[生2]缓慢加热是为了防止乙醇挥发,因为乙醇沸点低易挥发,从而造成反应物损失,乙酸乙酯的产率降低。
[生1]缓缓加热是为了防止反应剧烈,引起暴沸。
[师]同学们的意见呢?哪个更合理?
[生]第2个!
[师]对!
[师]第3个问题。
[生1]Na2CO3溶液的作用是吸收挥发出的乙酸。
[生2]对不起!不知道。
[多媒体播放:参考答案——Na2CO3溶液的作用]
[师]最后一个问题。
[生1]便于观察乙酸乙酯的生成:一滴一滴地滴下!
组成元素
代表物
代表物分子
性质
联系
单糖
C、H、O
果糖
C6H12O6
酯化反应
互为同分异构体
葡萄糖
C6H12O6
酯化反应
银镜反应
双糖
C、H、O
蔗糖
C12H22O11
水解,产物为葡萄糖、果糖
互为同分
异构体
麦芽糖
C12H22O11
水解,产物为葡萄糖
多糖
C、H、O
淀粉
(C6H10O5)n
水解,遇碘水变蓝
不是互为同
分异构体
纤维素
(C6H10O5)n
水解
#p#分页标题#e#
空气中
纯氧气中
甲烷的爆炸极限
5.0%~15%
5.0%~60%
#p#分页标题#e# 下面是瓦斯和空气组成的混合气体中瓦斯的体积含量,从是否能够爆炸方面考虑,请判断哪些是不安全的________。
A.3% B.10%
C.30% D.60%
(3)请分析人为什么在瓦斯爆炸的矿中会窒息死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由矿井中的瓦斯爆炸,根据你的化学实验经验,你可以得出什么启示?(提示:对可燃性气体的加热、点燃操作应该注意的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有关催化剂的催化机理等问题可从“乙醇催化氧化实验”得到一些认识,其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其实验操作为:预先使棉花团浸透乙醇,并照图安装好装置;在铜丝的中间部分加热,片刻后开始(间歇性)鼓入空气,即可观察到明显的实验现象。
实验装置也可以改为右图所示装置:在试管①中加入石蜡油和氧化铝;试管②放在冷水中;试管③中加入KMnO4溶液或溴水。
实验要点:
(1)石棉要尽量多地吸收石蜡油。
(2)石蜡油分解反应的温度要在500 ℃以上。
(3)实验中要注意防止倒吸;最好是教师演示实验;没有条件做实验的学校,可以放录像或其他多媒体资料。
(4)KMnO4用稀溶液,3 mL该溶液中一般加入2~3滴稀H2SO4溶液,增加KMnO4溶液的氧化性。
(5)配制溴的四氯化碳溶液时,20 mL四氯化碳加1~2滴溴即可。
相关推荐
高考院校库(挑大学·选专业,一步到位!)
高校分数线
专业分数线
高考全程导航家长入口学生入口
我爱范文 » 高二化学教案:《乙醇、乙酸的结构与性质》教学设计
免责声明:本文由52fw.cn提供互联网分享,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