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化学教学教案:别把时间都花在模拟题上一

52fw.cn 栏目【教案】【化学教案】 已阅0

  加强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深度

  1+1=2这个算术谁都能懂,但是每个人对它的认识不同,理解的深度也就不同了,有些人可以以这最简单的算术,来解释一些深奥的理论。高考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主要是考查考生对一些基础知识的理解深度。在复习迎考的过程中,复习的重点放在何处,这是一个提高复习效率的重要问题,不能把大量的时间都花费在反复练习大量模拟题,而忽略了对一些最基本知识的掌握理解。

  这几年来,高考上海卷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深度方面每年都会出现一些常考常新的试题。

  如第10题:

  下图的装置中,干燥烧瓶中盛有某种气体,烧杯和滴管内盛放某种溶液。挤压胶管的胶头,下列与试验事实不相符的是A.CO2(NaHCO3溶液)无色喷泉B.NH3(H2O含酚酞)红色喷泉C.H2S(CuSO4溶液)黑色喷泉D.HCl(AgNO3溶液)白色喷泉

  近几年的选择题所涉及的实验部分都是从高中学生最熟悉的重点实验和基本实验操作等入手,逐步实现对学生的能力考查。如课本中的经典实验有:“喷泉实验”、“中和滴定”、“硫酸铜晶体结晶水的测定”等。本题所提供的实验装置仍然是大家非常熟悉的经典装置。如若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能认真地完成课本中的演示实验、深刻理解为什么会产生喷泉现象,对题中所考查的知识便能很容易地加以解决;该题总体难度不大,但思维的角度却多次变换,就看考生对以上这些基础知识的应用能力强弱。

  又如第24题:某反应体系中的物质有:

  NaOH、Au2O3、Na2S4O6、Na2S2O3、Au2O、H2O。

  ⑴请将Au2O3之外的反应物与生成物分别填如以下空格内。

  ⑵反应中,被还原的元素是,还原剂是。

  ⑶将氧化剂与还原剂填入下列空格中,并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⑷纺织工业中常用氯气作漂白剂,Na2S2O3可作为漂白后布匹的“脱氯剂”,Na2S2O3和Cl2反应的产物是H2SO4、NaCl和HCl,则还原剂与氧化剂物质的量之比为。

  该题要求考生首先确定因为Au2O3为反应物,则Au2O必定为生成物,在Au2O3中Au的化合价为+3,Au2O中Au的化合价为+1,即Au在反应中化合价降低,则另一种元素的化合价必定升高,从而推导出还原剂和还原产物;在回答“反应中,被还原的元素是?”从以往考生答题的情况来看,尽管高考试卷中经常出现这类设问,但总会有部分考生就是漏标了被还原元素的化合价,这反映了考生对氧化还原反应的理解还不深,而平时习惯于练习一些复杂的氧化还原方程式的配平等,导致回答这类基础性很强的试题时,往往易答非所问,漏洞百出。

  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理解深度的试题,不仅是近几年的重点,估计今后也一定是高考的重要内容之一。

标签: 高三化学教案 化学教学设计 高三化学知识点 基础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