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长产假、设育儿假……职场妈妈迎来这些福利

52fw.cn 栏目【知识】【最新热点】 已阅0

  延长产假:部分地区可休至婴儿满一周岁

  近年来,在职场妈妈中,“产假不够用”的呼声高涨。如何满足她们的这一迫切需求,成为各地关注的一项重要民生议题。

  国家全面两孩政策实施以来,各地普遍修改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将产假的计算方式调整为“国家规定假期98天+生育奖励假”。部分地区陆续将产假时间增加至128天或158天。

  而在一些地区,又在此基础上进行延长,女性生育后最多可休至孩子满一周岁。

  例如,近期,河北省石家庄市政府办公室就下发了《关于促进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的实施意见》。

  根据上述《意见》,产假期满,经本人申请,用人单位批准,哺乳期可以休假至婴儿满一周岁,请假期间的待遇由双方协商确定。

  另外,早在2016年,重庆就明确,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生育的女职工,经本人申请,单位批准,产假期满后可连续休假至子女一周岁止,休假期间的月工资按照不低于休假前本人基本工资的百分之七十五发给,但不得低于当年本市最低工资标准。

 

 

 

  资料图:地铁公共母婴室。 向一鹏 摄

  延长生育津贴发放天数 调整生育医疗费待遇

  生育津贴的发放也关系到职场妈妈的切身利益。近期,部分地区就调整了生育津贴的发放天数,惠及女性。

  今年5月1日起,《福建省女职工劳动保护条例》施行。《条例》延长了生育津贴发放天数,规定生育津贴发放天数不少于128天,生育津贴按女职工所在用人单位上年度职工平均工资,以每月30天进行折算。

  而北京市自5月1日起调整了生育保险医疗费用支付标准。此次主要调整生育医疗费用待遇,包括产前检查、住院分娩和计划生育手术等项目。

  其中,产前检查支付标准由原来的每人1400元提高到3000元;住院分娩顺产支付标准由3000元提高到5000元,剖宫产支付标准由4400元提高到5800元;计划生育手术医疗费用支付标准调整25项,如门诊人工流产手术项目支付标准由270元提高到770元。

  但北京的这次调整不增加单位和个人缴费负担,单位生育保险继续按照0.8%费率并入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费统一征缴,个人仍不缴纳生育保险费。

 

 

 

  资料图:广西桂林市龙胜各族自治县民族体育馆,孩子们和家长在表演亲子操。中新社记者 潘志祥 摄

  设立育儿假,鼓励用人单位采取弹性工时

  很多职场女性生育后难以兼顾育儿和工作。为应对这一难题,不少地区的“育儿假”应运而生。

  例如,2019年11月起,《宁夏回族自治区妇女权益保障条例》正式实施。

  上述《条例》中提出,鼓励用人单位对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生育子女的夫妻,在子女0至3周岁期间,每年给予夫妻双方各10天共同育儿假。

  在福建,政策中也明确,生育子女的夫妻,在子女三周岁以下期间,每年给予夫妻双方各10天育儿假。

  另外,今年3月,广东省发布了《关于促进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的实施意见》。

  《意见》提出,要加强对家庭婴幼儿照护的支持和指导,首先是全面落实休假政策。包括全面落实产假、配偶陪产假等政策,积极探索试行与婴幼儿照护服务配套衔接的育儿假、产休假。

  值得一提的是,我爱范文,该文件中还涉及到“弹性工时”的问题。

  《意见》强调,鼓励用人单位采取灵活安排工作时间、减少工作时长、实施远程办公等措施,为家庭婴幼儿照护创造便利条件。支持脱产照护婴幼儿的父母重返工作岗位,并为其提供信息服务、就业指导和职业技能培训。

标签: 育儿 产假 职场女性 妈妈 意见延长产假、设育儿假……职场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