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大學生生活費的一個問題,看完陷入沉思
文/知乎
大學生活費月 2000 到 3000 比較高麽?我說的這個“多”,和您的家境好壞無關,和這個回答下用“講自己的故事和生活來印證‘不多’”的朋友也無關。我這個“多”,是就中國目前的環境而言的“多”。
大學生活費2000——3000/月,這個數字是個什麽概念呢?
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2014年全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67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844元……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489元。
2014年末,中國城鎮常住人口7.49億,農村常住人口6.18億,接近1:1,但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近乎農村居民的3倍——嗯,感受一下這個“碾壓”般的存在。
如果覺得我上面舉的數字過于抽象,不夠直觀的話,那麽,在目前,2000元——3000元人民币/月這個水平,截止目前基本相當于中國的:
公務員——非沿海省份,大部分縣城或縣級市副處級以下公務員的到手賬面月工資(不帶任何灰色收入、隐性福利、績效或年終);
事業單位——非沿海省份,首府以下城市大部分事業單位絕大部分财會類、文秘類、行政管理類的普通工作人員的到手賬面月工資。
教師——非沿海省份,首府以下城市所有小學到高中的非領導崗位教師的到手賬面月工資(不算任何課外培訓額外收入);
服務員——非沿海省份,絕大部分餐飲、旅遊、娛樂場所、酒店、銷售等服務行業的普通工作人員的到手月工資(餐館服務員、加油站加油工人、快捷酒店前台、藥店銷售員等)。
本科及以下學曆畢業生——非沿海省份,非熱門(IT、金融等)專業絕大部分的本科及以下學曆應屆畢業生的平均到手月工資或扣除房租水電後的所有可支配收入;
企業——非沿海省份,絕大部分中小型民營企業、所在領域非命脈級的國企(酒廠、糖廠、化工廠等)的非領導、非技術類崗位的大部分普通職工到手月工資(不帶績效、年終等);
臨時工——非沿海省份,大部分具有不穩定工作性質的臨時工、非長期雇傭合同人員的底薪+非爆炸性提成的月平均收入(例如:保險推銷員、藥品推銷員等);
更殘酷一點的還有——
大緻相當于中國,所有省份,從事網絡寫作又寫不出什麽名堂的所謂寫手、擺地攤賣菜、小縣城裏開電摩托兩輪三輪摩托載客等人員的平均月收入;
大緻相當于中國,所有省份,非985、非211高校的一般文史類專業或冷門理工科專業的普通本科生此生(=這輩子)的平均工資水平(前提是中國當前物價保持現狀到地球爆炸都不變);
基本高于中國,所有省份,絕大部分農民、農民工、清潔工、環衛工人、勞保人員等體力勞動者的月收入。
除此之外還有,
富士康、偉創力一類高強度、機械、無聊工作的加工廠,他們的工作時間有可能還不僅僅是8小時,有的還是“每天兩個八”的輪班,一天工作十二個小時,雇傭的臨時工大概是3000/月,扣完五險到手的一般沒有3000。
嗯,您現在知道爲什麽有人會在富士康自殺了嗎?
我曾經在某個答案裏提到過,我今年6月份的時候和導師出差去湖南調研,那裏的農民種優質稻,畝産1300斤左右,到手的純收入是200元人民币/畝,嗯,種一畝水稻,收入200元人民币,一畝田=666.7平方米,就是22米*30米的一方土地,不是一天,不是一周,不是一個月,是一季。
嗯,您現在知道爲什麽很多農民都跑到城裏打工了嗎?
也就是說,2000——3000元人民币/月的消費,已經相當甚至是超過中國城市居民的平均收入(28844/12=2403.66元),并且遠遠高于中國農村居民的人均收入(10489/12=874.08元)。
大學月生活費,都是個人可支配的錢,沒錯吧?
也就是說,2000——3000元人民币/月的大學生活費,已經基本甚至是完全優于中國絕大多數人保持“生活”、“活下去”這個狀态的水平。
這就是中國目前,時光已經進入2015年,中國已成爲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的時候,絕大多數人的生活現狀,列事實,沒有什麽感情色彩,我自己要說的是下面這些:
夏蟲不可語冰。您覺得不多,您自己用着舒服就好,旁人再羨慕或者嫉妒,包括說教,脫離個體生存成本和生活目标談現狀,在大數據面前,個體的比較是沒有意義的。
這個問題下,自然會有很多人來告訴您,這個生活費水平相對于您的家庭現狀,或者他們自己的家庭現狀而言,根本不多,少得都不夠眼睛看的,甚至可能還會變向嘲諷說這個2000——3000元/月的錢多的人“隻會酸别人、活該活得窮”之類的話。
“我努力所以我有錢、你窮是因爲你不努力,所以我花錢我享受,我理應有這種生活”是種小資産階級式的思維,以己度人,離開了中國目前的大環境,隻看到自己的世界,這不利于成爲一個更好的人。
我強烈覺得那些覺得“中國已經很富的、大部分人都已經很有錢、生活得很好”的人,如果有時間、不怕累,下次出行你們可以選一下火車試試,實在坐不了K、T的可以坐高鐵,并且最好選靠窗的位置。
等列車駛過我們偉大祖國穿插在崇山峻嶺荒郊野外的鐵路幹線的時候,
扭頭看一下外面那些荒掉的農田,每一畝現在的荒蕪,今後都帶來十倍代價的影響和看不見的蝴蝶效應,每一個看起來還不錯的村落,基本上都不知道什麽豆瓣知乎。
你以爲天淨沙秋思裏面那些小橋流水人家的場景美不勝收,實際上把你丢到這樣的田間耕作一個上午你估計早就受不了了,而你可以在大學有空調的自習室裏發呆端坐、或者玩手機一早上。
你所在乎的、鄙視的、憤怒的、焦慮的時事熱議或者愛情感慨,在你扭頭可見的多數地方,普通而殘酷的生活面前,并沒有什麽用。
然後,春叩臅r候,在年貨買好、安心等過年的時候,也可以去火車站看一下。
看看那些爲搶一張幾十個小時的硬座甚至是站票的農民工們是怎樣擠得人仰馬翻的,若您有幸在車上看到,還會發現充滿着讓人惡心和窒息的汗臭味的車廂裏,有很多人會睡在座位底下、在車廂連接處蜷縮着、甚至趴在廁所裏等各種人。
嗯,這是我們的祖國現在,超過一半的人,正在過、或者會過的生活。
关于大学生生活费的一个问题,看完陷入沉思
文/知乎
#p#分页标题#e#大学生活费月 2000 到 3000 比较高么?我说的这个“多”,和您的家境好坏无关,和这个回答下用“讲自己的故事和生活来印证‘不多’”的朋友也无关。我这个“多”,是就中国目前的环境而言的“多”。
大学生活费2000——3000/月,这个数字是个什么概念呢?
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4年全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67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844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489元。
2014年末,中国城镇常住人口7.49亿,农村常住人口6.18亿,接近1:1,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近乎农村居民的3倍——嗯,感受一下这个“碾压”般的存在。
如果觉得我上面举的数字过于抽象,不够直观的话,那么,在目前,2000元——3000元人民币/月这个水平,截止目前基本相当于中国的:
公务员——非沿海省份,大部分县城或县级市副处级以下公务员的到手账面月工资(不带任何灰色收入、隐性福利、绩效或年终);
事业单位——非沿海省份,首府以下城市大部分事业单位绝大部分财会类、文秘类、行政管理类的普通工作人员的到手账面月工资。
教师——非沿海省份,首府以下城市所有小学到高中的非领导岗位教师的到手账面月工资(不算任何课外培训额外收入);
服务员——非沿海省份,绝大部分餐饮、旅游、娱乐场所、酒店、销售等服务行业的普通工作人员的到手月工资(餐馆服务员、加油站加油工人、快捷酒店前台、药店销售员等)。
本科及以下学历毕业生——非沿海省份,非热门(IT、金融等)专业绝大部分的本科及以下学历应届毕业生的平均到手月工资或扣除房租水电后的所有可支配收入;
企业——非沿海省份,绝大部分中小型民营企业、所在领域非命脉级的国企(酒厂、糖厂、化工厂等)的非领导、非技术类岗位的大部分普通职工到手月工资(不带绩效、年终等);
临时工——非沿海省份,大部分具有不稳定工作性质的临时工、非长期雇佣合同人员的底薪+非爆炸性提成的月平均收入(例如:保险推销员、药品推销员等);
更残酷一点的还有——
大致相当于中国,所有省份,从事网络写作又写不出什么名堂的所谓写手、摆地摊卖菜、小县城里开电摩托两轮三轮摩托载客等人员的平均月收入;
大致相当于中国,所有省份,非985、非211高校的一般文史类专业或冷门理工科专业的普通本科生此生(=这辈子)的平均工资水平(前提是中国当前物价保持现状到地球爆炸都不变);
基本高于中国,所有省份,绝大部分农民、农民工、清洁工、环卫工人、劳保人员等体力劳动者的月收入。
除此之外还有,
富士康、伟创力一类高强度、机械、无聊工作的加工厂,他们的工作时间有可能还不仅仅是8小时,有的还是“每天两个八”的轮班,一天工作十二个小时,雇佣的临时工大概是3000/月,扣完五险到手的一般没有3000。
嗯,您现在知道为什么有人会在富士康自杀了吗?
我曾经在某个答案里提到过,我今年6月份的时候和导师出差去湖南调研,那里的农民种优质稻,亩产1300斤左右,到手的纯收入是200元人民币/亩,嗯,种一亩水稻,收入200元人民币,一亩田=666.7平方米,就是22米*30米的一方土地,不是一天,不是一周,不是一个月,是一季。
嗯,您现在知道为什么很多农民都跑到城里打工了吗?
也就是说,2000——3000元人民币/月的消费,已经相当甚至是超过中国城市居民的平均收入(28844/12=2403.66元),并且远远高于中国农村居民的人均收入(10489/12=874.08元)。
大学月生活费,都是个人可支配的钱,没错吧?
也就是说,2000——3000元人民币/月的大学生活费,已经基本甚至是完全优于中国绝大多数人保持“生活”、“活下去”这个状态的水平。
这就是中国目前,时光已经进入2015年,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时候,绝大多数人的生活现状,列事实,没有什么感情色彩,我自己要说的是下面这些:
夏虫不可语冰。您觉得不多,您自己用着舒服就好,旁人再羡慕或者嫉妒,包括说教,脱离个体生存成本和生活目标谈现状,在大数据面前,个体的比较是没有意义的。
这个问题下,自然会有很多人来告诉您,这个生活费水平相对于您的家庭现状,或者他们自己的家庭现状而言,根本不多,少得都不够眼睛看的,甚至可能还会变向嘲讽说这个2000——3000元/月的钱多的人“只会酸别人、活该活得穷”之类的话。
“我努力所以我有钱、你穷是因为你不努力,所以我花钱我享受,我理应有这种生活”是种小资产阶级式的思维,以己度人,离开了中国目前的大环境,只看到自己的世界,这不利于成为一个更好的人。
我强烈觉得那些觉得“中国已经很富的、大部分人都已经很有钱、生活得很好”的人,如果有时间、不怕累,下次出行你们可以选一下火车试试,实在坐不了K、T的可以坐高铁,并且最好选靠窗的位置。
等列车驶过我们伟大祖国穿插在崇山峻岭荒郊野外的铁路干线的时候,
扭头看一下外面那些荒掉的农田,每一亩现在的荒芜,今后都带来十倍代价的影响和看不见的蝴蝶效应,每一个看起来还不错的村落,基本上都不知道什么豆瓣知乎。
你以为天净沙秋思里面那些小桥流水人家的场景美不胜收,实际上把你丢到这样的田间耕作一个上午你估计早就受不了了,而你可以在大学有空调的自习室里发呆端坐、或者玩手机一早上。
你所在乎的、鄙视的、愤怒的、焦虑的时事热议或者爱情感慨,在你扭头可见的多数地方,普通而残酷的生活面前,并没有什么用。
然后,春运的时候,在年货买好、安心等过年的时候,也可以去火车站看一下。
看看那些为抢一张几十个小时的硬座甚至是站票的农民工们是怎样挤得人仰马翻的,若您有幸在车上看到,还会发现充满着让人恶心和窒息的汗臭味的车厢里,有很多人会睡在座位底下、在车厢连接处蜷缩着、甚至趴在厕所里等各种人。
嗯,这是我们的祖国现在,超过一半的人,正在过、或者会过的生活。
我爱范文 » 关于大学生生活费的一个问题,看完陷入沉思
免责声明:本文由网友提供互联网分享,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