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心毕业生就业工作总结及小结

runsly 栏目【范文】【工作总结】 已阅0

  大學生就業指導中心畢業生就業工作總結及小結

  xxxx年,在學院黨委領導下,在各系、部門大力支持配合下,我院畢業生就業工作圍繞落實省教育廳教學〔xxxx〕4號文件精神和學院xxxx年工作要點,不斷強化“一把手工程”、拓展市場空間、提供就業信息、提升服務水平、加強就業指導,促進充分就業,畢業生就業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較好地完成了工作目标和任務。與此同時,喜獲“xxxx年全省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先進集體”、“安徽省第三屆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最佳組織獎”和“安徽省第五屆高校畢業生就業優秀論文優秀組織獎”三項省級獎項。

  一、xxxx年畢業生就業工作成效

  (一)基本情況

  xxxx年,我院有畢業生1991名,師範專業畢業生1324人,非師專業畢業生667人。截止11月30日統計,畢業生就業率達到98.6%,比去年同期提高0.3個百分點。其中,師範專業畢業生,專升本的比例是到11%,到教育教學崗位達到31%,公司、企業的比例是56.6%,到基層就業的畢業生達到98%,師範專業畢業生就業質量比xxxx年略有提高。

  (二)實現目标 落實責任

  xxxx年畢業生就業率到達98.6%,在保持去年就業率基礎上穩中有升,就業質量有所提高,畢業生到基層就業和自主創業人數明顯增加。爲了達到目标,學院繼續實行“一把手”負責制、就業聯系制度和就業率周報制度;加大就業獎懲力度,評選xxxx、xxxx年院畢業生就業工作先進個人和先進集體,推選3名同志省申報省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先進個人;在成功實施院内就業工作評估和畢業生就業工作督查基礎上,申報了全省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先進集體。

  (三)強化就業教育 轉變擇業觀念

  根據各專業特點、社會需求狀況和畢業生實際,各系、就業指導中心要通過多種形式,加強對畢業生的思想教育和指導,幫助他們樹立正确的人生觀、價值觀、擇業觀。在繼續做好就業指導課教學的同時,邀請有關專家、校友和用人單位到院舉辦就業主題報告會,組織100名學生參加安徽省“三支一扶”激發大學生的學習熱情、求職自信心和就業的主動性。xx年,曆時半年時間,成功舉辦院第三屆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大賽,産生“院十佳職業規劃之星”,14名同學獲優秀獎;在“省第三屆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中,有4名同學獲銅獎,1名同學獲銀獎,學院獲最佳組織獎。

  (四)拓展市場空間 提供就業信息

  就業指導中心通過走出去、請進來等方式,到廣東、甯波、上海、北京等地拓展市場,提供就業信息;中心和各系結合專業特點,邀請用人單位來源舉辦校園招聘會26場,爲畢業生提供就業崗位20xx多個;同時組織引導學生利用網絡求職,和有關人才機構聯合,爲學生尋求就業機會,探索新的就業模式。

  (五)進行就業調研 服務教學改革

  就業指導中心通過問卷形式,對xx屆畢業生進行了就業意向調查,提高就業指導的針對性;同時和各系合作,對93名畢業生、50家用人單位進行就業和社會需求狀況調研,爲學院教育教學改革提供參考依據。

  (六)加強網絡平台建設 促進就業工作信息化

  xx年,院就業指導中心和各系加強了對就業網站的完善和維護,及時更新内容,發布招聘信息,做好與有關站的鏈接;加強就業信息查詢室管理,免費開通就業信息查詢室,提高使用效率;積極組織引導學生參加有關網上招聘,拓寬就業信息來源渠道。

  (七)加強就業工作研究與宣傳,濃厚就業工作文化氛圍

  一就業指導中心積極引導工作一線人員對就業工作的理論學習和實踐探索,增強做好就業工作的預見性和針對性。xx年開展院第一屆畢業生就業工作論文評選,收到論文14篇,有8篇在省第五屆優秀論文評選中獲一、二、三獎,學院獲最佳組織獎二利用宣傳欄、網站、簡報等陣地加強就業工作宣傳,積極報道在基層就業、創業取得成就的畢業生典型事迹。xx年出《就業簡報》25期,網站發布就業新聞102篇,收集91位在基層就業創業優秀畢業生事迹。三注意對外宣傳,擴大學院就業工作和畢業生的良好影響。xx年安徽電視台第一時間、安徽教育網等媒體對我院畢業生就業工作進行報道。四是編印《路在腳下――百名學生談就業》、《xxxx學院畢業生就業工作論文集》(08版)和《xxxx學院優秀畢業生風采錄》,發揮啓迪效應,激勵在校學生勤奮努力,刻苦學習,促進就業工作人員水平,形成濃郁就業文化。

  (八)加強日常管理 提高服務質量

  一是認真做好工作計劃和工作總結,成功召開1次教學點就業工作會議,召開3次就業教研室會議,召開4次院就業工作會議。二是成功對4036名畢業生進行派遣,105名畢業生進行改派;三是順利爲1991名畢業生的檔案轉遞,爲423名畢業生辦理人事代理手續;四編印發放1000份《畢業生就業手冊》和1000份畢業生求職材料。五接待用人單位來人和學生個别咨詢126人次。六、審核就業信息網畢業生簡曆和用人單位招聘信息500多份。

  二、xxxx年畢業生就業工作的不足

  xxxx年我院畢業生就業工作在取得較好成績的同時,也存在着一些問題和不足。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一部分畢業生擇業觀念有待進一步轉變。對專業對口、單位性質、薪資待遇的期望依然較高,與社會需求、國家要求、政策導向還有一定距離;二各專業之間的就業狀況不平衡。理工專業相對好些,有些技能性強的專業還出現供不應求的局面,文科專業相對弱些。三招生、培養、就業一體化工作機制尚不健全,有待完善。四、工作條件薄弱、人員力量有限、經費投入不足。這些問題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就業率和就業質量的提高。

  三、xxxx年畢業生就業形勢及工作思路

  (一)xxxx年畢業生就業形勢

  正确的思路來自對形勢的研判。xxxx年,我院畢業生雖然不足1000人,但是,由于受大環境的影響,明年的畢業生就業形勢還是不容樂觀。

  一是國際金融危機正加速從虛拟經濟向實體經濟、從發達國家向新興經濟體和發展中國家蔓延,對我國經濟和就業影響更加明顯。目前趨緊的宏觀就業形勢已經影響到了大學生的就業;二是從就高等教育本身來看,全國高校畢業生總量繼續增大。xx年全國高校畢業生規模達到611萬人,創曆史新高;三是就我院情況看,畢業生以師範專科爲主,給就業工作帶來一定難度。

  當然,在不利因素影響的同時,我們也還有着自己的優勢:一是學院領導重視。二是就業工作有一定基礎;三、畢業生數量不是太多。我們有信心做好明年的畢業生就業工作。

  (二)xxxx年畢業生就業工作思路

  xxxx年畢業生就業工作思路是“圍繞一個中心,抓住三個重點,做實五個關鍵”。

  1、“一個中心”,就是以提高初次就業率爲中心。按照教育廳要求,力争初次就業率不下滑,并力争實現穩步增長。

#p#分页标题#e#

  2、“抓住三個重點”,就是唱響一個主旋律,保持“兩個穩定”,做好“三導”工作。唱響一個主旋律,就是唱響畢業生到西部、到基層、到祖國需要的地方建功立業的號角,實現到基層就業的人數持續增長;“兩個穩定”就是保持就業穩定和校園穩定;“三導”工作就是引導、疏導和指導。

  一是唱響“一個主旋律”。幫助學生樹立“行行可建功、處處能立業、勞動最光榮”的就業觀、價值觀,教育和引導畢業生立足基礎工作,面向基層工作。

  二是保持“兩個穩定”。通過思想政治教育、職業發展指導、心理輔導等措施,實現畢業生就業安全穩定和校園安全穩定。非常時期、非常責任,需要非常決心。

  三做好“三導”工作。就是在觀念上,引導畢業生到基層就業;在心理上,疏導就業帶給學生心理上帶來的壓力;在能力上,指導學生更好的求職擇業,提升就業能力。

  3、“做實五個關鍵”,就是“改革、建設、創新、服務、幫扶”

  一是堅定不移地推進教育教學改革,調整專業結構、教學内容、加強實踐環節,努力提高就業競争力。深入研究,廣泛探讨,制定進一步推進、改革、調整和加強的措施,建立招生、培養、就業一體化機制,切實從根本上、源頭上推動畢業生就業工作。

  二是進一步加強市場建設。在當前畢業生就業“買方”市場條件下,誰能主動找市場、跑市場,誰就能掌握主動權。下一步,我們将廣泛動員,主動出擊,調動全院力量特别是職能部門、各系以及輔導員(班主任)、專業老師的力量,積極爲學生尋找就業崗位。

  三是拓展渠道,創新模式。下一步要通過合作或聯合的方式,和行業協會、工商聯聯系,和一些有信譽、有實力的人才機構合作、,推進就業;通過校企聯合,促進學生就業。

  四是靠前指揮,強化服務。學院領導要靠前指揮,深入到職能部門和系,系領導深入到班,輔導員深入到人,把服務覆蓋到每一個畢業生,把服務落實到每一個畢業生。争取更多的用人單位來院招聘,争取更多的畢業生主動走出去,早日實現就業理想。

  五是關心愛護,重點幫扶。“雙困”畢業生是就業工作的重點、難點,我們将會像關心自己孩子一樣關心愛護他們,通過 “一對一”個性化的指導和服務,最大限度地幫助他們實現就業願望。

  畢業生就業工作已經站在了一個新的曆史起點上,形勢嚴峻,任務艱巨,責任重大。我們将以全國網絡視頻會議和黃山會議精神爲指導,結合學院實際,認真落實教育廳和學院的要求,力争畢業生就業工作再上新台階,促進學院又好又快發展。

  延伸閱讀:

  畢業生就業指導辦公室工作總結

  在學校黨政班子的領導下,我辦充分認清形勢,增強憂患意識和責任感,認真貫徹落實黨的xx大大精神,以“推動實現更高質量的就業”爲目标,用科學精神、發展眼光和求實态度,深化就業指導工作内涵,把握大學生就業新機遇,面對嚴峻的就業形勢,适時轉變就業工作思路,在确保畢業生充分就業的基礎上,切實提高就業質量。

  20xx年,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規模達到699萬人,比20xx年增加19萬人。上海應屆高校畢業生規模達17.8萬,也是上海曆年畢業生最多的一年,我校20xx屆畢業生2922人,其中本科生2037人,專科生885人。在年初召開的就業工作會議中,江校長提出20xx年就業工作的目标是“9890”,即實現20xx屆畢業生就業率達到98%,簽約率超過90%。截止到x月8日,就業率爲67.3%。本科簽約率爲 64.85%,專科簽約率爲75.59%,比去年略有下降。考取校内專升本200人,考取研究生人數5人,錄取支援西部計劃2人、三支一扶4人,村官4 人。本學年就業辦主要開展的工作爲:

  一、 領導重視,健全機制

  在我校,就業工作是“一把手工程、人人工程、天天工程”的理念已深入人心,學校校長和黨委書記親自抓就業工作,就業工作已作爲第一民生工程列入了學校工作的重要議事日程。應對今年較嚴峻的就業形勢,學校先後3次召開專題會議安排部署就業工作,定目标、尋方法、找措施。學院領導分包系和專業,系主任、專業主任和專業教師分包學生。學院應制定并落實具體責任制方案,形成長效機制。

  學校對每年就業經費給予充足保障,且投入基數逐年遞增,使就業指導部門的服務能力明顯增強,先後出台《20xx屆畢業生就業工作的若幹意見》、《上海建橋學院畢業生就業工作考核辦法》、《關于要求輔導員在畢業生實習期間加強教育管理工做的通知》等三個文件,将就業工作責任目标的完成情況納入年終考核體系,加大了就業工作的推進力度。

  二、 建立就業指導師聘任制度。

  爲營造我校就業工作全員參與的工作氛圍,加強學院對畢業生的就業指導,聘任系主任、專業主任、骨幹教師共19位老師擔任畢業生就業指導師,幫助畢業生樹立正确的擇業觀,提高應聘技巧,提高就業競争力。對就業指導師建立考核激勵制度,充分挖掘學院的人脈資源,拓寬就業渠道,不斷提高學院就業工作的整體水平。

  三、 建立全程化的職業發展教育體系

  新時期高校的就業工作必須轉變工作觀念,工作的目标已經不能僅限于對大三大四畢業生的突擊性的指導和服務,而是要從職業發展教育的角度對學生進行全程化的指導和服務,經過2年的不斷摸索和實踐,就業辦逐步摸索出了一條适合我校學生的職業發展教育的内容和形式,以新生職業發展教育爲起點,以多層次的職業發展和就業指導課程爲龍頭,以專家講座、職業測評、實習招聘會等途徑爲補充,構建我校職業發展教育體系平台全程化建設。

  20xx年,學校開設了職業發展教育課程,總計32學時,分2個學年完成,一年級爲職業發展,二年級爲就業指導和創新創業教育。20xx年,已經在20xx級學生中做到了全面覆蓋。該課程采用靈活開放的授課方式,理論與互動相結合,有分組讨論、案例分析等多種形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p#分页标题#e#

  爲了提高這門課的教學質量,學校采取3項措施來提高師資隊伍水平。第一項是成立 “職業發展教育教研室”,教研室挂靠在就業辦,統一課件,統一備課。第二項是走出去:學校出資送出十位輔導員參加創業咨詢師、職業咨詢師和就業指導師的培訓。第三項是請進來:就業辦聯手社會著名培訓企業――北森公司,分别在20xx年11月和今年x月開設了“高校職業生涯規劃課程認證”和“職業測評課程” 師資培訓班,我校有25名輔導員參加培訓,同時我們的培訓班還吸納了杉達學院、上外賢達等多所高校的20多名教師。此外,就業辦還積極參加在上師大舉行的《大學生職業發展與就業指導》研讨會,針對《大學生職業發展與就業指導》課程設置及教學情況,提出建設性的意見和想法。

  四、 舉辦創業大賽,加強基地建設

  繼20xx和20xx年獲得市教委創新創業孵化基地項目後,20xx年,由張校長牽頭、就業辦組織、聯手商學院和藝術設計學院,向市教委申請了“上海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創新基地”項目,獲得了批準。該項目總經費50萬元,第一期15萬元已經下達。本項目搭建了一個平台,将有力地推動我校大學生的創新創業實踐。

  爲營造校園濃厚的創新創業氛圍,圍繞我校“以學生爲中心”的辦學理念,培養大學生創新創業意識,激發提高大學生學習積極性、主動性和創新實踐能力,切實推動我校大學生創新創業工作的開展,今年x月至x月期間,就業辦聯合教務處、宣傳部、團委舉辦了我校首屆大學生創業計劃大賽,大賽由商學院分團委承辦,參賽對象均爲我校全日制學生及20xx屆、20xx屆畢業生。全校共有177支隊伍報名,116支隊伍遞交了比賽作品。經過評審,共有58支隊伍進入了複賽,13支隊伍進入了決賽,通過一天的團隊陳述和評審答辯,最終由商學院選送的 “時光旅行”創業團隊脫穎而出,獲大賽一等獎”,同時産生了二等獎二名,三等獎三名及優秀團隊獎和鼓勵獎,獲獎學生都将獲得榮譽證書和相應的獎金獎勵。

  大賽期間,就業辦特邀萬載魁教授、丁紅彬先生、袁繼翺先生和王冬晴先生來校爲建橋學子作創業主題講座,他們從“談創業起步”、“創業類型選擇”、“從企業視角漫談人才觀”等方面爲同學們詳細講解了創業知識。決賽前期,建橋創業計劃大賽組委會還對13 支團隊進行了培訓,并舉辦路演、投票等活動,擴大知曉度、參與面,鼓勵全校學生“熱身”創業活動。下一步,我校還将對各學院正在創業或意向創業的同學進行調研,出台配套的扶持政策,希望培養廣大同學創新創業意識,提升創業能力,能把創新創業的想法付諸實踐,成功培育一批創業項目,推動我校大學生創業工作的蓬勃開展。

  五、 強化就業信息化平台建設,提升就業服務水平

  我辦在就業信息網站的建設上一直堅持“以人爲本”的服務理念,利用網絡快捷、安全、方便等優勢爲畢業生、用人單位及各學院學生工作人員提供個性化、特色化的服務,據統計,20xx 年x月到20xx年x月,共有1833家用人單位在我校就業信息網上發布招聘信息,爲20xx屆畢業生提供招聘職位1471個,總需求人數達到9785 人,需求比超過3:1。爲了幫助我校學生認清當前就業形勢,掌握就業面試技巧,提升學生的就業競争力。在畢業班就業委員的培訓會議上特别邀請了喬布堂馬曉經理爲大家講授簡曆制作技巧,同時,聯合團市委分别爲各學院召開了十場積極有效的就業、創業指導講座。除了有經驗豐富的就業指導專家,還特别邀請到了知名企業的ceo和自主創業的企業家,針對同學面試和溝通技巧等就業方法的掌握不足,分别從企業人才觀、簡曆制作、面試和溝通技巧、如何踏進招聘市場及自主創業等幾個方面給予畢業生人生觀、價值觀和擇業觀的指導,對在校學生走向社會大有裨益。

  近3年來,我辦的就業信息化平台建設以“科學化,規範化,系統化,人性化”爲指導思想,以“貼近就業工作實際,實現開放和聯合,建立完善的信息網絡管理系統”爲發展思路,通過不斷開發、咝泻透倪M,已經形成了“一個就業信息服務網,兩個技術平台,十一個應用平台”,即1+2+11的總體框架,該平台的信息、服務、統計與管理四大功能進一步凸顯。

  20xx年11月29日上午,XX市教委副秘書長汪歙萍專程到我校調研就業信息化平台建設工作,她高度評價了我們的這一創新平台,還指出要在全市一定範圍推廣。随後的12 月5日,在上海高校就業信息化工作研讨會上,學校就業辦主任李道康應邀作交流發言,并得到了與會者的肯定。12月18日,XX市學生事務中心潘國儉副主任一行又來我校作深入調研。近期,上海電子信息職業技術學院、上海中醫藥大學和上海大學就業辦也紛紛到我校調研該平台咝星闆r,對我校信息化平台建設工作給予了一緻好評。

  六、 主動出擊,拓寬渠道

  爲了進一步落實學校提出的人才培養目标,學校成立校企合作工作推進委員會,促進校企強強聯合,推動産學研工作開展,積極探索多種形式的校企聯合人才培養新模式,拓寬畢業生就業新渠道。就業辦也多次會同二級學院領導及畢業班輔導員聯系走訪了多家用人單位。

  圍繞就業市場,就業辦主動邀請大批具有長期合作關系的知名企業來學院招聘畢業生,20xx 年11月舉辦的大型“雙向選擇”招聘會上,參會單位多達380家,提供招聘崗位3000餘個,同時,就業辦還将參會單位和未能安排攤位的單位發布在網上,提供網上網下同時招聘,這也成爲畢業生充分就業的根本保證。就業辦還在今年x月份舉辦了針對全校學生暑期打工、兼職、實習、就業網上專場招聘會,有近 150家單位參加,幫助學生提前了解社會和企業的實際需求,積累工作經驗,提高自身競争力,爲将來“順利就業”做好充分準備。我們将在每年暑期前期舉辦類似的招聘會,形成特色,形成傳統,爲學生成功跨入社會提供預熱機會。

  七、 開展調研、促進改革

  畢業生對學校教育的認可度,能驗證學校的辦學定位、培養目标和教學效果是否符合市場需求;通過對20xx、 20xx屆畢業生的跟蹤調研,我校獲得了兩屆學生“畢業生工作去向”、“畢業生工作對口度和滿意度”、“畢業生對學校教育的認可等”等一系較爲客觀的數據,20xx年12月,就業辦又在信息網上開展了20xx屆畢業生就業意向調查、20xx年畢業生就業跟蹤調研。我們可以據此“對症下藥”,即以社會需求爲導向,推進教學及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

  八、 展示優質服務、愛崗敬業新面貌

#p#分页标题#e#

  我辦以文明創建爲抓手,把辦理用人單位需求信息登記服務窗口作爲我辦創建工作特色亮點,秉承 “熱情接待、笑臉迎送、優質服務、立等可取”工作原則,向社會敞開大門,竭諣懹萌藛挝蛔龊梅?展ぷ鳌.厴I生在簽約過程中,用人單位必須具有信息登記號,學生方可取得報到證,爲保護學生的利益,方便用人單位的工作,我辦在人員緊張的情況下自我加壓,申請建立了《XX市用人單位需求信息登記憑證》上海建橋學院代辦點自20xx年初以來在人手少、工作忙的情況下自我加壓,共爲4000餘家用人單位成功辦理信息登記號,今年又爲600餘家用人單位提供信息登記服務,大大提高了我校畢業生簽訂就業協議書的有效性。通過這一服務,充分體現了就業辦愛崗敬業的精神面貌,不僅和用人單位建立了良好的關系,還解決了我們不少學生的就業問題。

  九、 積極宣傳,鼓勵學生基層就業

  我辦根據中組部、人事部等八部門《關于組織開展高校(《不忘初心、繼續前進》觀後感及心得)畢業生到農村基層從事支教、支農、支醫和扶貧工作的通知》,及時宣傳政策,號召學生到西部、到農村、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就業,在根本上引導大學生轉變就業觀念,自覺地把個人理想與祖國的前途命呓Y合起來。目前,我校到基層就業學生比例明顯增加。20xx屆畢業生中有33位畢業生報名參加三支一扶、51位學生報名參加到村任職計劃,經過筆試、面試、政審和體檢的層層篩選後,數字媒體藝術畢業生龔晶晶等5位學生錄取三支一扶,物流管理專業畢業生嚴旻等4位同學錄取到村任職,他們将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貢獻自己的力量,也是我校的光榮。

  十、 真實、準确、及時、全面”地做好就業率統計和佐證材料收集

  在就業形勢日趨嚴峻的條件下抓好就業,做好統計是一項工作兩個不可偏廢的方面。根據教學司[20xx]13 號文件精神:對畢業生就業統計指标要求有依據、有憑證,經得起推敲和檢查。從20xx年起,我辦着手收集畢業生就業的證明材料。定期組織畢業班輔導員學政策,嚴格按照教育部提出的就業工作“四不準”開展就業自查工作,同時啓發學生和家長認識佐證材料的重要性;此項工作難度很大,費時費力,但在明确要求情況下,組織全校畢業班輔導員以認真、踏實的工作作風對待此事,協同檔案管理人員,圓滿完成任務,确保統計質量,嚴格貫徹教育部提出的“真實、準确、及時和全面” 的統計原則,應該可以放心地說學校高就業率是個有“含金量”的數據。

  存在問題及打算

  一、 面對嚴峻形勢,更要提升學生就業質量

  面對今年嚴峻的就業形勢,要順利完成學校制定的“9890”就業工作目标,我們應該認識到學生就業質量的并不單單是指就業數據的提高,更看重的是學生就業競争力的提高,如何用求實的眼光看待我校畢業生的就業質量,主要體現在學生生能否 “順利就業、滿意就業”這八個字上。學生對就業的滿意度、就業的對口度的高低相對學生而言是不同的,就業質量”不單單指覓得一份待遇優厚、前景樂觀的好工作,更多的是應該立足現實,從個人素質和單位情況綜合考慮。學校應将“就業質量”作爲開展工作的首要任務,從滿足就業數量向追求就業質量轉型,指導學生更加關注“質量”問題,不再好高骛遠,要能夠腳踏實地設計自己的職業生涯,才是建設就業質量保障體系的根本所在。

  二、 畢業生跟蹤調研力度不夠

  對畢業生進行跟蹤調查,不僅是系統的了解學生走上工作崗位後的思想表現和業務能力的重要措施,也是對學校教學質量的檢驗。通過調查分析,可以比較真實地反映出學校的思想道德、行爲管理、理論與實踐教學等教育各環節的實際效果,對改進學校的各項工作是十分有益的,學院應建立相應的、完善的、持續的畢業生跟蹤調研機制,爲學校的教學改革提供可靠依據。

  三、 輔導員頻繁換動,爲就業工作開展帶來阻力

  目前,在負責畢業生就業工作的輔導員中,不少老師爲兼職輔導員和中途接班,隻有少量時間與學生接觸,帶班輔導員對專業及行業崗位的熟悉程度不高,以及對學生個性、志向、愛好了解都不夠,很難情感交流融洽,作出正确的引導,對學生就業工作的開展增加了阻力。

  四、 二級學院就業工作系統有待加強,爲就業工作順利開展打下紮實基礎

  就業工作不能事事找學院總支書記,畢業班輔導員聯絡員不具備領導職能,要提前布置就業工作又找不到三年級,二年級的負責人。我們感到,和二級學院聯系就業工作還缺少抓手,缺少專人系統的負責學院整體就業工作。建議各學院設立就業工作專職崗位,協助院領導管理就業工作,完成包括就業、跟蹤調研、校企合作、校友聯絡、職業生涯教育等在内大就業工作。

  閱讀拓展:

  畢業生就業指導

  “現在有些畢業生沒有踏實的心态,畢業生,想說愛你不容易啊!”昨日,多家企業對畢業生的心态問題質疑。“畢業生是潛力股,但他們從沒想過‘潛力’代表什麽!”重慶仗┩ㄐ庞邢薰?救肆?Y源部負責人等不少企業表示:畢業生普遍沒有職業規劃,企業的困惑也在于此。

  “心急吃不了熱豆腐”

  “某集團3年招了1000畢業生,結果走了600人,某公司招了兩年畢業生,走得心疼,今年都決定不招了。”重慶人力資源專家顧問鄭先生告訴記者,畢業生“一蹴而就”的心态是企業最頭疼的。畢業生的實際能力和挑肥揀瘦的工作态度并不匹配,首先得解決這樣的心态,該有“從底層做起”的工作态度和規劃。

  鄭先生建議畢業生把畢業的工作和職位看成是自己職業生涯的開端,以“學習者”的姿态融入企業,從基層做起, 并以最快的進度學會更多職場需要的東西。同時,給自己确定3年、5年的職業規劃前景,照着那個目标一步一個腳印前進。他還提醒:頻繁的跳槽帶給企業是損失,也會讓自己在職業生涯中停滞不前。

  以“相親”要求做準備

  鄭先生認爲,畢業生做求職準備的過程,類似相親。首先,畢業生該包裝自己,“穿不穿名牌不重要,更不要花枝招展,突出氣質是關鍵。”他建議,雙選會當天以正式服裝爲好,自信、大方的“出鏡”,力求給用人單位一個諔┧鷮嵱植皇эL度的印象。其次,自我介紹也多準備幾份:1分鍾、3分鍾、5分鍾的都具備,随機應變,侃侃而談。再次,主動聯系、加深印象。如果對應聘單位有“好感”,爲什麽還要坐等對方回複呢?鄭先生分析到,“提前聯系、後期電話跟蹤,都能加深對方對你的印象與好感,赢得更多機會。”

  另外,雙選會前一天别太晚睡覺,放松心态才能有良好的形象和狀态“相親成功”。

  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心毕业生就业工作总结小结

#p#分页标题#e#

  xxxx年,在学院党委领导下,在各系、部门大力支持配合下,我院毕业生就业工作围绕落实省教育厅教学〔xxxx〕4号文件精神和学院xxxx年工作要点,不断强化“一把手工程”、拓展市场空间、提供就业信息、提升服务水平、加强就业指导,促进充分就业,毕业生就业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较好地完成了工作目标和任务。与此同时,喜获“xxxx年全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安徽省第三届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最佳组织奖”和“安徽省第五届高校毕业生就业优秀论文优秀组织奖”三项省级奖项。

  一、xxxx年毕业生就业工作成效

  (一)基本情况

  xxxx年,我院有毕业生1991名,师范专业毕业生1324人,非师专业毕业生667人。截止11月30日统计,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8.6%,比去年同期提高0.3个百分点。其中,师范专业毕业生,专升本的比例是到11%,到教育教学岗位达到31%,公司、企业的比例是56.6%,到基层就业的毕业生达到98%,师范专业毕业生就业质量比xxxx年略有提高。

  (二)实现目标 落实责任

  xxxx年毕业生就业率到达98.6%,在保持去年就业率基础上稳中有升,就业质量有所提高,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和自主创业人数明显增加。为了达到目标,学院继续实行“一把手”负责制、就业联系制度和就业率周报制度;加大就业奖惩力度,评选xxxx、xxxx年院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个人和先进集体,推选3名同志省申报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个人;在成功实施院内就业工作评估和毕业生就业工作督查基础上,申报了全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

  (三)强化就业教育 转变择业观念

  根据各专业特点、社会需求状况和毕业生实际,各系、就业指导中心要通过多种形式,加强对毕业生的思想教育和指导,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择业观。在继续做好就业指导课教学的同时,邀请有关专家、校友和用人单位到院举办就业主题报告会,组织100名学生参加安徽省“三支一扶”激发大学生的学习热情、求职自信心和就业的主动性。xx年,历时半年时间,成功举办院第三届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产生“院十佳职业规划之星”,14名同学获优秀奖;在“省第三届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有4名同学获铜奖,1名同学获银奖,学院获最佳组织奖。

  (四)拓展市场空间 提供就业信息

  就业指导中心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等方式,到广东、宁波、上海、北京等地拓展市场,提供就业信息;中心和各系结合专业特点,邀请用人单位来源举办校园招聘会26场,为毕业生提供就业岗位20xx多个;同时组织引导学生利用网络求职,和有关人才机构联合,为学生寻求就业机会,探索新的就业模式。

  (五)进行就业调研 服务教学改革

  就业指导中心通过问卷形式,对xx届毕业生进行了就业意向调查,提高就业指导的针对性;同时和各系合作,对93名毕业生、50家用人单位进行就业和社会需求状况调研,为学院教育教学改革提供参考依据。

  (六)加强网络平台建设 促进就业工作信息化

  xx年,院就业指导中心和各系加强了对就业网站的完善和维护,及时更新内容,发布招聘信息,做好与有关站的链接;加强就业信息查询室管理,免费开通就业信息查询室,提高使用效率;积极组织引导学生参加有关网上招聘,拓宽就业信息来源渠道。

  (七)加强就业工作研究与宣传,浓厚就业工作文化氛围

  一就业指导中心积极引导工作一线人员对就业工作的理论学习和实践探索,增强做好就业工作的预见性和针对性。xx年开展院第一届毕业生就业工作论文评选,收到论文14篇,有8篇在省第五届优秀论文评选中获一、二、三奖,学院获最佳组织奖二利用宣传栏、网站、简报等阵地加强就业工作宣传,积极报道在基层就业、创业取得成就的毕业生典型事迹。xx年出《就业简报》25期,网站发布就业新闻102篇,收集91位在基层就业创业优秀毕业生事迹。三注意对外宣传,扩大学院就业工作和毕业生的良好影响。xx年安徽电视台第一时间、安徽教育网等媒体对我院毕业生就业工作进行报道。四是编印《路在脚下――百名学生谈就业》、《xxxx学院毕业生就业工作论文集》(08版)和《xxxx学院优秀毕业生风采录》,发挥启迪效应,激励在校学生勤奋努力,刻苦学习,促进就业工作人员水平,形成浓郁就业文化。

  (八)加强日常管理 提高服务质量

  一是认真做好工作计划和工作总结,成功召开1次教学点就业工作会议,召开3次就业教研室会议,召开4次院就业工作会议。二是成功对4036名毕业生进行派遣,105名毕业生进行改派;三是顺利为1991名毕业生的档案转递,为423名毕业生办理人事代理手续;四编印发放1000份《毕业生就业手册》和1000份毕业生求职材料。五接待用人单位来人和学生个别咨询126人次。六、审核就业信息网毕业生简历和用人单位招聘信息500多份。

  二、xxxx年毕业生就业工作的不足

  xxxx年我院毕业生就业工作在取得较好成绩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部分毕业生择业观念有待进一步转变。对专业对口、单位性质、薪资待遇的期望依然较高,与社会需求、国家要求、政策导向还有一定距离;二各专业之间的就业状况不平衡。理工专业相对好些,有些技能性强的专业还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文科专业相对弱些。三招生、培养、就业一体化工作机制尚不健全,有待完善。四、工作条件薄弱、人员力量有限、经费投入不足。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就业率和就业质量的提高。

  三、xxxx年毕业生就业形势及工作思路

  (一)xxxx年毕业生就业形势

  正确的思路来自对形势的研判。xxxx年,我院毕业生虽然不足1000人,但是,由于受大环境的影响,明年的毕业生就业形势还是不容乐观。

#p#分页标题#e#

  一是国际金融危机正加速从虚拟经济向实体经济、从发达国家向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蔓延,对我国经济和就业影响更加明显。目前趋紧的宏观就业形势已经影响到了大学生的就业;二是从就高等教育本身来看,全国高校毕业生总量继续增大。xx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规模达到611万人,创历史新高;三是就我院情况看,毕业生以师范专科为主,给就业工作带来一定难度。

  当然,在不利因素影响的同时,我们也还有着自己的优势:一是学院领导重视。二是就业工作有一定基础;三、毕业生数量不是太多。我们有信心做好明年的毕业生就业工作。

  (二)xxxx年毕业生就业工作思路

  xxxx年毕业生就业工作思路是“围绕一个中心,抓住三个重点,做实五个关键”。

  1、“一个中心”,就是以提高初次就业率为中心。按照教育厅要求,力争初次就业率不下滑,并力争实现稳步增长。

  2、“抓住三个重点”,就是唱响一个主旋律,保持“两个稳定”,做好“三导”工作。唱响一个主旋律,就是唱响毕业生到西部、到基层、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的号角,实现到基层就业的人数持续增长;“两个稳定”就是保持就业稳定和校园稳定;“三导”工作就是引导、疏导和指导。

  一是唱响“一个主旋律”。帮助学生树立“行行可建功、处处能立业、劳动最光荣”的就业观、价值观,教育和引导毕业生立足基础工作,面向基层工作。

  二是保持“两个稳定”。通过思想政治教育、职业发展指导、心理辅导等措施,实现毕业生就业安全稳定和校园安全稳定。非常时期、非常责任,需要非常决心。

  三做好“三导”工作。就是在观念上,引导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在心理上,疏导就业带给学生心理上带来的压力;在能力上,指导学生更好的求职择业,提升就业能力。

  3、“做实五个关键”,就是“改革、建设、创新、服务、帮扶”

  一是坚定不移地推进教育教学改革,调整专业结构、教学内容、加强实践环节,努力提高就业竞争力。深入研究,广泛探讨,制定进一步推进、改革、调整和加强的措施,建立招生、培养、就业一体化机制,切实从根本上、源头上推动毕业生就业工作。

  二是进一步加强市场建设。在当前毕业生就业“买方”市场条件下,谁能主动找市场、跑市场,谁就能掌握主动权。下一步,我们将广泛动员,主动出击,调动全院力量特别是职能部门、各系以及辅导员(班主任)、专业老师的力量,积极为学生寻找就业岗位。

  三是拓展渠道,创新模式。下一步要通过合作或联合的方式,和行业协会、工商联联系,和一些有信誉、有实力的人才机构合作、,推进就业;通过校企联合,促进学生就业。

  四是靠前指挥,强化服务。学院领导要靠前指挥,深入到职能部门和系,系领导深入到班,辅导员深入到人,把服务覆盖到每一个毕业生,把服务落实到每一个毕业生。争取更多的用人单位来院招聘,争取更多的毕业生主动走出去,早日实现就业理想。

  五是关心爱护,重点帮扶。“双困”毕业生是就业工作的重点、难点,我们将会像关心自己孩子一样关心爱护他们,通过 “一对一”个性化的指导和服务,最大限度地帮助他们实现就业愿望。

  毕业生就业工作已经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形势严峻,任务艰巨,责任重大。我们将以全国网络视频会议和黄山会议精神为指导,结合学院实际,认真落实教育厅和学院的要求,力争毕业生就业工作再上新台阶,促进学院又好又快发展。

  延伸阅读:

  毕业生就业指导办公室工作总结

  在学校党政班子的领导下,我办充分认清形势,增强忧患意识和责任感,认真贯彻落实党的xx大大精神,以“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为目标,用科学精神、发展眼光和求实态度,深化就业指导工作内涵,把握大学生就业新机遇,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适时转变就业工作思路,在确保毕业生充分就业的基础上,切实提高就业质量。

  20xx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达到699万人,比20xx年增加19万人。上海应届高校毕业生规模达17.8万,也是上海历年毕业生最多的一年,我校20xx届毕业生2922人,其中本科生2037人,专科生885人。在年初召开的就业工作会议中,江校长提出20xx年就业工作的目标是“9890”,即实现20xx届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8%,签约率超过90%。截止到x月8日,就业率为67.3%。本科签约率为 64.85%,专科签约率为75.59%,比去年略有下降。考取校内专升本200人,考取研究生人数5人,录取支援西部计划2人、三支一扶4人,村官4 人。本学年就业办主要开展的工作为:

  一、 领导重视,健全机制

  在我校,就业工作是“一把手工程、人人工程、天天工程”的理念已深入人心,学校校长和党委书记亲自抓就业工作,就业工作已作为第一民生工程列入了学校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应对今年较严峻的就业形势,学校先后3次召开专题会议安排部署就业工作,定目标、寻方法、找措施。学院领导分包系和专业,系主任、专业主任和专业教师分包学生。学院应制定并落实具体责任制方案,形成长效机制。

  学校对每年就业经费给予充足保障,且投入基数逐年递增,使就业指导部门的服务能力明显增强,先后出台《20xx届毕业生就业工作的若干意见》、《上海建桥学院毕业生就业工作考核办法》、《关于要求辅导员在毕业生实习期间加强教育管理工做的通知》等三个文件,将就业工作责任目标的完成情况纳入年终考核体系,加大了就业工作的推进力度。

  二、 建立就业指导师聘任制度。

  为营造我校就业工作全员参与的工作氛围,加强学院对毕业生的就业指导,聘任系主任、专业主任、骨干教师共19位老师担任毕业生就业指导师,帮助毕业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提高应聘技巧,提高就业竞争力。对就业指导师建立考核激励制度,充分挖掘学院的人脉资源,拓宽就业渠道,不断提高学院就业工作的整体水平。

  三、 建立全程化的职业发展教育体系

  新时期高校的就业工作必须转变工作观念,工作的目标已经不能仅限于对大三大四毕业生的突击性的指导和服务,而是要从职业发展教育的角度对学生进行全程化的指导和服务,经过2年的不断摸索和实践,就业办逐步摸索出了一条适合我校学生的职业发展教育的内容和形式,以新生职业发展教育为起点,以多层次的职业发展和就业指导课程为龙头,以专家讲座、职业测评、实习招聘会等途径为补充,构建我校职业发展教育体系平台全程化建设。

#p#分页标题#e#

  20xx年,学校开设了职业发展教育课程,总计32学时,分2个学年完成,一年级为职业发展,二年级为就业指导和创新创业教育。20xx年,已经在20xx级学生中做到了全面覆盖。该课程采用灵活开放的授课方式,理论与互动相结合,有分组讨论、案例分析等多种形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为了提高这门课的教学质量,学校采取3项措施来提高师资队伍水平。第一项是成立 “职业发展教育教研室”,教研室挂靠在就业办,统一课件,统一备课。第二项是走出去:学校出资送出十位辅导员参加创业咨询师、职业咨询师和就业指导师的培训。第三项是请进来:就业办联手社会著名培训企业――北森公司,分别在20xx年11月和今年x月开设了“高校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认证”和“职业测评课程” 师资培训班,我校有25名辅导员参加培训,同时我们的培训班还吸纳了杉达学院、上外贤达等多所高校的20多名教师。此外,就业办还积极参加在上师大举行的《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研讨会,针对《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设置及教学情况,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想法。

  四、 举办创业大赛,加强基地建设

  继20xx和20xx年获得市教委创新创业孵化基地项目后,20xx年,由张校长牵头、就业办组织、联手商学院和艺术设计学院,向市教委申请了“上海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创新基地”项目,获得了批准。该项目总经费50万元,第一期15万元已经下达。本项目搭建了一个平台,将有力地推动我校大学生的创新创业实践。

  为营造校园浓厚的创新创业氛围,围绕我校“以学生为中心”的办学理念,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激发提高大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新实践能力,切实推动我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的开展,今年x月至x月期间,就业办联合教务处、宣传部、团委举办了我校首届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大赛由商学院分团委承办,参赛对象均为我校全日制学生及20xx届、20xx届毕业生。全校共有177支队伍报名,116支队伍递交了比赛作品。经过评审,共有58支队伍进入了复赛,13支队伍进入了决赛,通过一天的团队陈述和评审答辩,最终由商学院选送的 “时光旅行”创业团队脱颖而出,获大赛一等奖”,同时产生了二等奖二名,三等奖三名及优秀团队奖和鼓励奖,获奖学生都将获得荣誉证书和相应的奖金奖励。

  大赛期间,就业办特邀万载魁教授、丁红彬先生、袁继翱先生和王冬晴先生来校为建桥学子作创业主题讲座,他们从“谈创业起步”、“创业类型选择”、“从企业视角漫谈人才观”等方面为同学们详细讲解了创业知识。决赛前期,建桥创业计划大赛组委会还对13 支团队进行了培训,并举办路演、投票等活动,扩大知晓度、参与面,鼓励全校学生“热身”创业活动。下一步,我校还将对各学院正在创业或意向创业的同学进行调研,出台配套的扶持政策,希望培养广大同学创新创业意识,提升创业能力,能把创新创业的想法付诸实践,成功培育一批创业项目,推动我校大学生创业工作的蓬勃开展。

  五、 强化就业信息化平台建设,提升就业服务水平

  我办在就业信息网站的建设上一直坚持“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利用网络快捷、安全、方便等优势为毕业生、用人单位及各学院学生工作人员提供个性化、特色化的服务,据统计,20xx 年x月到20xx年x月,共有1833家用人单位在我校就业信息网上发布招聘信息,为20xx届毕业生提供招聘职位1471个,总需求人数达到9785 人,需求比超过3:1。为了帮助我校学生认清当前就业形势,掌握就业面试技巧,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在毕业班就业委员的培训会议上特别邀请了乔布堂马晓经理为大家讲授简历制作技巧,同时,联合团市委分别为各学院召开了十场积极有效的就业、创业指导讲座。除了有经验丰富的就业指导专家,还特别邀请到了知名企业的ceo和自主创业的企业家,针对同学面试和沟通技巧等就业方法的掌握不足,分别从企业人才观、简历制作、面试和沟通技巧、如何踏进招聘市场及自主创业等几个方面给予毕业生人生观、价值观和择业观的指导,对在校学生走向社会大有裨益。

  近3年来,我办的就业信息化平台建设以“科学化,规范化,系统化,人性化”为指导思想,以“贴近就业工作实际,实现开放和联合,建立完善的信息网络管理系统”为发展思路,通过不断开发、运行和改进,已经形成了“一个就业信息服务网,两个技术平台,十一个应用平台”,即1+2+11的总体框架,该平台的信息、服务、统计与管理四大功能进一步凸显。

  20xx年11月29日上午,XX市教委副秘书长汪歙萍专程到我校调研就业信息化平台建设工作,她高度评价了我们的这一创新平台,还指出要在全市一定范围推广。随后的12 月5日,在上海高校就业信息化工作研讨会上,学校就业办主任李道康应邀作交流发言,并得到了与会者的肯定。12月18日,XX市学生事务中心潘国俭副主任一行又来我校作深入调研。近期,上海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上海中医药大学和上海大学就业办也纷纷到我校调研该平台运行情况,对我校信息化平台建设工作给予了一致好评。

  六、 主动出击,拓宽渠道

  为了进一步落实学校提出的人才培养目标,学校成立校企合作工作推进委员会,促进校企强强联合,推动产学研工作开展,积极探索多种形式的校企联合人才培养新模式,拓宽毕业生就业新渠道。就业办也多次会同二级学院领导及毕业班辅导员联系走访了多家用人单位。

  围绕就业市场,就业办主动邀请大批具有长期合作关系的知名企业来学院招聘毕业生,20xx 年11月举办的大型“双向选择”招聘会上,参会单位多达380家,提供招聘岗位3000余个,同时,就业办还将参会单位和未能安排摊位的单位发布在网上,提供网上网下同时招聘,这也成为毕业生充分就业的根本保证。就业办还在今年x月份举办了针对全校学生暑期打工、兼职、实习、就业网上专场招聘会,有近 150家单位参加,帮助学生提前了解社会和企业的实际需求,积累工作经验,提高自身竞争力,为将来“顺利就业”做好充分准备。我们将在每年暑期前期举办类似的招聘会,形成特色,形成传统,为学生成功跨入社会提供预热机会。

  七、 开展调研、促进改革

#p#分页标题#e#

  毕业生对学校教育的认可度,能验证学校的办学定位、培养目标和教学效果是否符合市场需求;通过对20xx、 20xx届毕业生的跟踪调研,我校获得了两届学生“毕业生工作去向”、“毕业生工作对口度和满意度”、“毕业生对学校教育的认可等”等一系较为客观的数据,20xx年12月,就业办又在信息网上开展了20xx届毕业生就业意向调查、20xx年毕业生就业跟踪调研。我们可以据此“对症下药”,即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推进教学及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八、 展示优质服务、爱岗敬业新面貌

  我办以文明创建为抓手,把办理用人单位需求信息登记服务窗口作为我办创建工作特色亮点,秉承 “热情接待、笑脸迎送、优质服务、立等可取”工作原则,向社会敞开大门,竭诚为用人单位做好服务工作。毕业生在签约过程中,用人单位必须具有信息登记号,学生方可取得报到证,为保护学生的利益,方便用人单位的工作,我办在人员紧张的情况下自我加压,申请建立了《XX市用人单位需求信息登记凭证》上海建桥学院代办点自20xx年初以来在人手少、工作忙的情况下自我加压,共为4000余家用人单位成功办理信息登记号,今年又为600余家用人单位提供信息登记服务,大大提高了我校毕业生签订就业协议书的有效性。通过这一服务,充分体现了就业办爱岗敬业的精神面貌,不仅和用人单位建立了良好的关系,还解决了我们不少学生的就业问题。

  九、 积极宣传,鼓励学生基层就业

  我办根据中组部、人事部等八部门《关于组织开展高校(《不忘初心、继续前进》观后感及心得)毕业生到农村基层从事支教、支农、支医和扶贫工作的通知》,及时宣传政策,号召学生到西部、到农村、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就业,在根本上引导大学生转变就业观念,自觉地把个人理想与祖国的前途命运结合起来。目前,我校到基层就业学生比例明显增加。20xx届毕业生中有33位毕业生报名参加三支一扶、51位学生报名参加到村任职计划,经过笔试、面试、政审和体检的层层筛选后,数字媒体艺术毕业生龚晶晶等5位学生录取三支一扶,物流管理专业毕业生严旻等4位同学录取到村任职,他们将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也是我校的光荣。

  十、 真实、准确、及时、全面”地做好就业率统计和佐证材料收集

  在就业形势日趋严峻的条件下抓好就业,做好统计是一项工作两个不可偏废的方面。根据教学司[20xx]13 号文件精神:对毕业生就业统计指标要求有依据、有凭证,经得起推敲和检查。从20xx年起,我办着手收集毕业生就业的证明材料。定期组织毕业班辅导员学政策,严格按照教育部提出的就业工作“四不准”开展就业自查工作,同时启发学生和家长认识佐证材料的重要性;此项工作难度很大,费时费力,但在明确要求情况下,组织全校毕业班辅导员以认真、踏实的工作作风对待此事,协同档案管理人员,圆满完成任务,确保统计质量,严格贯彻教育部提出的“真实、准确、及时和全面” 的统计原则,应该可以放心地说学校高就业率是个有“含金量”的数据。

  存在问题及打算

  一、 面对严峻形势,更要提升学生就业质量

  面对今年严峻的就业形势,要顺利完成学校制定的“9890”就业工作目标,我们应该认识到学生就业质量的并不单单是指就业数据的提高,更看重的是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提高,如何用求实的眼光看待我校毕业生的就业质量,主要体现在学生生能否 “顺利就业、满意就业”这八个字上。学生对就业的满意度、就业的对口度的高低相对学生而言是不同的,就业质量”不单单指觅得一份待遇优厚、前景乐观的好工作,更多的是应该立足现实,从个人素质和单位情况综合考虑。学校应将“就业质量”作为开展工作的首要任务,从满足就业数量向追求就业质量转型,指导学生更加关注“质量”问题,不再好高骛远,要能够脚踏实地设计自己的职业生涯,才是建设就业质量保障体系的根本所在。

  二、 毕业生跟踪调研力度不够

  对毕业生进行跟踪调查,不仅是系统的了解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的思想表现和业务能力的重要措施,也是对学校教学质量的检验。通过调查分析,可以比较真实地反映出学校的思想道德、行为管理、理论与实践教学等教育各环节的实际效果,对改进学校的各项工作是十分有益的,学院应建立相应的、完善的、持续的毕业生跟踪调研机制,为学校的教学改革提供可靠依据。

  三、 辅导员频繁换动,为就业工作开展带来阻力

  目前,在负责毕业生就业工作的辅导员中,不少老师为兼职辅导员和中途接班,只有少量时间与学生接触,带班辅导员对专业及行业岗位的熟悉程度不高,以及对学生个性、志向、爱好了解都不够,很难情感交流融洽,作出正确的引导,对学生就业工作的开展增加了阻力。

  四、 二级学院就业工作系统有待加强,为就业工作顺利开展打下扎实基础

  就业工作不能事事找学院总支书记,毕业班辅导员联络员不具备领导职能,要提前布置就业工作又找不到三年级,二年级的负责人。我们感到,和二级学院联系就业工作还缺少抓手,缺少专人系统的负责学院整体就业工作。建议各学院设立就业工作专职岗位,协助院领导管理就业工作,完成包括就业、跟踪调研、校企合作、校友联络、职业生涯教育等在内大就业工作。

  阅读拓展:

  毕业生就业指导

  “现在有些毕业生没有踏实的心态,毕业生,想说爱你不容易啊!”昨日,多家企业对毕业生的心态问题质疑。“毕业生是潜力股,但他们从没想过‘潜力’代表什么!”重庆诚泰通信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负责人等不少企业表示:毕业生普遍没有职业规划,企业的困惑也在于此。

  “心急吃不了热豆腐”

  “某集团3年招了1000毕业生,结果走了600人,某公司招了两年毕业生,走得心疼,今年都决定不招了。”重庆人力资源专家顾问郑先生告诉记者,毕业生“一蹴而就”的心态是企业最头疼的。毕业生的实际能力和挑肥拣瘦的工作态度并不匹配,首先得解决这样的心态,该有“从底层做起”的工作态度和规划。

#p#分页标题#e#

  郑先生建议毕业生把毕业的工作和职位看成是自己职业生涯的开端,以“学习者”的姿态融入企业,从基层做起, 并以最快的进度学会更多职场需要的东西。同时,给自己确定3年、5年的职业规划前景,照着那个目标一步一个脚印前进。他还提醒:频繁的跳槽带给企业是损失,也会让自己在职业生涯中停滞不前。

  以“相亲”要求做准备

  郑先生认为,毕业生做求职准备的过程,类似相亲。首先,毕业生该包装自己,“穿不穿名牌不重要,更不要花枝招展,突出气质是关键。”他建议,双选会当天以正式服装为好,自信、大方的“出镜”,力求给用人单位一个诚恳塌实又不失风度的印象。其次,自我介绍也多准备几份:1分钟、3分钟、5分钟的都具备,随机应变,侃侃而谈。再次,主动联系、加深印象。如果对应聘单位有“好感”,为什么还要坐等对方回复呢?郑先生分析到,“提前联系、后期电话跟踪,都能加深对方对你的印象与好感,赢得更多机会。”

  另外,双选会前一天别太晚睡觉,放松心态才能有良好的形象和状态“相亲成功”。

标签: 毕业生就业 大学生 就业 指导 工作总结 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