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中學學霸分享:我走過的彎路你們不要再走
不知不覺,離開母校已經一年了。這半年裏,通過大學生活和高中生活的對比,我想我對高中的點點滴滴有了更多的感悟。不知道該怎樣命名這篇文章,所以隻能取一個比較俗的名字。因爲裏面更多的是我的一些經曆和感觸,而不是空泛的大道理。跟大家分享一些拙見,希望能使你們少走彎路。
關于環境
如果你不适應這個環境,那就嘗試改變;如果改變不了,就改變自己。
威斯特敏斯特大教堂地下室的墓碑林的墓志銘
當我年輕的時候,我的想象力從沒有受到過限制,我夢想改變這個世界。當我成熟以後,我發現我不能改變這個世界,我将目光縮短了些,決定隻改變我的國家。當我進入暮年後,我發現我不能改變我的國家,我的最後願望僅僅是改變一下我的家庭。
但是,這也不可能。當我躺在床上,行将就木時,我突然意識到:如果一開始我僅僅去改變我自己,然後作爲一個榜樣,我可能改變我的家庭;在家人的幫助和鼓勵下,我可能 爲國家做一些事情。然後誰知道呢?我甚至可能改變這個世界。
我們可能會經常抱怨某個老師教的不好或者所處的環境不好,這都是很常見的借口。
我高一上學期的英語老師是教初中的,可以想象教的會有多差,不過很認真,課講得還可以,知識點和語法講得很全面,但是講題的時候(尤其是完型),經常會說一句話:“這道題就是這樣的,我們看下一道”。
我們班當時的成績很差,我考120多分都能拿第一,我就把老師教的不好當作借口,上課很抵觸。但是得知小班裏的學生很多都考130多分的時候,我才意識到我跟别人的差距有多大,于是語法和知識點的學習就靠上課聽、下課記,完型和閱讀就靠多做題,錯的就看着答案理解,實在不懂的就記住。
做出了改變之後,我的英語成績提高了很多,基礎打得也很好,給我下面高中的英語學習做好了鋪墊,在期末聯考的時候,跟年級的最高分隻差一分。 而我的那些還在繼續抱怨老師不好的同學很多連100分都沒上。從自己身上下手遠比試圖改變環境有效的多。
再舉一個也是跟英語學習有關的例子,我在高三以前的考試中英語作文分數一直很高,可是到了高 三以後,紙質閱卷改爲電腦閱卷,由于我的書寫不夠出色,分數就降到很低,有時比我們班英語學習最差的同學還要低。
有一次模拟考試,我考了144,就是作文扣了6分,我拿着作文去找老師點評,老師看完以後說寫的很好啊,分低可能就是低在書寫不夠漂亮,當時有很多英語不錯的人都遇到了和我一樣的情況,我們都覺得很離譜,怎麽能憑書寫定分數呢,而且書寫并不是差,隻是不夠好。當時心裏就很不服氣,結果下次考試分更低了。
杖唬?⒄Z作文書寫雖然不是最重要的,但是面對閱卷速度的限制,判卷老師可能也很無奈。于是我決定去改變我自己,忘不了堅持每天工工整整地抄一篇英語作文,還要面對付出與收獲不成正比的打擊—越練越低,打擊過後還要繼續練下去……
終于,功夫不負有心人,我高考作文隻扣了兩分。如果我當時還在抱怨高考閱卷的不公平,繼續抵觸英語,那我現在很有可能就坐在衡中的教室裏接着受苦。
當我們發現自己的一些習慣與所處的環境格格不入時,如果你沒有能力改變環境時,最好乖乖地改變自己,這不是打壓你的個性,正像墓碑上所說的一樣,這是在爲你以後的目标做鋪墊。
關于做事
真正快樂的不是在做着自己喜歡的事情的人,而是能把自己不喜歡的事情做好的人。
我們每個人都有相對比較拉分的科目,即使是好學生也會有,這個可以稱作短板。
我在初中的時候理綜就不好,升入高中以後由于對這些沒有什麽概念,高一上學期不适應,效率很 低,除了英語課和數學課會好一點,其餘課都是睡過去的。
分班時就憑着數學英語優秀,語文化學還可以,物理較差的成績分到了小班,雖然當時占到了中上遊,但是可想而知,理科小班都是精英,理綜肯定很強。從下學期物理和化學就開始跟不上老師的速度了,我連上課老師講課都聽不懂,每次考試不是物理倒數就是化學倒數。
當時家長、老師、同學都讓我在理化上多下工夫,我自己也明白,但是一邊是非常喜歡而且成績很好的數學英語,一邊卻是不感興趣而且很差的理化。很遺憾的是,我選擇了前者,對于理化隻是要求不占倒數就可以了。
到了高三的時候就開始後悔以前沒有好好學理化,拉分拉的很嚴重,這就嚴重打擊了我的自信心,一連串的鏈式反應就造成了我理綜差的結果。
再來說一下我的數學吧,出于對數學的喜愛以及得數學者得天下這種形勢的需要,我在初中畢業的暑假自學完了必修一,在高一上學期甲流期間自學完了必修二,在高一寒假自學完了必修四,這就爲我的數學打了很好的基礎,在這過程中獲得的自學能力和知識都給了我很大的幫助。
但是,數學英語成績再好,也彌補不了理綜這塊短板。
以後你們會有更大的感觸,不管你最喜歡的科目考得有多好,它帶給你的滿足感永遠都比不上你的短板科目的進步。
在以後我們的工作中,這個道理就更明顯了,誰都不能保證所選的領域适不适合自己,喜不喜歡,我們不想做的事情往往是最需要做的,這也是一種能力,把你不想做的事情做好才是真正的厲害,那時,你會更有成就感,更加得到認可。
所以,真正快樂的不是在做着自己喜歡的事情的人,而是能把自己不喜歡的事情做好的人。
關于堅持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我一直都是很佩服那些很努力很用功的人,不管他們是否得到了應有的回報,不管他們是退步還是前進。你身邊會有很多學習很努力的成績也很好的同學,你也許會想如果我也像他這麽用功,我也會很優秀,但是你這麽想的同時也就說明了你的懦弱,因爲你隻敢嘴上說說,事實就是你不如别人,你不敢去挑戰,既然你也相信你比他們強,爲什麽不去證明自己呢?
如果那些同學成績反而還沒有你好,你也許會更加得意,那麽,你有沒有想過,有一天你也遭到了挫敗,你會不會也有勇氣面對失敗,像他們一樣繼續努力。
其實,在高中尤其是高三,付出與回報不成正比是件很普通的事情(好學生也是,而且可能更嚴重),學習是個漫長的過程,也許你通過幾個小時的努力,弄懂了一個知識點,但是你不可能通過幾個小時或幾天甚至一個月把一科從差提到優秀,就算可能,這也是暫時的。
#p#分页标题#e#在成功的狀态下,想要堅持下去很簡單,因爲這個時候你很有成就感,就會很樂意去學習。所以我想說的決心和毅力,指的是在你遭到打擊的時候,你也能以平常心對待,繼續努力。你也許會覺得我說的你都明白,但是你不妨仔細想一想,你是否能真正做到寵辱不驚呢?
我在這一點上面是有切身體會的,下面舉兩個例子:
(1)每次考試完了,如果考得很差,我肯定會很喪氣,這次考試的錯題到一周之後才會去改,這并不是懶(懶是個非常棒的理由,它會幫你逃避一切,所以不要輕易拿懶當做理由),而是膽小,我的确不敢去面對我的弱科,從高一到高三,我一直都沒能戰勝過它。所以我來了四川,而别人去了北京。
(2)上面提到過不要去嘲笑那些付出了很多但暫時沒有得到回報的人。我們班就有一個同學,學習真的很用功,我們很佩服她。一開始一直在年級前100名,到了高三以後,就一直是年級200多名,有時還是400多名。
但是她始終沒有放棄,仍然很努力的學習,結果高考的時候出乎所有人意料,她考進了年級前100名。這份驚喜也許是對她最好的回報!換作是你,能做到嗎?你能做到面對這樣的情況,還能夠堅持奮鬥到高考嗎?
所以,不要提前給自己貼上失敗的标簽,不管遇到什麽困難,要一直努力下去,堅持到最後。
關于學習狀态
狀态無論在平時學習還是考試中都是非常重要的。
在高中尤其是高三這一階段,心态非常容易受到各方面的影響,這時候,你就需要把正在做的事情放一放,轉移注意力到可以使你輕松的事情上,或者給自己一定的心理暗示。
(1)記着高三複習階段經常會出現一種情況,第一天做了一套數學或理綜卷子,很有成就感,第二天就可能會跌入谷底,又覺得什麽都不會。
這個時候,可能就會很自卑,學什麽都學不下去,所以就要找一些你比較擅長的科目或題目,重塑你的信心,再去看那些令你頭疼的題目。
我比較擅長數學和英語,所以每天下午開始上自習的時候一定要先做一會兒數學或英語,等頭腦變興奮了再去做理綜,就很容易找到狀态,心态不容易受影響,效率也高。
(2)不要一味的學習别人,清楚自己的才是達到最好狀态的人。
可能很多人做理綜的順序就是先做完全部的選擇題,再做選修題,最後再按順序做物理、化學、生 物的大題。我一開始也是這樣的,我物理比較差,其他兩科還可以,但是大家都知道生物和化學的選擇題有時會比較虐,所以我做完這兩科的選擇時就已經很累了, 再做物理選擇的時候腦子就已經凝固了,不管會不會,每次都會錯很多。
做大題的時候也是先做物理,雖然物理壓軸每次看都不看就放棄(知道我物理多差了吧),但再做化學和生物的那些簡單的大題時就很受物理的影響,失誤率就很高。這樣下來,我的理綜成績就很慘,經過對我的情況的一個總結,我就改變了我的方針。
再有理綜考試的時候,我就換着花樣來試,尋找适合我的答題順序。最後确定下來的就是别人都會認爲很傻的那種,即先做完生物的全部,再做完化學的全部,最後做物理的全部,這樣我就能大大降低生物和化學的失誤率,做物理的時候一般會剩下大概80分鍾的時間,這樣也能靜下心來做物理,不用像以前那樣擔心其他的做不 完。所以我的理綜成績就提高了很多。
舉這個例子,不是向大家推薦這種答題順序,而是希望你們能夠結合自己的具體情況,對症下藥,找到自己的狀态。
(3)在考試前後、考試過程中,心态都特别重要。除了你自己,沒有什麽可以影響到你的心态。
相信大家都會害怕失眠,我也一樣,高一下學期我每天晚上失眠,那種滋味很難受,如果第二天上課還好,但是如果第二天考試的話肯定要崩潰了。因爲我有這樣的經曆,所以就很害怕高考那兩天會失眠。
在距離高考還有半個月的時候,我就開始調整,每天中午回宿舍睡覺,晚上也盡量在11點左右睡覺。調整階段效果很好,每天的睡眠質量也很好。但是,高考前一天晚上也許是因爲緊張,晚上兩點多才睡着,早上5點鍾就醒了,也就是說我睡了3個小時都不到。
當時真的很崩潰,感覺這次肯定完了,但是我不甘心,反正怎麽樣都是完,我就抱着豁出去的想法,平靜的準備着文具。 被轟出宿舍以後就去操場上跑了兩圈,讓自己清醒一下。
接着我就告訴我自己,一定要克服自己,就算要複習,也要發揮出自己的真實水平,不然明年的今天還會面對意外,而且不知道會有什麽意外。就這樣跟同學調侃着前一天晚上的失眠進了考場,開始了語文考試。
中午到了睡覺的時間,你們肯定能猜到我的心情,我的結果——又沒睡着!當時就想:上午是語文,不怎麽影響,下午可是數學啊,感覺自己一下子就垮下來了,連考場都不敢進。
當時坐在考場上,大腦一片空白,不停地深呼吸,讓自己平靜下來。平靜的做着數學,做完選擇填空還有前三個大題隻用了1個小時,但是沒想到做選修題的時候因爲選錯了題,導緻20多分鍾都浪費過去了。
這下又慌了起來,做後面兩個大題的第一問時思路就很亂,最後隻剩下20分鍾的時間,在我面前就剩下兩條路,檢查還是繼續做。結合以前的教訓,我選擇了檢查,也就是說最後兩道大題第二問都沒有做,雖然這次發揮的比較好,最後的20分鍾相當于浪費了,但是我仍然不後悔我的選擇。
順便說一下,我高考語文125,數學137。雖然不高,但是在這種狀态下,我已經很滿意了,這也說明意外其實一點都不可怕,可怕的是你太把它當回事。
對于那些容易發揮失常的同學,你們一定要自己給自己心理暗示,調整自己的狀态。
關于目标
如何設置合理的目标?
每個人肯定都會有目标,但是,我在這裏想跟大家分享的是制定目标的時候要制定長遠目标和階段性的小目标。因爲大目标會讓你感覺時間還很長,努力的機會還有很多,但是,你到以後就會發現來不及了。
所以在每一個階段都要設立一個目标,最好是每天一個,而且是根據你的長遠目标倒推過來的。比如說,我高二的時候訂的目标是我要考中央财經,那麽我需要在年級占到前20名。
這樣,我在高三的時候就要平均達到20名,我當時是90名,這個目标距離我太遠,所以我高二結束的時候要先達到50名,也就是說,下次月考我沖擊50名。結果,我考了14名,那是我高中 三年最好的成績。
定了目标不一定要去實現,我的目标也沒有實現,相反目标可以定的稍高一點,它最主要的作用是激勵你,達不到的話就可以分析一下爲什麽沒有 達到,哪方面做的更好就可以達到。
當然,目标不要定的太高,它可以根據你每次的成績做相應的調整。如果目标定的太高,你一次也沒有達到,換誰都會放棄。總之,目标可以是各種形式,但是一定要有。
千萬不要相信老師哄你們的話(大學是很輕松的),我們的老師父母就天天跟我們說,現在好好努 力,拼一把,到了大學以後就會很輕松。
大家可以想一想,大學的内容比高中多,比高中難,憑什麽輕松。但是,現在好好努力,拼一把,以後一定會很輕松。大學隻是一個跳板,但是這個跳板可以說決定你的一生。
如果你到時候考了一個不好的大學,你告訴自己,以後可以考研,但是,你會發現,學校根本不能提供一個适合 的環境讓你去考研。你敢保證自己的自制力,就把它用在人生中最珍貴的時間——高中。
你也許會說,某某考了個本三,後來不是也考上了清華的研究生或者有多好的成就,但是他一定是經過了超乎常人想象的努力,如果他能把努力用到前面,可能等着他的直接就是清華。
總之,高中是一段很珍貴的時間,好好體驗,你會有很大的收獲,不要等到以後像我們一樣懷念高中有意義的生活。
衡水中学学霸分享:我走过的弯路你们不要再走
#p#分页标题#e#不知不觉,离开母校已经一年了。这半年里,通过大学生活和高中生活的对比,我想我对高中的点点滴滴有了更多的感悟。不知道该怎样命名这篇文章,所以只能取一个比较俗的名字。因为里面更多的是我的一些经历和感触,而不是空泛的大道理。跟大家分享一些拙见,希望能使你们少走弯路。
关于环境
如果你不适应这个环境,那就尝试改变;如果改变不了,就改变自己。
威斯特敏斯特大教堂地下室的墓碑林的墓志铭
当我年轻的时候,我的想象力从没有受到过限制,我梦想改变这个世界。当我成熟以后,我发现我不能改变这个世界,我将目光缩短了些,决定只改变我的国家。当我进入暮年后,我发现我不能改变我的国家,我的最后愿望仅仅是改变一下我的家庭。
但是,这也不可能。当我躺在床上,行将就木时,我突然意识到:如果一开始我仅仅去改变我自己,然后作为一个榜样,我可能改变我的家庭;在家人的帮助和鼓励下,我可能 为国家做一些事情。然后谁知道呢?我甚至可能改变这个世界。
我们可能会经常抱怨某个老师教的不好或者所处的环境不好,这都是很常见的借口。
我高一上学期的英语老师是教初中的,可以想象教的会有多差,不过很认真,课讲得还可以,知识点和语法讲得很全面,但是讲题的时候(尤其是完型),经常会说一句话:“这道题就是这样的,我们看下一道”。
我们班当时的成绩很差,我考120多分都能拿第一,我就把老师教的不好当作借口,上课很抵触。但是得知小班里的学生很多都考130多分的时候,我才意识到我跟别人的差距有多大,于是语法和知识点的学习就靠上课听、下课记,完型和阅读就靠多做题,错的就看着答案理解,实在不懂的就记住。
做出了改变之后,我的英语成绩提高了很多,基础打得也很好,给我下面高中的英语学习做好了铺垫,在期末联考的时候,跟年级的最高分只差一分。 而我的那些还在继续抱怨老师不好的同学很多连100分都没上。从自己身上下手远比试图改变环境有效的多。
再举一个也是跟英语学习有关的例子,我在高三以前的考试中英语作文分数一直很高,可是到了高 三以后,纸质阅卷改为电脑阅卷,由于我的书写不够出色,分数就降到很低,有时比我们班英语学习最差的同学还要低。
有一次模拟考试,我考了144,就是作文扣了6分,我拿着作文去找老师点评,老师看完以后说写的很好啊,分低可能就是低在书写不够漂亮,当时有很多英语不错的人都遇到了和我一样的情况,我们都觉得很离谱,怎么能凭书写定分数呢,而且书写并不是差,只是不够好。当时心里就很不服气,结果下次考试分更低了。
诚然,英语作文书写虽然不是最重要的,但是面对阅卷速度的限制,判卷老师可能也很无奈。于是我决定去改变我自己,忘不了坚持每天工工整整地抄一篇英语作文,还要面对付出与收获不成正比的打击—越练越低,打击过后还要继续练下去……
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我高考作文只扣了两分。如果我当时还在抱怨高考阅卷的不公平,继续抵触英语,那我现在很有可能就坐在衡中的教室里接着受苦。
当我们发现自己的一些习惯与所处的环境格格不入时,如果你没有能力改变环境时,最好乖乖地改变自己,这不是打压你的个性,正像墓碑上所说的一样,这是在为你以后的目标做铺垫。
关于做事
真正快乐的不是在做着自己喜欢的事情的人,而是能把自己不喜欢的事情做好的人。
我们每个人都有相对比较拉分的科目,即使是好学生也会有,这个可以称作短板。
我在初中的时候理综就不好,升入高中以后由于对这些没有什么概念,高一上学期不适应,效率很 低,除了英语课和数学课会好一点,其余课都是睡过去的。
分班时就凭着数学英语优秀,语文化学还可以,物理较差的成绩分到了小班,虽然当时占到了中上游,但是可想而知,理科小班都是精英,理综肯定很强。从下学期物理和化学就开始跟不上老师的速度了,我连上课老师讲课都听不懂,每次考试不是物理倒数就是化学倒数。
当时家长、老师、同学都让我在理化上多下工夫,我自己也明白,但是一边是非常喜欢而且成绩很好的数学英语,一边却是不感兴趣而且很差的理化。很遗憾的是,我选择了前者,对于理化只是要求不占倒数就可以了。
到了高三的时候就开始后悔以前没有好好学理化,拉分拉的很严重,这就严重打击了我的自信心,一连串的链式反应就造成了我理综差的结果。
再来说一下我的数学吧,出于对数学的喜爱以及得数学者得天下这种形势的需要,我在初中毕业的暑假自学完了必修一,在高一上学期甲流期间自学完了必修二,在高一寒假自学完了必修四,这就为我的数学打了很好的基础,在这过程中获得的自学能力和知识都给了我很大的帮助。
但是,数学英语成绩再好,也弥补不了理综这块短板。
以后你们会有更大的感触,不管你最喜欢的科目考得有多好,它带给你的满足感永远都比不上你的短板科目的进步。
#p#分页标题#e#在以后我们的工作中,这个道理就更明显了,谁都不能保证所选的领域适不适合自己,喜不喜欢,我们不想做的事情往往是最需要做的,这也是一种能力,把你不想做的事情做好才是真正的厉害,那时,你会更有成就感,更加得到认可。
所以,真正快乐的不是在做着自己喜欢的事情的人,而是能把自己不喜欢的事情做好的人。
关于坚持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我一直都是很佩服那些很努力很用功的人,不管他们是否得到了应有的回报,不管他们是退步还是前进。你身边会有很多学习很努力的成绩也很好的同学,你也许会想如果我也像他这么用功,我也会很优秀,但是你这么想的同时也就说明了你的懦弱,因为你只敢嘴上说说,事实就是你不如别人,你不敢去挑战,既然你也相信你比他们强,为什么不去证明自己呢?
如果那些同学成绩反而还没有你好,你也许会更加得意,那么,你有没有想过,有一天你也遭到了挫败,你会不会也有勇气面对失败,像他们一样继续努力。
其实,在高中尤其是高三,付出与回报不成正比是件很普通的事情(好学生也是,而且可能更严重),学习是个漫长的过程,也许你通过几个小时的努力,弄懂了一个知识点,但是你不可能通过几个小时或几天甚至一个月把一科从差提到优秀,就算可能,这也是暂时的。
在成功的状态下,想要坚持下去很简单,因为这个时候你很有成就感,就会很乐意去学习。所以我想说的决心和毅力,指的是在你遭到打击的时候,你也能以平常心对待,继续努力。你也许会觉得我说的你都明白,但是你不妨仔细想一想,你是否能真正做到宠辱不惊呢?
我在这一点上面是有切身体会的,下面举两个例子:
(1)每次考试完了,如果考得很差,我肯定会很丧气,这次考试的错题到一周之后才会去改,这并不是懒(懒是个非常棒的理由,它会帮你逃避一切,所以不要轻易拿懒当做理由),而是胆小,我的确不敢去面对我的弱科,从高一到高三,我一直都没能战胜过它。所以我来了四川,而别人去了北京。
(2)上面提到过不要去嘲笑那些付出了很多但暂时没有得到回报的人。我们班就有一个同学,学习真的很用功,我们很佩服她。一开始一直在年级前100名,到了高三以后,就一直是年级200多名,有时还是400多名。
但是她始终没有放弃,仍然很努力的学习,结果高考的时候出乎所有人意料,她考进了年级前100名。这份惊喜也许是对她最好的回报!换作是你,能做到吗?你能做到面对这样的情况,还能够坚持奋斗到高考吗?
所以,不要提前给自己贴上失败的标签,不管遇到什么困难,要一直努力下去,坚持到最后。
关于学习状态
状态无论在平时学习还是考试中都是非常重要的。
在高中尤其是高三这一阶段,心态非常容易受到各方面的影响,这时候,你就需要把正在做的事情放一放,转移注意力到可以使你轻松的事情上,或者给自己一定的心理暗示。
(1)记着高三复习阶段经常会出现一种情况,第一天做了一套数学或理综卷子,很有成就感,第二天就可能会跌入谷底,又觉得什么都不会。
这个时候,可能就会很自卑,学什么都学不下去,所以就要找一些你比较擅长的科目或题目,重塑你的信心,再去看那些令你头疼的题目。
我比较擅长数学和英语,所以每天下午开始上自习的时候一定要先做一会儿数学或英语,等头脑变兴奋了再去做理综,就很容易找到状态,心态不容易受影响,效率也高。
(2)不要一味的学习别人,清楚自己的才是达到最好状态的人。
可能很多人做理综的顺序就是先做完全部的选择题,再做选修题,最后再按顺序做物理、化学、生 物的大题。我一开始也是这样的,我物理比较差,其他两科还可以,但是大家都知道生物和化学的选择题有时会比较虐,所以我做完这两科的选择时就已经很累了, 再做物理选择的时候脑子就已经凝固了,不管会不会,每次都会错很多。
做大题的时候也是先做物理,虽然物理压轴每次看都不看就放弃(知道我物理多差了吧),但再做化学和生物的那些简单的大题时就很受物理的影响,失误率就很高。这样下来,我的理综成绩就很惨,经过对我的情况的一个总结,我就改变了我的方针。
再有理综考试的时候,我就换着花样来试,寻找适合我的答题顺序。最后确定下来的就是别人都会认为很傻的那种,即先做完生物的全部,再做完化学的全部,最后做物理的全部,这样我就能大大降低生物和化学的失误率,做物理的时候一般会剩下大概80分钟的时间,这样也能静下心来做物理,不用像以前那样担心其他的做不 完。所以我的理综成绩就提高了很多。
举这个例子,不是向大家推荐这种答题顺序,而是希望你们能够结合自己的具体情况,对症下药,找到自己的状态。
(3)在考试前后、考试过程中,心态都特别重要。除了你自己,没有什么可以影响到你的心态。
相信大家都会害怕失眠,我也一样,高一下学期我每天晚上失眠,那种滋味很难受,如果第二天上课还好,但是如果第二天考试的话肯定要崩溃了。因为我有这样的经历,所以就很害怕高考那两天会失眠。
在距离高考还有半个月的时候,我就开始调整,每天中午回宿舍睡觉,晚上也尽量在11点左右睡觉。调整阶段效果很好,每天的睡眠质量也很好。但是,高考前一天晚上也许是因为紧张,晚上两点多才睡着,早上5点钟就醒了,也就是说我睡了3个小时都不到。
当时真的很崩溃,感觉这次肯定完了,但是我不甘心,反正怎么样都是完,我就抱着豁出去的想法,平静的准备着文具。 被轰出宿舍以后就去操场上跑了两圈,让自己清醒一下。
接着我就告诉我自己,一定要克服自己,就算要复习,也要发挥出自己的真实水平,不然明年的今天还会面对意外,而且不知道会有什么意外。就这样跟同学调侃着前一天晚上的失眠进了考场,开始了语文考试。
中午到了睡觉的时间,你们肯定能猜到我的心情,我的结果——又没睡着!当时就想:上午是语文,不怎么影响,下午可是数学啊,感觉自己一下子就垮下来了,连考场都不敢进。
当时坐在考场上,大脑一片空白,不停地深呼吸,让自己平静下来。平静的做着数学,做完选择填空还有前三个大题只用了1个小时,但是没想到做选修题的时候因为选错了题,导致20多分钟都浪费过去了。
#p#分页标题#e#这下又慌了起来,做后面两个大题的第一问时思路就很乱,最后只剩下20分钟的时间,在我面前就剩下两条路,检查还是继续做。结合以前的教训,我选择了检查,也就是说最后两道大题第二问都没有做,虽然这次发挥的比较好,最后的20分钟相当于浪费了,但是我仍然不后悔我的选择。
顺便说一下,我高考语文125,数学137。虽然不高,但是在这种状态下,我已经很满意了,这也说明意外其实一点都不可怕,可怕的是你太把它当回事。
对于那些容易发挥失常的同学,你们一定要自己给自己心理暗示,调整自己的状态。
关于目标
如何设置合理的目标?
每个人肯定都会有目标,但是,我在这里想跟大家分享的是制定目标的时候要制定长远目标和阶段性的小目标。因为大目标会让你感觉时间还很长,努力的机会还有很多,但是,你到以后就会发现来不及了。
所以在每一个阶段都要设立一个目标,最好是每天一个,而且是根据你的长远目标倒推过来的。比如说,我高二的时候订的目标是我要考中央财经,那么我需要在年级占到前20名。
这样,我在高三的时候就要平均达到20名,我当时是90名,这个目标距离我太远,所以我高二结束的时候要先达到50名,也就是说,下次月考我冲击50名。结果,我考了14名,那是我高中 三年最好的成绩。
定了目标不一定要去实现,我的目标也没有实现,相反目标可以定的稍高一点,它最主要的作用是激励你,达不到的话就可以分析一下为什么没有 达到,哪方面做的更好就可以达到。
当然,目标不要定的太高,它可以根据你每次的成绩做相应的调整。如果目标定的太高,你一次也没有达到,换谁都会放弃。总之,目标可以是各种形式,但是一定要有。
千万不要相信老师哄你们的话(大学是很轻松的),我们的老师父母就天天跟我们说,现在好好努 力,拼一把,到了大学以后就会很轻松。
大家可以想一想,大学的内容比高中多,比高中难,凭什么轻松。但是,现在好好努力,拼一把,以后一定会很轻松。大学只是一个跳板,但是这个跳板可以说决定你的一生。
如果你到时候考了一个不好的大学,你告诉自己,以后可以考研,但是,你会发现,学校根本不能提供一个适合 的环境让你去考研。你敢保证自己的自制力,就把它用在人生中最珍贵的时间——高中。
你也许会说,某某考了个本三,后来不是也考上了清华的研究生或者有多好的成就,但是他一定是经过了超乎常人想象的努力,如果他能把努力用到前面,可能等着他的直接就是清华。
我爱范文 » 衡水中学学霸分享:我走过的弯路你们不要再走
免责声明:本文由网友提供互联网分享,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