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硕士张天一:我硕士毕业为什么卖米粉?

小编 栏目【学生】【大学励志】 已阅0

  北大碩士張天一:我碩士畢業爲什麽賣米粉?

  2014年我即将結束在北大的碩士學習生涯,也面臨着畢業的選擇,我選擇了開一家米粉店。就親友的期待而言,我或者應當去律所(律師事務所),或者應當去機關,或者應當出國。從6歲上小學開始當學生一路過來,評判我個人價值的标準非常簡單,就是考試與得分,所以我思考的問題大多關注在是什麽,即标準答案是怎樣的,而很少放在爲什麽上。

  現在即将進入社會了,我發現自己的身份不再是學生,我同時也發現過去事事都有标準答案的日子一去不複返,很多人生選擇如果不問個爲什麽,你就無法爲它找到合理性基礎。比如有的朋友告訴我,他要留在北京,要通過奮鬥在北京有車有房,我便疑惑,要有車有房而不是當國家主席,爲什麽要付出這麽大的機會成本在北京實現這一在任何一個三線城市都很容易實現的目标。這時朋友便會抛出另外一個論點,北京的機會很多。可是在我看來,北京的機會是有門檻的,比如在沒有戶口之前,北京的一切福利都和你無關,所以這裏面還是存在着一個機會成本的問題。

  連續着問了無數個爲什麽後,我開始畏懼每天擠兩個小時上下班的律師生活,也畏懼循規蹈矩的公務員生活,最後簡直不知道自己去幹什麽好。持續了大半年後,我想通了,因爲這麽幾件事。

  第一件事,是我去駕校學車,和駕校的教練聊天,對話如下:

  教練:你們大學生都好找工作吧?

  我:嗨,不好找啊,形勢不好啊。

  教練:你們一畢業出來工資水平大約是多少?

  我:七八千差不多吧。

  教練:嘿!那工作還不好找啊。我小學畢業,覺得全國就業形勢好着呢,到處都是工作機會。這也是我圖舒服,北大硕士张天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