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学校不好,但我从不抱怨并努力为自己创造机遇

网友 栏目【学生】【大学励志】 已阅0

  每個人的開學,都有失望與迷茫……

  2004年9月,我考入大學。學校不甚喜歡,專業也毫無感覺,我像很多人一樣。眼前的大學與心裏的預期差距太大。我想,也許我的一生就會這樣平庸下去了吧?因爲高考沒考好,我以後也不會有機會進入好的公司實習,也就沒有好的工作。也就賺不到錢買好多自己想要的東西……

  成功不成功不在于去哪所學校上學。這句話聽起來很站着說話不腰疼,出身名校的人都會說,他們可曾知道。三本院校,甚至二本院校的學生想要争取一個機會所要付出的辛苦?如果成功不在于去哪裏上學,那要怎麽去成功呢?

  郁悶的夜晚,我一個人溜達在擺滿地攤的校園裏,蹲在某個攤位前掃了一眼學姐的各種鍋碗瓢盆書,挑了一本綠皮的《×××精神》(後文簡稱“綠皮書”),抖抖書上的灰塵,付了三塊錢。那時的我,已經被父母和老師教育得完全不相信“精神”這樣的字眼兒了,感覺高考失敗一切就都完了。

  這本書裏的每一個故事的主人公都是從一窮二白。沒底子沒背景沒後台,經過個人努力奮鬥,不抱怨社會,不埋怨不公,讓自己的生命發生了質的飛躍,比如年三十沒錢回家,跟掃地大媽同吃一碗餃子的:在國外被欺負被鄙視,發憤圖強爲國争光的;鈎心鬥角明争暗鬥被排擠被打擊,依然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的,等等。用現在的話來講,這本書的每一個故事都是一碗心靈雞湯!新生培訓的那一周,我天天懷着“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的心情閱讀這本書,感覺他們曾經的苦痛和郁悶,就是我現在的心靈寫照。而他們光輝燦爛的現在不就是我奮鬥的方向嗎?我一咬牙一跺腳。把其中對我有點刺激和激勵作用的警句用紅筆寫在名片大小的白紙上,再把它們都貼在寫字台前的白牆上。爲了給每日誦讀帶來一些美感,我還特意把它們貼成了一個大蒲扇形。

  我整個生命的小宇宙,每天都會被這本小書上的每一個故事、每一句話點燃一次,這本書好像是上帝特意丢下來讓我在最合适的時間撿到的,裏面每句話每個故事仿佛都是專門說給我的一樣。那時的我,和今天很多同學一樣。不管去哪兒,都覺得學校不好,對未來4年的專業毫無期待。但無論如何,這也是自己高考得來的啊,抱怨又有什麽用呢?那也是自己高中沒有努力考好學校啊。

  “隻要你認準一條路,全世界都會爲你讓路。”“成功不成功不在于去哪所學校上學,而在于對自己未來的看法,保持怎樣的心态和追求精神。”“我覺得首先應該勇于接受命叩陌才拧kb要不浪費時間。不斷确立目标并努力實現這個目标,不斷提高自己,在任何地方都是一樣的。在不斷提高自己的過程中,心中的某種失望也就消除了,關鍵是不要浪費時間。”讀書12年,我仿佛探索到新大陸一般地發現。原來普通人的平凡命摺J强梢酝ㄟ^自己的努力得到再一次改變的,而且可以改變得多姿多彩應有盡有!如果書裏那些比我更加凄慘和不被相信的人都可以成功。那我爲什麽不可以?書裏有一句話:“如果環境不動,我自己走。”雖然我還不清楚學校的實力和能力。但是我明白,我必須自己走,甚至,自己跑起來。我不能依靠學校,不能依靠老師,我必須用自己的速度和力量,沖到我想要去的地方。

  大學伊始,用生命逆襲自己的未來

  提起英文,似乎是每個大學生心中的重中之重。我強迫自己報了一個大學四級的社會輔導班。可那些課堂,對于我這個連四級是什麽都不知道的人來講,簡直是生不如死。更何況六級、“TOEIC”的考試

  我覺得我需要一個外教來練習聽力,我教對方中文,對方教我英文。但是去哪兒找外教呢?我搜腸刮肚,終于想出來一個好主意,就是采訪外教樓裏的每一個外國人。看是否可以結成對子來互相學習語言。于是,我拟定了一個看上去很靠譜的采訪提綱,準備好錄音筆和采訪說明書,發放到外教樓的每個小房間中去。很快,有七八個外國人答應了我的采訪邀請,他們分别來自俄羅斯、美國、英國、日本、韓國等國家。采訪的過程有各種曲折,我問了很多很幼稚的問題,也遇到很多不同的外國人,他們請我聽他們國家的音樂,跟我合影拍照,在小廚房給我做他們國家的美食。一時間,我成爲了外教樓的常客。很快,我和Colin就成爲了互助學習夥伴。我們約定每天早晨6點見面,一起跑步去學校門口吃早餐。再一起去外教樓的天台上安靜學習到7點半,再分别去上課。東北寒冬的早晨。本來約定早晨6點鍾見面,但是我們每次都好像要爲國争光似的,一直比拼誰起得早。

  在天台上,望着寒冬裏雖是清晨但仍黑壓壓的天空和靜谧的校園,我不知道我的未來會不會因爲現在每一天的努力而有所改變。可是我沒有退路。我知道我不能像我的同學那樣,盡情地戀愛,無拘無束地吃喝玩樂,參加各種社團活動,沒事兒就逛個街約個會什麽的,我不能做一分鍾與我未來無關的事情。如果我覺得自己的高考是失常的、失敗的,那就要讓自己證明那不是一場失敗,用所有的努力來證明自己不是那個分數所代表的水平。

  很久之後。Colin離開了學校,跟一個他愛的東北女孩結婚了,一起去了韓國教語言。他走之前,給我寫了一封信,告訴我他有多感謝我,虽然学校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