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励志:寻找属于自己的“考试模式”

runsly 栏目【学生】【高三励志】 已阅0

高考勵志:尋找屬于自己的“考試模式”

  不同的人解讀試卷的習慣并不一樣。我比較喜歡看那些做對的題目是怎麽對的,因爲這樣給人的感覺真的很好。

  很多人做完卷子之後的檢查就是把題目重新做一遍,這樣做沒什麽效率,我喜歡自己把卷子批改一遍,假設自己就是那個改卷子的老師,一點點批改下來……

  (一)

  模拟考試的瘋狂期,大量不知道真僞的内部猜題滿天飛,幾乎每天你都會收到一兩張這樣的卷子,不是專題測驗就是綜合測試。這個時候,你更要掌握主動權,要學會不被試卷壓迫。

  首先看是綜合測試還是單個知識點的測驗,如果是綜合測驗,就先收下,留到周末自我檢測一下;如果是單個知識點的測驗,就在複習完第一遍之後做一套。在做題之前還要檢查一下題目的難度,如果實在很變态,那就不要自我折磨,要做适合自己難度的題目。不要總是覺得難題才能體現水平,因爲高考中大部分題目都是中等的,最難的題目做不出來影響也不大的。高考時數學科的最後一道題目我就沒做出來,做出來耗費的精力實在太多,于是去檢查前面的題目了,最後還是能夠得到 143分。

  卷子也并不是做過就放過的,一定要收下來認真解讀一番。解讀試卷花的時間并不亞于做卷子的花費。不同的人解讀試卷的習慣并不一樣。我比較喜歡看那些做對的題目是怎麽對的,因爲這樣給人的感覺真的很好。當然了,錯誤的地方一定要認真看了,不要試圖去記答案,除非你實在不明白爲什麽錯了,要找到所以正确所以錯誤的原因,這樣才能真的避免再一次出錯。一道題做對了,也要認真看一下,認真揣摩一下,題目要考察的是什麽,出題者是怎麽設置混淆點,你是怎麽樣看出來,又是怎樣抓住要點的。這樣一套總結下來,你會發現,好多題目都是一個類型的。

  題目雖然千變萬化,可都是課本上的知識點。抓住要點之後就有針對性地去看看書本,看看參考書。把一個一個的專題弄明白,把一個一個的知識點搞懂。

  隻掌握基本的還是不夠的,這樣應付考試還是很吃力,要向更難的地方進發。

  文科的東西要想考高分,在我看來,一個是深度,一個是廣度。不過限于當代中國的基本國情,要想自己發揮,往深度挖掘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了,專家已經把問題的現象本質都分析得差不多了,沒有接納别人思考的餘地,而且高中生很難有比較好的理論修養,我們不必也不能苛求深度。但是另外一個,廣度的要求,卻是可以達到的。大量的閱讀可以彌補思維深度不夠的缺陷。一些熱點問題,會有比較權威的理論定性和解釋。這種解釋往往還是很有說服力的,從東漢的太學以來,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關心時事就是一個好習慣,希望大家能有這個習慣。

  (二)

  另外分享一個小小的技巧。很多人做完卷子之後的檢查就是把題目重新做一遍。而我更喜歡自己把卷子批改一遍,假設自己就是那個改卷子的老師,一點點批改下來,确定可以給分的,不太确定的,确定不正确的。三類判下來,基本就檢查了一遍,也估計出來大概能得多少分,不會考完還是兩眼一摸黑,高考 励志 寻找 属于 自己的 考试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