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敏洪在中國大學生創業大賽上的演講:創業談“赢”
由北京創盟主辦、中科院研究生院團委指導、中科院研究生院企業家協會承辦的“2008赢在明天——中國大學生創業大賽”總決賽于6月5日成功召開。本次大學生創業大賽的目的就是給大學生提供接觸社會、企業的機會,鍛煉大學生實踐能力,也向大學生提供多渠道的就業創業機會。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董事長兼總裁俞敏洪先生擔任大賽評委并就人生、創業、感悟這一主題展開演講。
創業的過程是一個學習的過程,是一個失敗的過程,是一個積累經驗的過程,也是積累社會閱曆的過程,直到最後創業成功了,曆經滄海以後,才能回歸到平常的心态。那個時候,才是所謂的财大氣不粗,位高權不重,那種心态,是需要大家很努力的。現在大家依然是青春熱血,想做什麽事情,去做就行了。
赢在中國,赢在明天,都在講赢,我們就先來解構這個“赢”字:赢上面是一個“亡”,如果你沒有必死的決心,堅決不走回頭路這樣的勇氣,你是不會成功的,所以就要有亡命徒的精神;“亡”字下面是一個“口”字,我們說是言行字,也可以說是理想目标,這個“口”是語言,也可以是表達能力,或是對自己的鼓勵。光有亡命精神是不行的,還必須要有目标理想。說出來的話都是同樣的話,做出來的事都是同樣的事情,如果一個人做事情也很簡單,就是言行一緻的事情。大家可以看到,創業是很苦的一件事情,太陽底下在幹,月亮底下也在幹,我到現在每天要工作16個小時,有的時候不得不工作,再累也得幹,因爲你站在事業的這條線上,你不想跑,别人也會推着你往前跑;
中間的“貝”就是錢的意思,錢可以成爲激勵你幹事業的動力。錢是好東西,人人都需要錢,隻是錢在不同人手裏,變成不同的分量而已,所以這個世界上肯定是錢越多越好。誰也不會說巴菲特錢多,像我現在還想要很多很多的錢,我不會去給自己買飛機,買遊艇,我覺得這可能是種浪費,但是我可以做自己喜歡的事情,比如資助貧困學生,背着包去旅遊……不是說我自己有錢了,就說錢是好東西,從某種意義上說,把錢用在什麽方面可以成爲評價一個人的标準之一。所以一定要有有錢的欲望,但是要牢記:君子有财取之有道。第二層意義是什麽呢?如果你想把事業做大,必定要把錢分給别人。這裏面剩多少好,剩多少合适,就是智慧的問題了。大家知道很多中國民營企業家做得很成功,有的民營企業家持股70%、80%,其事業很成功,有的僅占10%、20%也很成功。這個完全是你自己的感覺,以什麽樣的方式激勵别人,才能得到團隊一起奮鬥的狀态。所以中間“貝”字就表明了兩個狀态,爲自己掙錢,爲别人掙錢;最後才是“凡”字,所謂有一顆平凡的心在做事情,你是爲事業在做,而不是爲錢在做。事業做大了,錢就成爲事業成功的副産品,以錢爲目的就不行。大家都知道,一般的公司,如果不上市,自己賣給上市公司是什麽概念,即按照你當年淨利潤的若幹倍來計算。公司經營良好,在合理的範圍之内,你想辦法省錢,賣出一個好價錢,這是許可的。但是我認識的一個人,實在是要錢心切,在談判好以後的9個月,把無數的成本轉移了,結果年終的時候這個公司的淨利潤就不高。對方一看,非常高興,花了一大筆錢買走了,再一調查是做手腳了,就起訴了他,封掉這個人的所有财産,準備進行刑事起訴。這個賺錢方法就不好,爲什麽,就是眼睛隻有錢,沒有事業,沒有道德價值,如果有事業,有道德價值,你未來做事情才可以做的長久。大家看中國30年經濟發展史,想辦法占用國家資源爲目标的,基本上都錯失了發展的機會,像30、40歲這批人,對事業的追求遠遠高于對錢的渴望,像百度的李彥宏,阿裏巴巴的馬雲,還有我自己。錢賺多賺少,我當然要考慮,但是我放在第一位的肯定是新東方這個事業,怎麽樣把它做好,怎麽樣盡可能給學生提供優質服務才是我考慮最多的問題。現在,這樣的人越來越多了。
人品、眼光、氣度,這些品性隻要不是緻命性的你就能夠活下去,就怕你本人犯緻命性的錯誤,那就不行。這不叫平凡,這叫平庸。所謂平凡就是任何東西有得有失,你都能放得下,并且還有勇氣繼續往前走,比如說失戀了以後自殺,這不光是平庸,而且是膽怯,爲什麽呢?自殺永遠是一種逃避行爲,他對未來失去了夢想,對未來感到恐懼,覺得未來所有人都不會愛他,這個時候他會自殺。如果你創業失敗以後,一定要重新爬起來繼續創業,這說明你對自己是有希望的。
但是呢,剛才一位老總說人分四種,君子小人,按照這個分類,我自己既不是君子也不是小人,我是做事敢爲人後,做人也敢爲人後的,按照他的定義來說,是可悲的人。所謂的做事敢爲人後,我想區别一下這個定義,爲人民服務的事情,爲别人去做,這當然要做事敢爲人先。敢爲人後是你做事情的時候,不要事事占先機。有的時候,你跟内部的合作者,稍微讓一讓,把機會讓給别人,别人會對你表示更多的尊重。所以我呢,我倒不是說,我自己不做事,這樣回過來,有一個平凡的心态,不管你遇到多少次的失敗,依然能夠站起來,繼續往前走,最後你獲得的是人生的智慧,而不是絕望,做到這一點,就很好很好了。當然現在的創業比我們當時難一點,競争更加激烈一點,需要更多的資金,但是,隻要你有一個合理的目标,有一個合理的夢想,把事情一點一點積累起來,最怕你着急,一着急以後,基礎不牢固,就想做高樓,這個錢仍進去了以後,再也出不來。所以在創業的時候,要記得佛教中有一句話叫急事慢做,就是越着急的事情,越快的事情,慢點來做,有的時候想不清楚得事情,稍微等一等,可能會比你更加匆忙的去做,要更有效一點。
我有兩個優點,第一點我是一個事事慢做的人,我從小學到中學一直成績不好我高考考了三年,從來沒着急過,急也沒有用,就隻能慢慢來,最後考上了北京大學,算是好的結果。我在大學全班倒數第五名,也沒怎麽着急,新東方很少有員看見我有發脾氣的時候,很多的時候,你的事情做不下去了,着急,不管用,你唯一的辦法就是把,要積攢把自己的壯大的力量。第二點就是有一個能夠實現的目标,努力的去做。我曾經和我老婆說我們賺了10萬塊錢就不幹了,結果到了10萬,還要想繼續做,目标訂到了100萬,100萬到又300萬……爲什麽呢,因爲錢越多越好,錢也是實現的目标。所以我覺得人生并不在于你有多宏偉的理想,而在于你有一種心态,不管做創業還是個人生活,隻要每天有進步心态,有收獲心态,我覺得就是這點小小的進步讓我一直在堅持。
#p#分页标题#e#由北京创盟主办、中科院研究生院团委指导、中科院研究生院企业家协会承办的“2008赢在明天——中国大学生创业大赛”总决赛于6月5日成功召开。本次大学生创业大赛的目的就是给大学生提供接触社会、企业的机会,锻炼大学生实践能力,也向大学生提供多渠道的就业创业机会。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董事长兼总裁俞敏洪先生担任大赛评委并就人生、创业、感悟这一主题展开演讲。
创业的过程是一个学习的过程,是一个失败的过程,是一个积累经验的过程,也是积累社会阅历的过程,直到最后创业成功了,历经沧海以后,才能回归到平常的心态。那个时候,才是所谓的财大气不粗,位高权不重,那种心态,是需要大家很努力的。现在大家依然是青春热血,想做什么事情,去做就行了。
赢在中国,赢在明天,都在讲赢,我们就先来解构这个“赢”字:赢上面是一个“亡”,如果你没有必死的决心,坚决不走回头路这样的勇气,你是不会成功的,所以就要有亡命徒的精神;“亡”字下面是一个“口”字,我们说是言行字,也可以说是理想目标,这个“口”是语言,也可以是表达能力,或是对自己的鼓励。光有亡命精神是不行的,还必须要有目标理想。说出来的话都是同样的话,做出来的事都是同样的事情,如果一个人做事情也很简单,就是言行一致的事情。大家可以看到,创业是很苦的一件事情,太阳底下在干,月亮底下也在干,我到现在每天要工作16个小时,有的时候不得不工作,再累也得干,因为你站在事业的这条线上,你不想跑,俞敏 中国 大学生 创业 大赛 演讲
我爱范文 » 俞敏洪在中国大学生创业大赛上的演讲:创业谈“赢”
免责声明:本文由小编提供互联网分享,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