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敏洪励志演讲:创业的八大能力

admin 栏目【职场】【职场励志】 已阅0

  俞敏洪勵志演講:創業的八大能力  

  ——俞敏洪在多倫多大學創業論壇上講話

  

  各位多倫多大學的同學們,大家下午好。非常高興來給大家講話,也非常抱歉,由于工作原因沒法親臨現場跟大家進行交流。這次給我的主題是有關大學生創業的問題,我想關于大學生創業,主要體現在以下八個能力上,在這八個能力上大家能夠注重培養,就有可能取得成功。

  

  第一個能力就是目标能力。首先,大家都想創業,誰不想當自己的老板呢?可是你還得問自己一個問題:爲什麽要創業?你有什麽樣的目标?想把它做成什麽樣的狀态?我們不是爲了創業而創業,而是爲了做好一件事情,做大一件事情,并且前提是你在進行自我評估後發現這有可能實現的,這個時候你才能夠開始創業。如果說你都沒有目标,隻是一時的沖動,隻是覺得你應該去幹點什麽,并且對所幹的事情又沒有太多的熱愛,那創業就隻不過成爲一種風氣,而不是現實,你也不一定能做成大的事情。就我個人而言,我當初做新東方的時候,有一個非常明确的目标,那個時候從北京大學把大學老師的工作辭退後出來做培訓機構,我希望自己能做成一個真正有意義的培訓機構,也正是有這個目标,新東方的培訓事業才蒸蒸日上、不斷前進。随着培訓的開展,新東方的目标也在不斷改變,從最初的做一個學校變成想在全中國各地開設新東方學校,到現在我們已經做成了美國上市公司。總而言之,你的目标是上升的,但基礎是不會變的,比如說我最初做新東方的基礎就是想做成一個有品牌、有品位、爲學生的前途負責、讓學生喜歡的培訓學校,從本質上來說,新東方到今天依然是這樣的。所以我覺得目标能力對創業來說非常重要,而且你全心全意熱愛這個目标的能力也非常重要。除此之外,你需要注意的一個問題是:你的這個目标一定是能夠做大的,而不僅僅是爲了自娛自樂。比如說你喜歡書法,就一下子去創立一個書法公司,這不太容易。

  

  第二個我覺得非常重要的能力是專業能力。如果你對一個專業不懂就去創業,失敗的可能性也很大。就像你開了一個飯店,假如你自己不是廚師,又沒有太雄厚的資金一下子請很多大廚師,就很難把控你這個飯店的質量,而且很容易被大廚師炒鱿魚。比如你請了一個大廚師,他做的飯很好,招來很多顧客,這時候他一看自己的地位很重要,就反過來跟你要價,說不給更多的錢就不幹,你一生氣把他開了,這樣一來你飯店的菜也做不好了,最後面臨倒閉了。十幾年前我開始做新東方的時候,周圍的很多培訓機構都是被優秀老師炒鱿魚給炒倒了。也是因爲他們課上得很好,學生很滿意,老師就開始向老板要價,老板自己又不懂教學又咽不下這口氣,最後老師都跑到别的培訓機構去了,老板就隻能把學校關掉了。新東方當初能做下來很重要的一個原因是我自己就是個大廚師,也就是說新東方當時開設的很多課程,我自己都能教,因此我的老師在拿到他們覺得比較滿意的工資時,就不會跟我提出非分的要求,他們知道,一旦提出過分要求,我自己能把他們的課給上了,同時又不會對新東方造成太大傷害。所以當你白手起家、身無分文,或者資金有限的時候,有一個重要前提:你必須是你創業的這個領域中的專家,是一個能控制住專業局面的人。比如你開一個軟件設計公司,自己都不懂軟件,你首先是把控不了質量,其次你把控不了人才,會很麻煩。這是第二點,就是原則上你必須在想創業的這個領域具備相當的專業知識、達到專業水平、才能有對專業的把控能力。

  

  第三個能力是營銷能力。一旦開始創業後,你該怎麽做?比如說你的公司開了,産品也造出來了,下一步怎麽辦呢?如果産品造出來沒人買的話,那公司白開了,有無數的公司都是開起來了最後卻關門了,其根本之一就是他們不懂如何推銷自己的産品,推銷自己的公司品牌。因此我們要做的是把公司“賣”出去,一個是賣公司的産品;另一個更重要的是随着産品的銷售,賣出公司的品牌,就是說讓大姓J可你的公司品牌,讓大家都知道這個産品是從你公司賣出來的。這就涉及到營銷,營銷分兩部分:實的營銷和虛的營銷。所謂實的營銷,比如我做新東方,營銷的是新東方的課程,告訴學生爲什麽要來上這個課,上完能有什麽收獲。但是無數的培訓機構一直以來也在營銷課程,卻始終隻是小機構,而新東方能做大,這是什麽原因呢?很簡單,因爲我們營銷了品牌。就是說,新東方開始不斷有内涵,到最後人們不是因爲聽到新東方有什麽課程來上課,而僅僅隻是聽到新東方三個字就來上課,這個時候品牌營銷就算是成功了,這就是虛的營銷。在中國做企業,品牌營銷往往還跟個人營銷結合在一起,就是說你個人的形象有時候能夠代表企業形象,所以往往要把個人的道德、行爲和企業的道德、行爲結合起來。比如大家講到新東方的時候會說,新東方就是俞敏洪,俞敏洪就是新東方,講到聯想公司的時候會說,聯想就是柳傳志,柳傳志就是聯想。因此在中國,個人品牌的成長很大程度上就是企業品牌的成長,而企業品牌的成長倒過來也帶動個人品牌的成長,這兩個加起來形成你的公司強有力的虛的營銷。加上你的産品本身也能被老百姓所接受,這樣産品才會有價值。舉個例子,一個生産鞋的公司,沒有任何名氣,盡管鞋的質量跟著名品牌鞋的質量不相上下,但品牌鞋賣一千,他這個也許隻能賣一百,這中間差的九百塊錢是怎麽來的呢?是品牌營銷,你沒品牌所以價格提不高。所以一個公司要成功,品牌營銷有時候甚至比産品營銷還要重要,品牌營銷的價值是無限的。這就是爲什麽我們中國造的包隻能賣一千人民币,同樣材質的包印上LV的标志之後就能賣十萬人民币,背後都是品牌價值在起作用。所以,利用營銷能力把産品推銷出去,把品牌推銷出去,把你自己推銷出去,變成了企業發展的一個重要手段,也是創業者必須具備的能力。

  

  第四種能力叫轉化能力。第一種轉化是把科學技術轉化成生産力,這是我們常說的一句話。你擁有了技術,擁有了能力,但沒法轉化成産品賣出去,這是不行的。像比爾蓋茨要是一輩子待在實驗室的話,我估計他就是個窮光蛋了,他把自己的研究成果轉化成了微軟産品,推銷到全世界,他就成了全世界的首富。所以把科學技術轉化成生産力、轉化成産品能力是非常重要的。第二種是轉化你個人的能力,一般情況下,知識分子創業都有一個前提條件,就是能把在大學裏學的專業知識轉化爲社會能力、管理能力。比如我從北大出來,完全不知道社會是什麽樣子,如果說抱着書生意氣,抱着在學校裏的那種單純思想和行爲方式去幹事情,難度會比較大,即使在西方社會也是這樣,更不用說在中國這樣一個複雜的綜合體裏面。因此如果你不能把大學裏的專業能力轉化爲社會能力、管理能力,就會很麻煩,你管自己一個人的時候也許管得很好,但管一幫人并不一定,那麽你就需要學會從管自己一個人轉換成管一幫人,也就是說把專業能力轉換成綜合能力,把專業才能轉化成領導才能。而這種轉化是要經曆很痛苦的過程的,我個人從北大出來,到最後覺得自己當了新東方的領導,管着一百多人的團體管得比較得心應手,至少花了五年的時間。能力是能夠成長的,現在我在新東方手下管着近一萬人的教師和員工,依然沒出現什麽大的差錯,表明了新東方管理能力的增加。所以人的能力是在不斷轉化的,關鍵是你自己要努力去轉化,比如有很多大學生性格很内向,不願意跟社會人士打交道,那你要想創業的話,這個交道是不能不打的,不打的話你就封閉了自己,同時把可能成功的機會也封閉了。

  

#p#分页标题#e#

  第五個能力是社交能力。進入社會,首先你要理解社會,要理解别人爲什麽要這麽做。比如我剛開始出來的時候,社會上那些風氣啊三教九流啊,我完全不懂,跟他們打交道的時候覺得特别吃力,新東方的發展也處處受制于人,一會兒居委會的老太太來把我罵一頓,一會兒城管的人來了又把我罰一通,最後弄得沒辦法。我慢慢慢慢學會了把自己放得心态平和,去理解這些社會上的人,最後當你開始混迹于這個社會,并且思想和境界又超越這個社會的時候,你大概就能幹出點事情來了。你不能顯示出不願意跟社會打交道的樣子,但你看事情的眼光又是超越社會的,“大隐隐于市,小隐隐于山”就是這個概念,小的隐士、沒有什麽出息的隐士才跑到山裏去隐居起來,不願意跟社會打交道,那些大的聖人、智者都是在社會中跟人打交道而思想境界又超于社會的人。做企業也是這樣,一個企業家,如果不能和社會同存卻又不超越于社會,就會很麻煩,所以我覺得社交能力對一個企業家或創業者來說,十分重要。

  

  第六個能力是用人的能力。僅僅一個人做事情不能叫創業,那叫個體戶,所以想創業的話你就得找一幫人,你的合作夥伴,你的同事,你的下屬,這些人,從一開始你就得用對了,挑了沒有能力的人最後做不出事情來,挑了過于有能力的人最後跟你造反、老是跟你過不去,你也做不出事情來,把人招進來了就得讓人服你,因此就得展示你的個人魅力,還得展示你的判斷能力、設計能力,讓大家覺得跟着你走是有前途的,哪怕在最艱難的時候大家也願意跟着你。阿裏巴巴的馬雲之所以能成功,很大程度歸因于他的個人魅力,他有能力把一幫人聚在一起,給他們不高的工資,給他們承諾未來,這個未來到最後不知道能不能實現,但大家會有一個期盼。所以用人能力是有巨大力量的,它是領導能力的一個典型體現。當劉邦打下天下,手下問他爲什麽能做到的時候,他說了這樣一番話:其實我自己一點本領都沒有,但我能夠用蕭何、韓信、張良等這樣的人才,是他們幫助我打天下;項羽身邊有一個範增,他都沒有能力好好用上,最後一定被我抓起來。這就體現了領導能力的重要作用,一個孤軍奮戰的人也許能成爲英雄,但他卻不能成就事業。劉邦,不管他有沒有打過仗,他都是我們心目中的英雄,還是領袖,因爲他創建了一個幾百年的帝國朝代,容納了那麽多的有識之士。所以,用人能力對我們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假如新東方沒有相當一批人才,是做不到今天的,新東方有一句話叫做:一隻土鼈帶着一群海龜在這兒幹,這隻土鼈就是我,而海龜呢就是圍繞在我身邊的新東方幾十個高層管理者,他們大部分都是海外留學歸來的。大家都知道,海歸本身眼界是比較高的,很多人眼睛都是長在額頭上的,是很容易看不起土鼈的,所以我就必須抱着爲他們服務的心态,同時我自己的學習能力必須超強,在很多方面必須接近甚至超越他們,他們才會服你,才會跟着你幹,當然,當你想做出一番大事業的時候,會發現身邊的人越來越多,各種各樣個性、想法的人越來越多,你要能把他們統一在一起,既要哂美?娴母芨耍?忠獎佑酶星榈母芨恕⑹聵I的杠杆把他們完美地結合在一起,是一件挺不容易的事情。

  

  第七個能力就是把控能力。包括幾個方面,首先是對企業的把控,企業的發展速度是什麽?發展節奏是什麽?什麽時候該增加投入?什麽時候應該對産品進行研發?等等。其次是對人的把控,當一個人走進你的公司之後,他會根據自己的能力和貢獻每天衡量自己到底應該得到什麽,人與人之間永遠會尋找一種平衡關系;人與人之間還有另外一種關系,就是每天都在衡量我在對方心中的分量到底有多重,當對方覺得你的分量重、他沒有分量的時候,他是不會來跟你計較的,等到對方覺得他的才能、他的技術或者他的領導力已經達到能和你較勁的時候,對方不提出來,那他就是傻瓜。所以,人與人永遠都是在一種平衡中間,而這種平衡需要你對人性進行很深刻的了解,并且随時把握每個人的動向,滿足他們的需求,同時還能壓制住他們不合理的要求和欲望,能夠讓他們跟你一條心、不斷往前走。其實對人的把控能力、對環境的把控能力、對企業發展步驟的把控能力,構成了你創業是否成功的重要條件。

  

  最後一個能力就是革新能力。所謂革新能力就是reform,renovation等等這樣的能力,也就是需要你不斷把舊的東西去掉,把新的東西引進來,進行體制上的革新、制度上的革新、技術上的革新以及思想上的革新。從我自己做事情的過程來看,一個人或者一個企業家成長的過程,就是不斷否定自己的過去,承認自己的現在,追求自己的未來的過程。一旦你覺得現在這樣就已經挺好,做成這樣已經不錯,就不會有更大發展的空間。我在新東方,經曆了無數次的否定,你看新東方從個體戶發展到家族店,然後變成哥們合夥制,接着變成國内股份制有限公司,然後發展成國際股份制有限公司,最後變成美國上市公司,每一個步驟都是脫了一層皮的,因爲每一次改變都意味着要進行大量的利益改革和結構改造,大量的人事改革和改造,如果你改不過來,企業就有可能面臨崩潰。當初跟我一個時期做外語培訓班的人,很多到現在依然是夫妻店,這是我十五年以前的狀态,但新東方迅速把夫妻店改變成了現代化的企業,每年培訓一百五十萬學生。每一次的改革伴随着陣痛,但也伴随着發展,而改革還得把握好步驟,如果改得不好、改得太猛了,企業也有可能崩潰掉;但如果停滞不走,也會崩潰掉,這就像中國的社會政治經濟改革,如果想一步到位,一下子把所有東西都變成現代化,那會有危險,但中國若不改,就會陳舊落後,也很危險。因此,每走一步都要小心,又不能不走。對創業的改革也非常重要,比如說在技術方面,你不更新的話,最後就會失去市場,也會失去機會,在這一點上我個人非常佩服SteveJobs—蘋果公司的老總,他剛開始在蘋果,後來被蘋果公司弄出去之後他又做動畫片,電影也做得很好,後來又開始研究iPod,iPod還在熱銷的時候他卻又開始研究iPhone,現在iPhone也在全世界熱銷了,所以每走一步,他的思想都是超前的,盡管SteveJobs得了病,身體很不好,但他依然不失爲一位創新、革新的英雄和時代的弄潮兒,我們要做企業就得向這樣的人學習。

  

#p#分页标题#e#

  總而言之,以上提到的八種能力,是我覺得在創業中最重要的八種能力,也是人們能成就大事業的八種能力。講這些話,希望跟同學們共勉,也希望大家在多倫多大學這樣的世界名牌大學畢業後能回到中國創業,有事情還可以來找我。祝大家成功,謝謝大家!

  俞敏洪励志演讲:创业的八大能力  

  ——俞敏洪在多伦多大学创业论坛上讲话

  

  各位多伦多大学的同学们,大家下午好。非常高兴来给大家讲话,也非常抱歉,由于工作原因没法亲临现场跟大家进行交流。这次给我的主题是有关大学生创业的问题,我想关于大学生创业,主要体现在以下八个能力上,在这八个能力上大家能够注重培养,就有可能取得成功。

  

  第一个能力就是目标能力。首先,大家都想创业,谁不想当自己的老板呢?可是你还得问自己一个问题:为什么要创业?你有什么样的目标?想把它做成什么样的状态?我们不是为了创业而创业,而是为了做好一件事情,做大一件事情,并且前提是你在进行自我评估后发现这有可能实现的,这个时候你才能够开始创业。如果说你都没有目标,只是一时的冲动,只是觉得你应该去干点什么,并且对所干的事情又没有太多的热爱,那创业就只不过成为一种风气,而不是现实,你也不一定能做成大的事情。就我个人而言,我当初做新东方的时候,有一个非常明确的目标,那个时候从北京大学把大学老师的工作辞退后出来做培训机构,我希望自己能做成一个真正有意义的培训机构,也正是有这个目标,新东方的培训事业才蒸蒸日上、不断前进。随着培训的开展,新东方的目标也在不断改变,从最初的做一个学校变成想在全中国各地开设新东方学校,到现在我们已经做成了美国上市公司。总而言之,你的目标是上升的,但基础是不会变的,比如说我最初做新东方的基础就是想做成一个有品牌、有品位、为学生的前途负责、让学生喜欢的培训学校,从本质上来说,新东方到今天依然是这样的。所以我觉得目标能力对创业来说非常重要,而且你全心全意热爱这个目标的能力也非常重要。除此之外,你需要注意的一个问题是:你的这个目标一定是能够做大的,而不仅仅是为了自娱自乐。比如说你喜欢书法,就一下子去创立一个书法公司,这不太容易。

  

  第二个我觉得非常重要的能力是专业能力。如果你对一个专业不懂就去创业,失败的可能性也很大。就像你开了一个饭店,假如你自己不是厨师,又没有太雄厚的资金一下子请很多大厨师,就很难把控你这个饭店的质量,而且很容易被大厨师炒鱿鱼。比如你请了一个大厨师,他做的饭很好,招来很多顾客,这时候他一看自己的地位很重要,就反过来跟你要价,说不给更多的钱就不干,你一生气把他开了,这样一来你饭店的菜也做不好了,最后面临倒闭了。十几年前我开始做新东方的时候,周围的很多培训机构都是被优秀老师炒鱿鱼给炒倒了。也是因为他们课上得很好,学生很满意,老师就开始向老板要价,老板自己又不懂教学又咽不下这口气,最后老师都跑到别的培训机构去了,老板就只能把学校关掉了。新东方当初能做下来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我自己就是个大厨师,也就是说新东方当时开设的很多课程,我自己都能教,因此我的老师在拿到他们觉得比较满意的工资时,就不会跟我提出非分的要求,他们知道,一旦提出过分要求,我自己能把他们的课给上了,同时又不会对新东方造成太大伤害。所以当你白手起家、身无分文,或者资金有限的时候,有一个重要前提:你必须是你创业的这个领域中的专家,是一个能控制住专业局面的人。比如你开一个软件设计公司,自己都不懂软件,你首先是把控不了质量,其次你把控不了人才,会很麻烦。这是第二点,就是原则上你必须在想创业的这个领域具备相当的专业知识、达到专业水平、才能有对专业的把控能力。

  

  第三个能力是营销能力。一旦开始创业后,你该怎么做?比如说你的公司开了,产品也造出来了,下一步怎么办呢?如果产品造出来没人买的话,那公司白开了,有无数的公司都是开起来了最后却关门了,其根本之一就是他们不懂如何推销自己的产品,推销自己的公司品牌。因此我们要做的是把公司“卖”出去,一个是卖公司的产品;另一个更重要的是随着产品的销售,卖出公司的品牌,就是说让大众认可你的公司品牌,让大家都知道这个产品是从你公司卖出来的。这就涉及到营销,营销分两部分:实的营销和虚的营销。所谓实的营销,比如我做新东方,营销的是新东方的课程,告诉学生为什么要来上这个课,上完能有什么收获。但是无数的培训机构一直以来也在营销课程,却始终只是小机构,而新东方能做大,这是什么原因呢?很简单,因为我们营销了品牌。就是说,新东方开始不断有内涵,到最后人们不是因为听到新东方有什么课程来上课,而仅仅只是听到新东方三个字就来上课,这个时候品牌营销就算是成功了,这就是虚的营销。在中国做企业,品牌营销往往还跟个人营销结合在一起,就是说你个人的形象有时候能够代表企业形象,所以往往要把个人的道德、行为和企业的道德、行为结合起来。比如大家讲到新东方的时候会说,新东方就是俞敏洪,俞敏洪就是新东方,讲到联想公司的时候会说,联想就是柳传志,柳传志就是联想。因此在中国,个人品牌的成长很大程度上就是企业品牌的成长,而企业品牌的成长倒过来也带动个人品牌的成长,这两个加起来形成你的公司强有力的虚的营销。加上你的产品本身也能被老百姓所接受,这样产品才会有价值。举个例子,一个生产鞋的公司,没有任何名气,尽管鞋的质量跟著名品牌鞋的质量不相上下,但品牌鞋卖一千,他这个也许只能卖一百,这中间差的九百块钱是怎么来的呢?是品牌营销,你没品牌所以价格提不高。所以一个公司要成功,品牌营销有时候甚至比产品营销还要重要,品牌营销的价值是无限的。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中国造的包只能卖一千人民币,同样材质的包印上LV的标志之后就能卖十万人民币,背后都是品牌价值在起作用。所以,利用营销能力把产品推销出去,把品牌推销出去,把你自己推销出去,变成了企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手段,也是创业者必须具备的能力。

  

#p#分页标题#e#

  第四种能力叫转化能力。第一种转化是把科学技术转化成生产力,这是我们常说的一句话。你拥有了技术,拥有了能力,但没法转化成产品卖出去,这是不行的。像比尔盖茨要是一辈子待在实验室的话,我估计他就是个穷光蛋了,他把自己的研究成果转化成了微软产品,推销到全世界,他就成了全世界的首富。所以把科学技术转化成生产力、转化成产品能力是非常重要的。第二种是转化你个人的能力,一般情况下,知识分子创业都有一个前提条件,就是能把在大学里学的专业知识转化为社会能力、管理能力。比如我从北大出来,完全不知道社会是什么样子,如果说抱着书生意气,抱着在学校里的那种单纯思想和行为方式去干事情,难度会比较大,即使在西方社会也是这样,更不用说在中国这样一个复杂的综合体里面。因此如果你不能把大学里的专业能力转化为社会能力、管理能力,就会很麻烦,你管自己一个人的时候也许管得很好,但管一帮人并不一定,那么你就需要学会从管自己一个人转换成管一帮人,也就是说把专业能力转换成综合能力,把专业才能转化成领导才能。而这种转化是要经历很痛苦的过程的,我个人从北大出来,到最后觉得自己当了新东方的领导,管着一百多人的团体管得比较得心应手,至少花了五年的时间。能力是能够成长的,现在我在新东方手下管着近一万人的教师和员工,依然没出现什么大的差错,表明了新东方管理能力的增加。所以人的能力是在不断转化的,关键是你自己要努力去转化,比如有很多大学生性格很内向,不愿意跟社会人士打交道,那你要想创业的话,这个交道是不能不打的,不打的话你就封闭了自己,同时把可能成功的机会也封闭了。

  

  第五个能力是社交能力。进入社会,首先你要理解社会,要理解别人为什么要这么做。比如我刚开始出来的时候,社会上那些风气啊三教九流啊,我完全不懂,跟他们打交道的时候觉得特别吃力,新东方的发展也处处受制于人,一会儿居委会的老太太来把我骂一顿,一会儿城管的人来了又把我罚一通,最后弄得没办法。我慢慢慢慢学会了把自己放得心态平和,去理解这些社会上的人,最后当你开始混迹于这个社会,并且思想和境界又超越这个社会的时候,你大概就能干出点事情来了。你不能显示出不愿意跟社会打交道的样子,但你看事情的眼光又是超越社会的,“大隐隐于市,小隐隐于山”就是这个概念,小的隐士、没有什么出息的隐士才跑到山里去隐居起来,不愿意跟社会打交道,那些大的圣人、智者都是在社会中跟人打交道而思想境界又超于社会的人。做企业也是这样,一个企业家,如果不能和社会同存却又不超越于社会,就会很麻烦,所以我觉得社交能力对一个企业家或创业者来说,十分重要。

  

  第六个能力是用人的能力。仅仅一个人做事情不能叫创业,那叫个体户,所以想创业的话你就得找一帮人,你的合作伙伴,你的同事,你的下属,这些人,从一开始你就得用对了,挑了没有能力的人最后做不出事情来,挑了过于有能力的人最后跟你造反、老是跟你过不去,你也做不出事情来,把人招进来了就得让人服你,因此就得展示你的个人魅力,还得展示你的判断能力、设计能力,让大家觉得跟着你走是有前途的,哪怕在最艰难的时候大家也愿意跟着你。阿里巴巴的马云之所以能成功,很大程度归因于他的个人魅力,他有能力把一帮人聚在一起,给他们不高的工资,给他们承诺未来,这个未来到最后不知道能不能实现,但大家会有一个期盼。所以用人能力是有巨大力量的,它是领导能力的一个典型体现。当刘邦打下天下,手下问他为什么能做到的时候,他说了这样一番话:其实我自己一点本领都没有,但我能够用萧何、韩信、张良等这样的人才,是他们帮助我打天下;项羽身边有一个范增,他都没有能力好好用上,最后一定被我抓起来。这就体现了领导能力的重要作用,一个孤军奋战的人也许能成为英雄,但他却不能成就事业。刘邦,不管他有没有打过仗,他都是我们心目中的英雄,还是领袖,因为他创建了一个几百年的帝国朝代,容纳了那么多的有识之士。所以,用人能力对我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假如新东方没有相当一批人才,是做不到今天的,新东方有一句话叫做:一只土鳖带着一群海龟在这儿干,这只土鳖就是我,而海龟呢就是围绕在我身边的新东方几十个高层管理者,他们大部分都是海外留学归来的。大家都知道,海归本身眼界是比较高的,很多人眼睛都是长在额头上的,是很容易看不起土鳖的,所以我就必须抱着为他们服务的心态,同时我自己的学习能力必须超强,在很多方面必须接近甚至超越他们,他们才会服你,才会跟着你干,当然,当你想做出一番大事业的时候,会发现身边的人越来越多,各种各样个性、想法的人越来越多,你要能把他们统一在一起,既要运用利益的杠杆,又要动用感情的杠杆、事业的杠杆把他们完美地结合在一起,是一件挺不容易的事情。

  

  第七个能力就是把控能力。包括几个方面,首先是对企业的把控,企业的发展速度是什么?发展节奏是什么?什么时候该增加投入?什么时候应该对产品进行研发?等等。其次是对人的把控,当一个人走进你的公司之后,他会根据自己的能力和贡献每天衡量自己到底应该得到什么,人与人之间永远会寻找一种平衡关系;人与人之间还有另外一种关系,就是每天都在衡量我在对方心中的分量到底有多重,当对方觉得你的分量重、他没有分量的时候,他是不会来跟你计较的,等到对方觉得他的才能、他的技术或者他的领导力已经达到能和你较劲的时候,对方不提出来,那他就是傻瓜。所以,人与人永远都是在一种平衡中间,而这种平衡需要你对人性进行很深刻的了解,并且随时把握每个人的动向,满足他们的需求,同时还能压制住他们不合理的要求和欲望,能够让他们跟你一条心、不断往前走。其实对人的把控能力、对环境的把控能力、对企业发展步骤的把控能力,构成了你创业是否成功的重要条件。

  

#p#分页标题#e#

  最后一个能力就是革新能力。所谓革新能力就是reform,renovation等等这样的能力,也就是需要你不断把旧的东西去掉,把新的东西引进来,进行体制上的革新、制度上的革新、技术上的革新以及思想上的革新。从我自己做事情的过程来看,一个人或者一个企业家成长的过程,就是不断否定自己的过去,承认自己的现在,追求自己的未来的过程。一旦你觉得现在这样就已经挺好,做成这样已经不错,就不会有更大发展的空间。我在新东方,经历了无数次的否定,你看新东方从个体户发展到家族店,然后变成哥们合伙制,接着变成国内股份制有限公司,然后发展成国际股份制有限公司,最后变成美国上市公司,每一个步骤都是脱了一层皮的,因为每一次改变都意味着要进行大量的利益改革和结构改造,大量的人事改革和改造,如果你改不过来,企业就有可能面临崩溃。当初跟我一个时期做外语培训班的人,很多到现在依然是夫妻店,这是我十五年以前的状态,但新东方迅速把夫妻店改变成了现代化的企业,每年培训一百五十万学生。每一次的改革伴随着阵痛,但也伴随着发展,而改革还得把握好步骤,如果改得不好、改得太猛了,企业也有可能崩溃掉;但如果停滞不走,也会崩溃掉,这就像中国的社会政治经济改革,如果想一步到位,一下子把所有东西都变成现代化,那会有危险,但中国若不改,就会陈旧落后,也很危险。因此,每走一步都要小心,又不能不走。对创业的改革也非常重要,比如说在技术方面,你不更新的话,最后就会失去市场,也会失去机会,在这一点上我个人非常佩服SteveJobs—苹果公司的老总,他刚开始在苹果,后来被苹果公司弄出去之后他又做动画片,电影也做得很好,后来又开始研究iPod,iPod还在热销的时候他却又开始研究iPhone,现在iPhone也在全世界热销了,所以每走一步,他的思想都是超前的,尽管SteveJobs得了病,身体很不好,但他依然不失为一位创新、革新的英雄和时代的弄潮儿,我们要做企业就得向这样的人学习。

  

  总而言之,以上提到的八种能力,是我觉得在创业中最重要的八种能力,也是人们能成就大事业的八种能力。讲这些话,希望跟同学们共勉,也希望大家在多伦多大学这样的世界名牌大学毕业后能回到中国创业,有事情还可以来找我。祝大家成功,谢谢大家!

俞敏洪励志演讲 创业的八大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