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就事业的七大法则

网友 栏目【职场】【职场励志】 已阅0

  “每天一睜開眼,就有一串數字蹦出腦海:房貸6000元,吃穿用2500元,孩子上幼兒園1500元,人情往來600元,交通費580元,物業管理三四百元,手機電話費250元,還有煤氣水電費200元。從我蘇醒的第一個呼吸起,我每天要至少進賬400元,這就是我活在這個城市的成本。”熱播的《蝸居》中,女主人公郭海萍如是說。生活真的隻能如此艱辛?如何提升工作帶來的幸福指數?

  

  每個從象牙塔走出的人都帶着一個鑲着金邊的夢想,但不知不覺,生活的壓力、工作的繁瑣、财權的誘惑……你似乎再也記不起那個“最初的夢想”是什麽樣子……

  

  哪種人能赢在起跑線?聽聽那些優秀的過來人是怎麽說的吧!牛頓爺爺告訴我們“我之所以看得更遠,是因爲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成功不能複制,但經驗卻可以借鑒。

  

  1.一位北大優秀畢業生:一定要做自己喜歡并擅長的事情

  

  發自内心的喜好是推動事業進步的最大動力,它能幫你克服困難,堅持到底;而如果你喜歡的事情有很多,要挑選自己最擅長做的事,這樣就能在感受快樂的同時也取得超乎常人的成就。

  

  2.一位美國名校畢業的高材生:保持學習心态

  

  在快速發展變化的時代裏,如果不能夠不斷學習,就會被市場淘汰。保持學習的态度讓自己知識面更加寬廣,了解的東西更加深入,不斷學習也可以不斷适應激烈的社會競争,不斷學習才不容易被社會淘汰,才能在自己事業的道路上不斷向前。

  

  3.一位28歲獲得技術專利的全球頂尖工程師:創新求變

  

  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不竭的動力,也是一個企業生命力的源泉。一個人也是如此,如沒有一股闖的精神,冒的勇氣,而是因循守舊、保守畏縮,肯定就走不出一條好路、一條新路,闖不出一個事業、一片天地。

  

  4.一位二十年堅持做一件事情的創業者:認準了,就去做;不跟風,不動搖

  

  “認準了,就去做”,講的是判斷力和行動力——要正确地判斷形勢與機會,一旦看準了,就要付諸行動,患得患失隻能坐失良機;(勵志 m.zhaichao.net.cn)“不跟風,不動搖”,講的是遠見與定力——能看到機會的人很多,但能堅持到底,不爲眼前利益所動,不因一時困難變節的人卻很少,所以多數人的成功都是昙花一現的。

  

  5.一位備受矚目卻始終堅持少說多做的企業家:少許諾,多兌現

  

  在對别人做出承諾的時候,一定要求實,講真話,做得到再說。如果在承諾與交付的結合處畫一條水平線的話,那麽我們對别人做出的承諾應該低于這道線,而交付給人的結果則要高出這道線。因爲做到的,永遠比豪言壯語更有力量。

  

  6.一位身價百億的頂級富豪:幫助别人,成就自己

  

  現代商業經濟的一個最偉大的法則就是:你要實現自己的價值,必須通過得到别人的認可來實現。就是說,不管你多麽有才華,多麽有能力,你的價值,隻有得到别人的承認,并且别人願意爲此付費時,才能夠實現。同樣,團隊成員之間也隻有互相尊重、互相寬容、互相幫助才能創造出合作共赢的良好局面。

  

  7.一位在納斯達克創造中國奇迹的CEO:把事情做到極緻

  

  把事情做到極緻的心态,在他們的眼裏就永遠沒有極緻,人們會自然而然地從多個角度,想盡各種方法,努力把一件事做到更好。而想要成爲市場上的領導者,首先要有領導者的心态,那就是要堅信你做這件事能比所有人都做得好很多。在這種心态下,把每件事情都做到極緻,你就能最終成爲領導者。

  

  這些金科玉律,看似簡單,也頗眼熟,有人會說,說說誰不會啊,關鍵是,說到容易做到難。有些道理不僅适用于職場,說不定還會成爲一生的良方。仔細體味,或許才能真正領會到其中所蘊涵的大道至簡、道不遠人之理。

成就事业的七大法则

  

  “每天一睁开眼,就有一串数字蹦出脑海:房贷6000元,吃穿用2500元,孩子上幼儿园1500元,人情往来600元,交通费580元,物业管理三四百元,手机电话费250元,还有煤气水电费200元。从我苏醒的第一个呼吸起,我每天要至少进账400元,这就是我活在这个城市的成本。”热播的《蜗居》中,女主人公郭海萍如是说。生活真的只能如此艰辛?如何提升工作带来的幸福指数?

  

  每个从象牙塔走出的人都带着一个镶着金边的梦想,但不知不觉,成就事业的七大法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