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托产品登记及信托受益权流转问题研究(五)

52fw.cn 栏目【合同】【银行信托】 已阅0

  一、信托产品标准化的要求

  信托受益权的流转需要信托产品标准化支持。信托产品标准化主要有两种途径:一是基于信托产品的特点与属性对现有形式进行标准化改造,包括信托业务分类标准化、信托合同标准化、信息披露标准化;二是信托产品投资标的标准化,即基础资产的标准化。信托产品的标准化特征有利于信托受益权流转市场的良性开发和可持续发展。目前部分信托公司的现金管理类产品初步具备了标准化的属性,例如上海信托的现金丰利、北京信托的现金聚利。

  (1)监管政策支持。监管部门出台了相关政策举措,推进标准化信托资产或产品向着合法合规、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方向发展。2015年6月25日,中国银监会下发《关于银行业信贷资产流转集中登记的通知》(银监办发【2015】108号),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开展信贷资产流转业务,即将所持有的信贷资产及对应的受益权进行转让,应实施集中登记。2014年4月,中国银监会下发的《中国银监会办公厅关于信托公司风险监管的指导意见》,首次提出改造信贷类集合资金信托模式,研究推出债权型信托直接融资工具。另外,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监会、中国证监会等多家监管部门对于信贷资产证券化、企业资产证券化、REITs等业务出台了相关法规,以推动金融机构开展标准化业务。资产证券化业务的核心要求是实现信贷资产所有权和风险的彻底隔离,而信托则是在此过程中法律关系最为清晰和明确,风险隔离最为彻底的业务模式。

  (2)标准化信托产品的特点及意义。在泛资管时代,信托公司正积极开拓标准化信托业务领域,以推动公司未来的业务创新转型,提升信托受益权转让效率,提升产品流动性。

  综合监管意见、业务实践和对比分析,标准化信托产品的要素标准,归纳总结为如下六点:以信托份额作为投资标的。于以信托资产或信托受益权作为基础资产。实现市场定价、组合投资驱动、基础资产导向。风险可控、成本可算、信息披露充分。完善的组织运作机制与核实的投资管理团队。

  二、充分拆分转让、无固定期限要求。基于信托产品标准化改造途径信托产品现有形式的标准化改造主要包含信托业务分类、信托合同文本及信息披露的标准化。标准化应从信托产品的开发、设计阶段进行考虑,不仅仅针对存量的信托产品。

  (1)信托业务分类的标准化。目前,信托公司的业务分类在大类上已经基本达成行业一致。按照受托资产的形态分为资金信托、财产信托以及财产权信托。资金信托按照委托人数量,又分为单一资金信托、集合资金信托。按照信托的功能,分为融资类信托、投资类信托和事务管理类信托。但是再往下细分,信托产品的分类就缺乏统一的标准,各种分类方式错综交织,造成信托产品的属性不清晰,不利于对产品进行标准化的定义和比较。

  为了满足信托产品交易的标准化要求,首先应拟定明确的产品分类方法。例如,单一类资金信托包括一般的通道类及家族信托定制化较强的业务等;将集合资金信托分为融资类集合资金信托、投资类集合资金信托和组合类集合资金信托等。如果能够按照业务类别对信托产品进行层层分类,并采用不同的编码进行区分,就可以根据编码清楚地知道产品的属性,并方便地进行产品的分类、检索和比较分析。

  (2)信托合同文本的标准化。2011年,由中国银监会非银部牵头,委托中国信托业协会制定了《信托业务分类标准》及《信托产品合同文本标准》。2012年5月,中债登开始启动信托产品的合同登记业务工作,目前中债登通过470个要素的数据蓝本与68家信托公司对接,实现了对所有信托产品的标准化定义,把非标准化的信托产品转化成标准化的数据和信息,登记系统精确到每一个信托产品合同的各个要素。

  除了信托合同登记要素上实现标准化,在信托合同转让过程中,建议从法律上界定信托受益权为信托受益凭证,从而实现信托财产可份额化拆分,便于标准化交易与转让。中国银监会《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管理办法》及《金融机构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监督管理办法》明确了只有信贷资产证券化可以叫做受益证券。如果能够实现信托受益权凭证化,则入市交易的信托受益凭证将能够实现标准化转让流通。当然,信托受益权作为受益凭证需要一系列顶层制度的支持。

  (3)信息披露的标准化。信托产品在二级市场上实现有效流转需要遵循更高的信息披露要求。根据市场有效性理论,证券价格对有关信息的反应速度越快、越全面,证券市场就越有效率,信托产品登记及信托受益权流转问题研究(五)

标签: 信托产品登记 信托受益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