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荆州城风光,观张居正故居

52fw.cn 栏目【知识】【人物简介】 已阅0

 游荆州城风光,观张居正故居

 游荆州城风光,观张居正故居

 游荆州城风光,观张居正故居

 游荆州城风光,观张居正故居

0217张居正故居大门

0211张居正故居广告

0212电视剧《万历首辅张居正》 的剧照

0224故居太岳堂。

 游荆州城风光,观张居正故居

 游荆州城风光,观张居正故居

 游荆州城风光,观张居正故居

 游荆州城风光,观张居正故居

0225太师居

0226太师居内景

0231张居正生平事迹

0237张居正写奏章。

 游荆州城风光,观张居正故居

 游荆州城风光,观张居正故居

 游荆州城风光,观张居正故居

 游荆州城风光,观张居正故居

0240张居正成为内阁首辅

0250张居正塑像

0271张居正故居庭院

0272文星殿。

 游荆州城风光,观张居正故居

 游荆州城风光,<a href=范文,观张居正故居" src="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attachment&filename=P1020291.JPG&id=390108"/>

 游荆州城风光,观张居正故居

0273张居正坐像

0288荆州城小东门

0291关公塑像招贴 


作者 高关中(德国汉堡)2019/6/18

清明小长假第二天,即4月6日,我们自驾游览了湖北兴山昭君故居后,已近晌午。本来还想去邻县秭归的屈原纪念馆,可是那一带尚未通高速,恐怕时间不够,于是就近上高速,朝荆州方向驰去。

下午两点,沿沪渝高速(G50)过枝江,进入了荆州市地界。荆州是地级市,辖2区3县3县级市,面积1.4万平方公里,人口近700万。核心市区是荆州区和沙市区,两区中心相距七八公里,如今街市已连成一片,沙市是水陆码头,荆州却以古城著名。

不一会,望见了高大的荆州古城。荆州城墙(府城)是我国保存最完整的四大古城墙之一,与西安城(省城)、平遥城(县城)和辽宁兴城并列。荆州已被列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全湖北仅5座,其他为武汉、襄阳、随州、钟祥。

城墙周长10.5公里,城墙内面积4.5平方公里,规模比起西安城墙就小了一些,但比平遥城大得多,毕竟是府城。荆州古城外围同样有完整的护城河环绕。比较独特的是荆州古城形状不甚规则,东西长3.75公里,南北宽1.2公里左右,而西安城墙是标准的长方形。

我们从小东门入城。在张居正故居门前泊下车来。巨大的广告牌上画着张居正的肖像并写着:“作为一座历史文化名城,荆州是楚文化的发祥地,又是三国文化的一方重镇。千百年来,无数英雄豪杰、仁人志士在这里以他们的辉煌业绩和不朽功勋,为这个城市树起了一座座伟岸的丰碑。继楚庄王、孙叔敖、屈原、关羽、岑文本(唐太宗时期的宰相)等人之后,明朝万历年间的内阁首辅张居正,无疑是其中声望最高,成就最突出的一个。当年荆州一带关于地方先贤张相爷的民间传说,至今仍在乡亲父老中广泛流传。近代大思想家梁启超在《历代研究法补编》中断言:明朝有种种特点,政治家只有一个——张居正。台湾著名学者黎东方说:以施政的成绩而论,张居正不仅是明朝唯一的大政治家,也是汉朝以来少有的,诸葛亮和王安石勉强可与之相比。”

张居正故居位于荆州城内东隅。原名“张大学仕府”。万历元年,张居正为尊藏万历皇帝褒奖他的手书而兴建;后几经兴废。2008年重修。现故居占地十余亩,大门三间门面,一对石狮子守门。整体布局南北向,前后四重院落,东房西园。故居主体建筑以中轴对称,高低错落,布局严整;乐志园内小桥流水,亭台楼阁,假山翠竹,灵动雅致。游客游于园内,既能了解历史先贤的传奇人生,凭吊先贤的丰功伟绩;又能领略南国古典园林之秀色,使人流连忘返。

太岳堂是张居正纪念堂的意思,用作陈列室,叙述张居正的生平事迹。公元16世纪,明王朝经过正德、嘉靖、隆庆几位皇帝的折腾,到万历年间,其国运几近崩溃的边缘,内则国匮民穷,贪官横生;外则边备不修、强敌环伺,帝国已是强弩之末。就在帝国行将败亡之际,“济世宰相”张居正横空出世,通过十年的中兴之举,扶大厦于将倾,使明帝国又延长了七十多年。虽然这次改革伴随张居正的去世而人亡政息,但张居正及其力挽狂澜的举措在中华历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明代著名思想家李贽赞誉他为“宰相之杰”。

张居正,明嘉靖四年(1525)生于荆州府江陵县,所以张居正也被称为张江陵,犹如李鸿章被称为李合肥一样。他乳名张白圭,幼时聪敏绝伦,两岁识字,五岁入学……当地父老乡亲口碑相传,张白圭是个“神童”。他12岁参加荆州府举行的府试,考上秀才。知府李士翱见他小小年纪,想试试其文采,就在正式开考前考他对对联。李知府先出上联:“大文庙,两棵树,顶天立地。” 张白圭不假思索,朗声而对:“小顽童,一支笔,治国安邦”。这副对联对仗工整,气量宏大,又不失小孩子的天真稚气,当时便得到李知府的赞赏。为了鼓励他好学上进,李知府特地为其更名叫张居正。13岁那年,张居正参加乡试(在省城举行的考试),原有中举的希望。但湖广巡抚顾璘认为,太早中举,对这个少年成长不利,而未录取。三年后,才高气傲的张居正又顺利通过乡试,成为最年轻的举人。相传湖广巡抚顾璘亲自接见,与他对联,曰“雏凤学飞,万里风云从此始”,张居正答“潜龙奋起,九天雷雨及时来。”巡抚又出上联“东寺和尚送西瓜,些小礼物。”对联又十分工整“南极仙翁拜北斗,天大人情。”顾巡抚对他十分赏识,誉为“国器”。

#p#分页标题#e#

嘉靖二十六年(1547),22岁的张居正考中进士,进入翰林院,受教于礼部侍郎徐阶。这是国家考议制度、咨议政事的职官机构,又是朝廷选才储才之所在。当时有“非进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的惯例。时值佞臣严嵩当道,张居正在翰林院几年,得以冷眼观察,对朝廷的政治腐败和边防废弛有了直观的认识。为此,嘉靖三十八年(1559),张居正以《论时政疏》首陈匡正时弊的五大症结所在,系统阐述了他的改革主张,但没有引起朝廷的重视。他感到郁郁不得志,托病回荆州隐居三年,潜心研究当时的社会政治问题,体验民生的疾苦。即使在归隐的时候,他仍然记挂着北京的政局,在《登怀庾楼》一诗中写道:“风尘暗沧海,浮云满中州。目极心如焚,顾望但怀愁。”表达了他对朝局纷乱的忧心。

嘉靖三十六年(1557),张居正又回到北京。在政治风浪中,他“内抱不群,外欲浑迹,相机而动”。嘉靖四十一年,严嵩倒台,徐阶担任首辅,随即提拔张居正,推荐他当裕王朱载垕的侍讲侍读,也就是老师。不久嘉靖帝驾崩,裕王登基,隆庆元年(1567),张居正进入内阁,任礼部尚书。隆庆六年(1572),神宗即位,就是万历帝,张居正晋升为内阁首辅。

明朝开国皇帝太祖朱元璋为了加强专制,废除了宰相,设置内阁大学士协助皇帝处理政事,相当于皇帝秘书。后来内阁权力开始上扬,张居正改革让内阁成为政治运转的中枢,他实际上已经接近现代首相的地位。内阁一般三至五人,最高长官叫首辅。

张居正接任首辅时,万历帝只有十岁。对内,张居正担任皇帝的老师,笼络太监冯保,取得两宫太后信任;对外则大权在握,慨然以天下为己任,从政治、经济各方面进行了一系列重大改革,史称“张居正变法”。其特点是“循序渐进,宽猛结合”,改革较为持久,成就显著。

首先在内政方面,推行以考成法(政绩考核)为主要内容的行政改革,裁撤官府庸员,“汰冗员十二三”。以尊主权,课吏职,行赏罚,一号令”提高行政效率,加强中央权威。在经济上,推行“一条鞭法”,也就是将赋役化繁为简,标志着赋税由实物为主向货币为主的转变,以及户丁税向土地税过度。又清丈全国土地,严查勋戚瞒报,依田亩多寡征税,百姓得到实惠,国家增加税收。还采取厚商措施,“减税契,宽铺行,恤商人”,活跃经济。

在防务上,选用名将戚继光、李成梁等练兵攘外,“外示羁縻,内修战守”,开展蒙汉互市,保边境十数年无战火。他还任用水利专家潘季训(1521-1595,提出“筑堤束水,借水刷沙”以及“蓄清刷黄”的理论)治理黄淮,通畅漕运,成效显著。以及清理学校,整理邮传(驿站)等等。十年全方位的改革,治绩炳然,使日益衰朽的明王朝重新焕发勃勃生机,开创了“万历中兴”的局面。

万历十年(1582),鞠躬尽瘁的张居正病逝于北京,卒年58岁,归葬于荆州城东张家台。改革总是会得罪人的,剩下的是无尽的恩怨是非。在张居正死后九个月,一心想宸纲独断的神宗皇帝,对自己的恩师和功臣展开了清算,下令查抄张家,流放家属。一代忠良之家落得如此下场,令人蹉叹。

历史的审判永远是公正的,在张居正身后至明亡,再也没有一位能人志士能够力挽狂澜。国衰而思良臣,直到40年后,天启三年(1622),大厦将倾,明熹宗为激励臣下,才给张居正平反,然而一切都晚了。

“世间已无张居正”。著名历史学家黄仁宇在《万历十五年》中感慨地写道:张居正的不在人间,使这个庞大的帝国失去重心,最终失足而坠入深渊。1644年,崇祯皇帝在景山自缢,明朝灭亡。

我们走过太师居,这是张居正回荆州时的居室,明万历六年,首辅张居正回乡葬父,因当时朝政仰赖其主持,故在其离京之时,万历皇帝特赐“帝赉忠良”银印一枚,这里“赉”(lai)是赐、给的意思。凡国家大事,皆快马报送荆州张居正居次处理朝政,共四十有七日。我们也来到文星殿,这是祭祀张居正的祠堂,拜谒了张居正坐像,表达对这位改革家的敬意。

离开了张居正故居时,看到大型古装电视连续剧《万历首辅张居正》(唐国强、梅婷主演) 的海报剧照。其中一首诗概括了张居正的一生,给人留下几许惆怅,一些思索:

江陵城中求学日,紫禁宫中论政时;天下慨然为己任,世间险矣可心知。

十年元辅操威柄,一代书生称帝师;功业难消身后祸,留得毁誉费寻思。

在张居正故居后面,有一条青石板街,起名张居正街,是荆州城最热闹的文化及美食步行街。附近宏伟的东门(寅宾门)上耸立着高大的城门楼。

荆州城还与三国历史息息相关,大意失荆州,说的就是这里。当地建有三国公园。老南门内的关帝庙,原为三国时期关羽镇守荆州十余年的府邸旧址,后由其子关平后裔世袭守护。它是全国最早建立的关帝庙,与解州关庙、当阳关陵、洛阳关林并列为全国四大关公纪念圣地。如今在全国各地和全世界3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有武财神关帝庙3万余座,追根溯源,要到荆州。近年又在古城东南侧,修建了一个“关公义园”,其东北紧邻环境优美的护城河。园内的关公圣像是荆州的地标性城市雕塑,由当代艺术大师韩美林设计完成,雕塑连同基座总高58米,相当于20层楼,重达1200余吨。如此巨大的塑像,举世罕见!

标签: 游荆州城风光,观张居正故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