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银行报告:印度光伏金融分析

52fw.cn 栏目【合同】【银行信托】 已阅0

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讯:公共部门在调动并网太阳能项目商业融资中的作用——印度案例研究(下)

公共部门干预的有效性

印度的市场是由中央政府和邦政府共同发展的,中央政府和邦政府推出了一些政策和支持机制来促进太阳能光伏的发展。

法律,政策和法规框架

2003年《电力法》的颁布是印度电力部门迈向自由化的第一步,该法案首次提出了详细的计划,对电力部门各个层面深入的拆分。除将国有综合公用事业拆分之外,该法案的以下规定还对商业性并网太阳能项目的开发产生了影响:

• 电力生产被列为无需许可的活动,大大简化了许可程序。

• 授予所有电力生产商无歧视的开放式输电渠道。

• 可以将电力直接销售给配电公司或合格的客户。

• 配电公司必须通过竞争程序来满足其所有未来电力需求。

• 引入了可再生能源电力优惠电价的基本要素,以及未来强制性可再生能源采购义务的框架。

2003年推出的《电力法》要求制定一项国家电力政策,其在2005年发布。这项政策清楚地阐明了独立发电商(IPP)在部署可再生能源和增加非常规能源在电力结构中所占总体份额方面的作用。自1980年代后期以来,风能一直受益于各种广泛的支持措施(包括加速资本投资的贬值、免税、上网电价、强制性购买风能以及公众对研究与开发以及试点项目的支持),因此是当时的发展重点。这些支持措施后来为“国家太阳能计划”(Barroso and Khanna 2014)下太阳能市场干预提供了模型。

印度的监管框架是一个复杂的难题。电力行业规管委员会(CERC)在国家一级做出决定,然后由国家电力监督管理委员会(SERC)在邦一级执行。从监管和体制的角度来看,实施某些支持计划的过程是非常复杂的。例如,太阳能可再生能源采购义务和2010-11年启动的可再生能源信用交易机制使国家电力监督管理委员会能够设定最低水平的可再生能源供应。如果承购人由于供应不足而无法满足这些要求(例如,太阳能潜力较低的邦),那么配电公司和直接购买者可以购买可再生能源证书,以弥合其购买与义务之间的差距。可再生能源信用包含避免的温室气体排放量,世界银行报告:印度光伏金融分析-下 印度光伏市场 光伏融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