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本无心,行人自回首

52fw.cn 栏目【知识】【人物简介】 已阅0

1970年中我满了7周岁。跨越式成长,年初是幼儿园大班小朋友,秋季成了二年级小学生。全家住在鞍山市立山区太平村11335号,那栋楼现在已经拆掉了,在原址有中国三冶太平职工小区。

 

这一年,我的生活进入了一个新阶段。离开了幼儿园,插班进入街道办的抗大小学就读,然后随班升入了晓光小学。在升入晓光小学前,跟着母亲去了趟上海,大部分时间其实住在金山。不知道是因为我长大了,还是经历的事情比较特殊,这一年的事情许多都有清晰的记忆。当然,清晰的记忆未必就是正确。因为记忆比较清晰,过去回忆过一些,尤其在《忆往昔》系列中,具体有《吃在幼儿园及对老师失望》《吃在幼儿园续兼说家长老师》《幼儿园小朋友》《小学试读》《插班入学》《抗大小学》《不敢下山》《童年乘火车启示》。也有这个系列之外的,如《借宿康平路100》和《上海记忆之公园行》。这些回忆也不完全准确,以下有重复也有订正。与前面矛盾的叙述,以本次为准。本年开始,有比较多的鞍山生活场景介绍,我也确实是7岁左右才开始了解自己生活的环境。

 

我从网上地图看,太平村那一片完全变了。现在只有就读幼儿园还在,我们的家、我就读的抗大小学和晓光小学以及母亲上班的太平门诊部都没有了。从相对幼儿园位置,推断当时住处、母亲工作单位(太平门诊)、抗大小学和晓光小学几处原址,如下图所示

 

1970 a.jpg

路有变化,路名也改了。现在的鞍千路当时分为东建国路和鞍千公路,鞍千公路的零公路处还要往东而超出截图的范围。幼儿园东的南北向路现在叫平山街,当年叫曙光街。曙光街向北走,刚超出截图范围的地方,有当时的曙光俱乐部,主要在那里看电影。家西面南北向的路过去叫晓光街,现在是园林大道,包括过去的园林路、深沟寺路(我离开鞍山时的名称,小的时候还没有,现在又改名了)和晓光街。晓光街东就是在家和路之间,有个卖菜的商店。商店北北面,是家饭店,停煤气时去吃过一两顿饭,是我知道太平村唯一的饭店。从我们家窗口,可以看到商店和饭店的后院。太平门诊南第六幼儿园北那条路,过去一直向东与晓光街相交,曙光街和晓光街之间的路北有家百货商店,是“回”字形房子。百货商店西有家小邮局。邮局有位王姓工作人员,与母亲很熟,因为母亲每月去给祖母和外祖父汇生活费,每人25元还是30元,当年也是笔不小的款项。人不在,物亦非,真是回不去的故乡。

 

幼儿园补说

 

这一年,我离开了幼儿园,结束了幼儿园生活。可以说提前出园,也不妨说是中途辍园。幼儿园的事情,在1968年时说过些。这个阶段回忆比较难,能记住的事情不多,而且有些片段的记忆也不确定是哪一年。

 

从幼儿园有小班、中班和大班推测,我是在1967年入园。幼儿园是鞍钢在立山区太平村(唯一)的幼儿园,鞍钢第六幼儿园(我曾记得是鞍钢第十幼儿园,但妻子说我们女儿去的才是第十幼儿园)。幼儿园的当时的位置应该清晰而准确,靠近东西向的东建国路与南北向的曙光街交点处,在东建国路(现在与过去的鞍千公路统称鞍千路)北,曙光街(现在似乎叫平山街)西,与原来的曙光中学又称鞍山第五十中学(现在已经没有)隔曙光街相对。往西北方向不到两百米,就是我母亲上班的鞍钢立山医院太平门诊部(现在已经没有)

 

《忆往昔》系列中回忆的《吃在幼儿园及对老师失望》《吃在幼儿园续兼说家长老师》《幼儿园小朋友》,应该都没有发生在1970年。因为这一年很早就离开了。幼儿园的最后日子大体上应该平平淡淡。几乎都适应了习惯了,就像人们现在对待新冠疫情。所以没有什么记忆。

 

难忘的只有对午睡的反感。下午强制性睡觉,所有小朋友都要在小窗上趟着,而且盖着夹被。我睡不着,还不许睁开眼睛。因此,老师来巡视时,赶紧闭上眼睛装睡觉。我现在已经想不起来是如何打发躺着的岁月。直到读小学后,我才能幻想自己在另一个世界,过另一种生活,如同现在所谓穿越。推测幼儿园时只能玩玩手指或者手绢。我一直不理解老师为什么要强制所有小朋友睡觉,直到我有了女儿。她睡觉时,父母可以做自己的事情,也可以休息。当然,我不否认儿童通常需要更多睡眠。

 

主要是因为不喜欢午睡,不愿意再呆在幼儿园。对父母积极些的要求,就是我想上学。如果追问为什么想上学,当年我或许会说,不愿意在幼儿园睡午觉。写了多年本子,现在我宁可说,不想在幼儿园虚度光阴了。

 

小学旁听

 

#p#分页标题#e#

随着我年龄的增长,越来越觉得我父母很开明,特别是我小的时候。多数时候愿意听孩子的意见,也愿意跟孩子讲道理。既然我特别想上学,毕竟我年龄还小,能不能行,要试试才知道。据说幼儿园出来的孩子,在学校适应快。当时的说法,现在可能也成立。

 

父母让我先跟隔壁邻居王老师去她的班上听课。她任教的晓光小学,就在我们家楼下,楼门到校门,一百米左右,而且不用穿马路。正好教到汉语拼音。父母那代人没有学过拼音,他们就让我去旁听王老师的课,学拼音。王老师本来是体育老师,但当时在教语文课。也就是说,我最初的语文课,1970 1.jpg


 

1970 2.jpg


 

1970 3.jpg

 

 

1970年的回忆就到这里。这一年可能在我童年最重要,或者说是童年结束,少年的开始。春天还是幼儿园小朋友,秋天已经抗大小学毕业,成为二年级小学生。还有若干清晰记忆片段的上海之行。从回忆看,已经有了自己日后行为模式的雏形。七岁看老,“古人不余欺也!”

 

 

过去已经写过40篇的链接

 

明月本无心,行人自回首----1964

 

明月本无心,行人自回首----1965

 

明月本无心,行人自回首----1966

 

明月本无心,行人自回首----1967

 

明月本无心,行人自回首----1968

 

明月本无心,行人自回首----1969

 

明月本无心,行人自回首----1974

 

明月本无心,行人自回首----1975

 

明月本无心,行人自回首----1976

 

明月本无心,行人自回首----1977

 

明月本无心,行人自回首----1978

 

明月本无心,行人自回首----1979

 

明月本无心,行人自回首----1984

 

明月本无心,行人自回首----1985

 

明月本无心,行人自回首----1986

 

明月本无心,行人自回首----1987之脱单记

 

明月本无心,行人自回首----1987年之读硕记

 

明月本无心,行人自回首----1988

 

明月本无心,行人自回首----1988年之结婚篇

 

明月本无心,行人自回首----1989年之日常篇

 

明月本无心,行人自回首----1994

 

明月本无心,行人自回首----1995

 

明月本无心,行人自回首----1996

 

明月本无心,行人自回首----1997年之读博记

 

明月本无心,行人自回首----1997之离鞍记

 

明月本无心,行人自回首----1997年之入沪记

 

明月本无心,行人自回首----1998

 

明月本无心,行人自回首----1999

 

明月本无心,行人自回首----2004

 

明月本无心,行人自回首----2005

 

明月本无心,行人自回首----2006

 

明月本无心,行人自回首----2007

 

明月本无心,行人自回首----2008

 

明月本无心,行人自回首----2009

 

明月本无心,行人自回首----2014

 

明月本无心,行人自回首----2015

 

明月本无心,行人自回首----2016

 

明月本无心,行人自回首----2017

 

明月本无心,行人自回首----2018

 

明月本无心,行人自回首----2019

标签: 明月本无心,行人自回首----197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