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营救被困美国的丈夫,她毅然给中央人民政府写了一封求

52fw.cn 栏目【知识】【人物简介】 已阅0

——为了营救被困美国的丈夫汪良能,她毅然给中央人民政府写了一封求援信

 

汪良能教授一方面作为我国烧伤整形外科的开拓者留名青史,另一方面也以他的妻子凌发智当年由于他被困美国,奋笔上书中央人民政府,请求政府出面营救,最终艰难回国的曲折历程而广为人知。

 为了营救被困美国的丈夫,她毅然给中央人民政府写了一封求

伉俪情深

#p#分页标题#e#

汪良能1942年毕业于中央大学医学院并留校担任医疗教学工作。经戚寿南介绍,1949年3月赴美专攻整形外科学。他凭着勤奋与才智,在短短2年内即达到了高年资主治医师的施治水平,受到美国烧伤整形界的重视。此时恰逢新中国刚刚成立,朝鲜战争爆发,中国出兵抗美援朝。想到我志愿军将士浴血奋战在朝鲜战场,祖国需要自己,汪良能毅然作出“终止学习,

1952年4月11日汪良能写给凌发智的信

#p#分页标题#e#

他的妻子凌发智一方面担心丈夫的安危,另一方面为丈夫因美国政府的无理行径致使报效祖国的理想和抱负得不到实现而义愤填膺。在这紧要关头她提笔给中央人民政府写了一封信,如实陈述丈夫的人生经历,诚恳禀明丈夫的拳拳报国心志,并恳请政府设法营救被困美国的丈夫。这封信不足千字,既表达了这对伉俪对新中国的无限信任和期冀,也流露了一个妻子对丈夫的绵绵深情。全文如下:

汪良能历史及政治情况

汪良能,男性,卅八岁,安徽省南陵县人

自幼离家来南京进入前中央大学附属小学、中学,一直到前中大医学院(即现在第五军医大学)毕业(一九四二年)。

#p#分页标题#e#

他入大学时正是抗战时期,因此随学校迁往四川成都。毕业后第一年即被征调到成都传染病医院工作。一年期满后,仍回原校即前中大医学院附设成都公立医院任外科住院医生工作。于一九四六年日本投降后随学校复员回南京,继续在该校工作,任外科主治医师。他于医学院毕业后,除第一年在成都传染病院工作外,以后的几年都是在本校任外科医师,直到出国时为止。

#p#分页标题#e#

一九四九年经人介绍(前中大医学院院长戚寿南)于三月(解放前)去美国堪萨斯城医院进修医科,一年后离堪城去纽约州阿泮尼医学院专研整形外科,名义为整形外科助教研究员。在该院研究一年,即受我南京大学医学院之聘(现第五军医大学),于一九五一年九月离美返国,不幸于廿五日在途中檀香山被美帝无理扣留,不准中国科学技术专家返国,虽经多次交涉论理仍属无效(在这段时间中他与一位朱永先生曾写有一信报告周外长,请求援救)。结果在檀香山被拘禁几天后,又被迫送回旧金山。返美后接他来信中常充满着悲愤与痛恨美帝的情绪,在旧金山闲居了一月余。为了要生活,由朋友介绍到洛杉矶医院任外科医师工作,去年秋又去大西洋城任外科医师工作。这是他四年多来在美国的情况。

#p#分页标题#e#

他的政治情况,据我所知道所了解的,他未参加过任何党派或团体活动。在反动统治时间,虽然他也不满意国民党(因为我经常听到他咒骂四大家族),可是据我的猜想内心仍然存在着一些所谓超阶级、超政治、纯技术观点这一些丑恶的思想意识。因此虽然那时不满意旧政权,可是在行动上来说,并没有很积极的参加过一些进步的运动。

现在除了时时刻刻想办法与美帝斗争,希望能早日回到祖国怀抱里来外,总盼望政府不要忘记了他们,在可能情况下营救一位被扣异域得不到自由的人。

 

卫生科护士  凌发智代书

一九五三﹒五﹒十九﹒于第五军医大学

凌发智写给中央人民政府的信

周恩来总理对凌发智的来信高度重视,当即作了批示,并批转高等教育部、外交部。高等教育部在给凌发智的信中这样写到:

凌发智先生:

#p#分页标题#e#

你给周外长的信已转我部。我们对于美帝国主义无理扣留汪良能先生的暴行,表示极大的愤怒。这件事又暴露了世界人民公敌美帝国主义的狰狞面目。在可能范围内,我们当采取斗争手段设法营救,同时也希望汪良能先生坚持对美帝的斗争,争取早日回国参加祖国伟大的建设事业。

 

中央人民政府高等教育部

#p#分页标题#e#

                                  

#p#分页标题#e#

高等教育部对凌发智的回复

#p#分页标题#e#

汪良能的遭遇也引起了美国媒体的关注,《大西洋城报》在头版头条刊登了声援汪良能的文章及家人的照片,引发美国报界痛斥美国政府肆意拆散家庭、让人有家不能归的不人道行为的浪潮。在中国政府和国际社会的努力下,美国政府单独就汪良能作出一个特殊决定:“允许汪良能全家在美永久定居。”作为响应,汪良能所在的医院马上为他准备了住房,并预先为他的家属来美安排了工作。

#p#分页标题#e#

 为了营救被困美国的丈夫,她毅然给中央人民政府写了一封求

《大西洋城报》刊登声援汪良能的文章及家人的照片

#p#分页标题#e#

在美国,单独为一个中国人批准一个法案是十分罕见的,对于这个突破性进展,汪良能没有欣喜若狂,更不会按照美国政府的思路让一家人在美国团聚并生活,他的心始终是向着祖国的方向。他与因同样的理由被美国政府扣留的朱永共同商量,并沉着冷静地实施着酝酿已久的“金蝉脱壳”式的回国计划。朱永当即委托友人陈鸿替自己的妻子陈修文和女儿,以及汪良能妻子凌发智和子女购买了香港家属居住证。1954年8月,汪良能、朱永借赴香港接家属之机只身离开美国。1954年11月2日,在中国驻香港旅行社地下党组织的帮助下,两个患难与共的朋友终于从罗湖口岸回到了祖国。

#p#分页标题#e#

 为了营救被困美国的丈夫,她毅然给中央人民政府写了一封求

1954年回国时途径香港

#p#分页标题#e#

“希望能早日回到祖国怀抱里来外,总盼望政府不要忘记了他们,在可能情况下营救一位被扣异域得不到自由的人。”这句话,是一个妻子对丈夫最深情的告白。为了这句话,汪良能为祖国的医学事业奋斗了一辈子。

标签: 为了营救被困美国的丈夫,她毅然给中央人民政府写了一封求援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