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人类文明的引擎学案
一、课 标
以蒸汽机的发明和电气技术的应用为例,说明科学技术进步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二、学习要求:
㈠知识与技能
1、识记瓦特研制成功“万能蒸汽机”解决了工业发展的动力问题。理解“蒸汽时代”概念。
2、识记电力的发现与发展,电进入了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各个领域。理解“电气时代”的概念。
3、识记社会生产力大幅度提高;改变着社会结构和世界形势;使人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理解科学技术的进步对推动社会发展的巨大作用。
㈡过程与方法
1、可收集历代科学家对电探索的音像资料,认识电气时代的到来是几国几代科学家努力探索的结果,激发热爱科学、追求真理的精神。
2、用情景再现和问题探究的方法,感受社会的发展需要科学技术。
3、用情景再现和问题探究的方法,感受电力的发现与发展是几代科学家努力的结果,树立继承发扬人类优秀文化成果的观念。
4、用历史比较和问题探究的方法,感受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终极动力。
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工业机器和动力的发明应用的学习,了解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
三、重难点
重点: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的到来及其对人类的影响。
难点:理解科学与技术的结合是社会需求发展的结果,是人类文明不断积淀的结果。
四、自主学习
㈠棉纺织业的技术创新
18世纪,英国的 ① 出现了一系列的技术创新,揭开了工业革命的序幕。1765年,织工哈格里夫斯发明“ ② ”标志着英国工业革命的开始。1771年, ③ 发明水力纺纱机,并在曼彻斯特建立了第一座用水力纺纱机装备的纺纱厂;1779年,克隆普顿发明了 ④ ,使棉纱产量和质量都有大幅度提高;1785年,牧师卡特莱特研制出 ⑤,英国的棉纺织业已经在技术上完成了由手工业向 ⑥ 的过渡。
㈡“万能的原动机”
1769年,英国工人瓦特改良蒸汽机,使蒸汽机的热效率大大提高。从此以后,蒸汽机得到广泛应用,成为一切生产部门和交通运输部门“ ⑦ ”,使人类历史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即 ⑧ 。
㈢“科”“技”结合的典范
1、蒸汽机的发明和应用,有力地推动了纺纱织布、机械制造和交通运输等部门的技术进步。1803年,美国人 ⑨ 制成一艘汽船,几年后,制成一艘汽船“克莱蒙特号”,试航成功,他被视为汽船的发明人;1814年,英国人 ⑩ 研制的第一辆蒸汽机车初步成功,他的火车的鸣叫,召唤着“ ○11 ”的到来;1794年,英国人莫兹利发明了 ○12,促进了一个新的行业机械加工制造业的诞生。
我爱范文 » 高中历史教案:第三节人类文明的引擎学案
免责声明:本文由52fw.cn提供互联网分享,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