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教案:第六章现代科学技术和文化

52fw.cn 栏目【教案】【科学教案】 已阅0

  第六章 现代科学技术和文化

  第三节 文学艺术

  教案

  教学目的

  一、要求学生掌握的基础知识

  苏联的社会主义文学和苏联艺术的显著成就;西方的现实主义文学和现代主义文学的特点;通俗音乐;电影;亚非拉美文学的崛起。

  二、要求学生认识

  1.认识十月革命以后,苏联的许多优秀作品,展示了社会主义文学的风采,享誉世界。

  2.认识继承和发展人类优秀文化成果,是时代发展的要求。

  三、要求培养学生的能力

  1.通过引导学生认识现代文学艺术是现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学艺术的发展更加反映出时代特征,又影响和作用于社会。培养学生运用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方法分析问题的能力。

  2.通过引导学生对“解冻文学”、现代主义文学、通俗音乐等历史资料进行分析,形成现代文学艺术的正确概念。

  3.通过分析苏联文艺、西方文艺、亚非拉美文学相关内容的联系与区别,提高学生全面分析、评价历史事物的能力。

  重点、难点

  本节的重点:苏联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西方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和亚非拉美文学。

  本节的难点:50~80年代的苏联文学和对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理解与评价。

  教学设备

  利用投影仪等电教工具,有条件的学校可利用多媒体教学。

  教学要点

  一、苏联的文学艺术

  1.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

  2.“解冻文学”

  3.60—80年代的文学

  4.苏联艺术的显著成就

  二、西方的文学艺术

  1.现代著名现实主义作家及代表作品

  2.现代主义文学、艺术

  3.通俗音乐

  4.电影

  三、亚非拉美的文学

  1.亚洲和非洲的民族主义文学

  2.拉美的“魔幻现实主义”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提问:“现代世界上存在哪三种类型的文化?”学生回答:有资本主义文化,社会主义文化和民族主义文化三种类型。由此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

  一、苏联的文学艺术

  1.苏联文学

  苏联文学泛指同俄国无产阶级革命成熟阶段相联系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前的无产阶级文学和十月革命后苏维埃政权时代的文学。狭指苏联时代的文学,或称“苏维埃文学”。请同学阅读课文后,按照时间段,整理苏联文学的概况。教师可用如下图表讲解。

  20世纪上半期 赫鲁晓夫时期 勃列日涅夫和戈尔巴乔夫时期

  苏联文学生机勃勃。高尔基的《母亲》等作品,奠定了社会主义文学的基础。十月革命后,出现了大批反映苏联社会巨大变革的优秀作品,享有世界声誉。 文学界提出了“写真实的生活”等口号。文坛局面既活跃,又相当混乱。作家爱伦堡的小说《解冻》反响很大,被西方称为“解冻文学”。 勃列日涅夫时期文艺思潮日趋平稳和消沉。戈尔巴乔夫时期,苏联文艺作品的审查制度被打破,一些过去被禁止的文学作品大量发表,造成人们思想上的混乱。

标签: 高二历史 高二历史课件 高二历史教案 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