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教案:高二历史科学技术

52fw.cn 栏目【教案】【历史教案】 已阅0

  第六章  现代科学技术和文化

  第一节  科学技术

  教学目的

  [基础知识]第三次科学技术革命出现的条件和内容;第三次科学技术革命的特点:第三次科学技术革命的影响。

  [理论认识]

  1.邓小平同志提出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科学论断,是被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的科学技术和生产的发展实践所证实的真理。

  2.第三次的科学革命对每一个发展中国家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激发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刻苦学习,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世界性浪潮中,以自己的聪明、才智,为中华民族在21世纪的腾飞,做出应有的贡献。

  [培养能力]

  1.通过引导学生对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影响等问题的分析,培养学生概括、归纳问题的能力。

  2.通过引导学生对三次科技革命的对比分析,培养学生比较分析问题的能力。

  重难点: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和影响

  教法设计:投影、多媒体,讲述,学生介绍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我们在上个学期学习了17世纪至20世纪初的自然科学和文学艺术,今天这节课开始,我们来了解一下20世纪中期之后的现代科学技术和文化。

  引导学生阅读本章导言,指导学生把引言部分划分为四个主要内容:(一)从时间、内容、影响三个方面概述第三次科技革命。(二)阐明了学术上各学科之间互相渗透的新特点,新的学术思潮不断涌现。(三)着重介绍世界性教育改革出现的新背景。(四)从以苏联为代表的社会主义文学,独具特色的亚、非、拉美文学,具有众多思想潮流的西方文学艺术等三个方面,论述了现代文学艺术呈现出的多元化特点。同时指出现代文化呈现出的多元化的特点,教育战略地位的日益突出都是由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我们先来学习第一节“科学技术”。

  讲授新课

  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兴起和发展

  [提问]新科学技术革命兴起的时间?

  1.第三次科技革命兴起的时间:20世纪四五十年代,即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

  同时指出这次科技革命与前两次工业革命不同,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浪潮至今并未终止。兴起的标志是什么呢?

  2.第三次科技革命兴起的标志:以原子能技术、航天技术、电子计算机的应用为代表,还包括人工合成材料、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工程等高新技术。可以要求学生看课本的插图《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克隆羊“多利”》以及表格《二次大战期间和战后出现的部分新科学技术》。这些图表形象直观地反映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主要成果,这些成果基本上涉及到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主要领域。

  科技革命的兴起都有着重要的历史条件,我们已经学过了两次工业革命兴起的历史条件,下面我们一起来完成下列图表。

  3.第三次科技革命兴起的历史条件(板书)

  前提 资本 劳动力 技术 市场

  第一次工业革命 资产阶级统治在英国的确立 海外贸易、奴隶贸易和殖民掠夺积累了大量资本,圈地运动的进一步推行造成了大批雇佣劳动力 工场手工业的发展积累了一定的生产技术 18世纪中叶英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资本主义殖民国家,国外市场急剧扩大

  第二次工业革命 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 资本积累和对殖民的肆意掠夺积累了大量资金 自然科学取得突破性进展 世界市场的出现和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加大了对商品的需求

  第三次科技革命 二战后,资本主义推行福利制度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政局稳定 20世纪初科学理论的重大突破和一定的物质、技术基础的形成 二战及战后各国对高科技迫切的需要,那么第三次科技革命与前两次科技革命相比,它有哪些显著的特点呢?

标签: 高二历史 高二历史课件 高二历史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