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教案:雅典民主政治的奠基石

52fw.cn 栏目【教案】【历史教案】 已阅0

  第3课 雅典民主政治的奠基石

  一、教材分析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识记:公元前560年雅典建立僭主政治;雅典城邦民主政治开始确立;梭伦改革局限性的表现;

  (2)理解僭主政治建立的必然性和偶然性;梭伦改革是希腊最为重要的改革之一;梭伦改革局限性的原因;

  (3)探究梭伦出走后僭主政治建立的原因,从梭伦改革的历史局限中探究其改革的出发点。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梭伦出走的原因的分析,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2)通过雅典民主政治确立过程的学习,提高学生对同一历史问题的纵向归纳和总结能力;

  (3)任何历史现象的发生,都与其特定的历史背景有关。通过对梭伦改革的评价,学会把历史事件放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进行分析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识一种政治制度的确立具有曲折性和复杂性,进步与反动的斗争始终影响着改革的进程,但进步的最终会取得胜利;

  (2)通过肯定梭伦不计个人得失的品德,培养学生以天下为己任的精神;

  (3)使学生明确改革总会遇到阻力,关键是怎样处理。梭伦改革所采取的“折中”手段的失误让我们认识到,改革必须果断、无畏,不能轻易向旧势力屈服。

  【教学重难点】

  重点:梭伦改革在雅典民主政治进程中的作用。

  难点:梭伦改革成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基石的原因。

  【教学建议】

  课文以《雅典民主政治的奠基石》作课题,是对之前两篇课文,尤其是梭伦具体改革内容的高度评价,但也不回避其局限性,是“一分为二”分析问题的鲜明体现。

  教学中,如果仅就梭伦改革的积极意义和历史局限性照本宣科,课堂将显得生硬、沉闷、无趣;串联全文,贯穿学习是本课教学不二的选择。具体而言,可先复习前两课知识,巩固对梭伦改革的历史背景、主要目的、主要内容的认识,然后根据梭伦改革的内容,由材料题引入对其特点的分析,指出其局限和梭伦改革的尴尬局面,最后再引向对其积极意义的全面分析,肯定其历史功绩。最后再将对改革的评价引向当今社会,使学史为社会发展服务!

  本课知识简单,教学中以成串问题形式呈现,引导学生深入思考,透过现象看本质。

标签: 高二历史 高二历史课件 高二历史教案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