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教案:高二历史专题一至专题四教学指导

52fw.cn 栏目【教案】【历史教案】 已阅0

  第二课 儒学的兴起

  基本要求

  知道董仲舒的主要观点;知道汉武帝“罢黜百家”和创建太学等措施,理解其目的和影响。

  体会汉代儒学“大一统”的精神价值,加深对国家统一观念的认同。

  发展要求

  说明

  “东汉太学生议政运动”等知识点和“‘焚书坑儒’批判”、“科举制的文化影响”二目为学生课外阅读内容。

  第三课 宋明理学

  基本要求

  知道程颢、程颐、朱熹、陆九渊、王守仁等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知道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主要观点。

  感受理学中无私无畏、襟怀磊落的精神价值。

  发展要求

  说明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

  说明

  “儒学的困境与儒学复兴运动”一目和“周敦颐与张载的思想主张及贡献”等知识点为学生课外阅读内容。

  第四课 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

  基本要求

  知道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明清时期的著名思想家及其思想主张与影响,了解明清时期儒学思想的发展。

  发展要求

  认识明清时期进步思想家“提倡个性”、“批判专制”等主张的思想价值。

  说明

  “唐甄论‘凡为帝王者皆贼也”,一目为学生课外阅读内容。

  三、教学建议

  本专题可分4课时教学。

  1.建议引导学生从中国古代主流思想的演变和中国古代政治、经济文明的演进等维度梳理知识,探寻并初步理解相互间的内在联系。

  2.可以人物为中心,选取若干著名思想家如孔子、黄宗羲等,适当地补充相关史实,引导学生探寻他们成为思想巨人的原因,探讨他们对中华民族及人类文明进程所作出的巨大贡献和所产生的深远影响,理解文明传承的价值。

  3.结合当代中国精神文明建设的现状,引导学生回顾历史,了解政治文明、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必须协调发展这一规律。思想史的教学,教师要引领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发现和思考问题。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教师一方面要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努力实现教学手段与方法的多样化,另一方面又要指导学生努力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培养学生热爱真理、独立思考的意识和能力。

  专题二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

  一、课标内容

  1.概述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认识中国科技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2.概述汉字、绘画的起源及演变过程,了解中国书画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

  3.知道《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文学成就,了解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文学特色。

  4.了解京剧等剧种产生和发展的历程,说明其艺术成就。

  二、教学要求

  第一课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

  基本要求

  概述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认识中国科技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体会古代中国人民的勤劳智慧,感受先民创造精神的价值。

  发展要求

  说明

  教学时要重视理解中国古代科技成就对文明进程的影响。

  “中国古代科学思想”一目为学生课外阅读内容。

  第二课 中国的古代艺术

  基本要求

  概述汉字、绘画的起源及演变过程;知道王羲之、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怀素、苏轼、米芾、赵孟頫等书法名家;了解中国书画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

  感受中国古代艺术的魅力,培养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与自豪感。

  发展要求

  了解王维等著名画家;了解京剧产生和发展的历程。

标签: 高中 历史 教案 高二 专题 教学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