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教案: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

52fw.cn 栏目【教案】【历史教案】 已阅0

  (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

  探究一:出示中日教育和经济的关系表格和文字材料

  材料1 据统计,十年间中国至少少培养了200万中专毕业生和100万大学毕业生。据估算,十年中的中国国民经济损失约5000亿元。

  材料2 二战后,日本教育开始实行9年免费义务教育制度。 1957年获理工农医专业博士学位的占博士总数的88%。 1965-1970年培养出19万工科中级技术人员。

  ——刘天纯《日本改革史纲》

  材料3

  二战后日本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单位:亿美元)

  年份 1952 1963 1970 1976

  产值 173 682 1969 5544

  ——《国外经济统计资料(1949-1976)》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中日比较材料,探讨感触最深的是什么?

  通过师生对话,使学生从历史的悲剧中认识国运兴衰,系于教育的深刻道理。

  探究二:请学习小组交流讨论,如何理解“三个面向”这一新时期的教育指导方针?

  设计意图:联系现实分析新时期的教育指导方针的伟大意义。

  (四)反思总结,当堂检测。

  教师组织学生完成学案表格,并进行当堂检测。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构建知识网络并对所学内容进行简单的反馈纠正。(课堂实录)

  (五)发导学案、布置预习。

  九、板书设计

  1.人民教育的奠基

  (1)时代背景 (2)具体措施(3)影响

  2. 动乱中的教育

  (1)这种曲折出现的原因

  (2)表现

  (3)教育遭到的破坏以及不良影响

  3.“教育的复兴”

  (1)措施(2)原因

  十、教学反思

  请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内容,完成表格。

  时期 方针措施 影响

  奠基时期

  挫折时期

  发展时期

  指出,在新世纪,我们必须坚持优先发展教育战略,坚持“三个面向”,才能林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立于不败之地,才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十一、学案设计(见下页)

  第21课 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

  课前预习学案

  一、预习目标

  了解建国初期社会主义教育兴起的有关史实,认识新中国确立了新型的社会主义教育制度,并初步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了解“文革”中“教育革命”的史实,认识“文化大革命”给教育带来的巨大破坏,造成“文化断层”、“人才断层”,给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带来的严重损失。了解新时期教育发展的伟大成就,联系现实分析“科教兴国”战略的伟大意义;了解教育事业发展的有关法律文件。

标签: 高中 历史 教案 现代 中国 教育 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