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教案:《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教学设计

52fw.cn 栏目【教案】【历史教案】 已阅0

高一历史教案:《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教学设计

  【课标】

  了解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处理国际关系方面的意义。

  【概述】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政府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在建国的第一年里就同苏联等17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随着中国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地提出,新中国外交走向成熟。20世纪50年代中国政府先后参加了在日内瓦和万隆举行的两次重要国际会议,并发挥了积极作用。

  【知识结构】

高一历史教案:《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教学设计


  学习本单元内容,应着重把握中国政府在不同历史时期根据当时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变化,所作出的几次外交政策的重大调整,以及所取得的外交成就。同时注意相关知识的链接。

  【知识梳理】

  版本1:

  一、新中国初期的外交建树(20世纪50年代):

  1、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

  (1)背景:战后出现美苏为首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大阵营的尖锐对立;美苏对新中国采取截然不同的态度;新中国政权的巩固和经济建设需要国际援助。

  (2)特点:“一边倒”(保障革命胜利成果,维护独立与主权,在国际交往中不致孤立。)

  (3)作用:迎来第一次建交高潮(建国第一年,同苏联等17国正式建交,)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标志着新中国外交的成熟

  (1)背景:1953年朝鲜停战后,高一 历史 教案 新中国 初期 外交 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