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物理教案:《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教案七

52fw.cn 栏目【教案】【物理教案】 已阅0

  教材分析

  本节是个学生实验,用打点计时器研究小车在重物牵引下的运动,探究小车的运动特点和规律。教学的核心是引导学生实际研究小车在运动中速度时间变化规律,目的是让学生通过科学探究活动来完成。通过实验探索过程,体验运动规律探索的方法。小车在重物牵引下运动看似简单,但就其研究问题的过程和方法是具有基础性和典型性的。重视获取知识的过程,让学生体验一种从实验研究中获取数据、作出图象、分析图象、寻找规律的科学思维方法和能力。这种科学思维方法贯穿整个物理实验,因此教学中必须让学生亲自动手做实验。教材设计这个学生实验为一节,建议用2课时完成。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根据相关实验器材,设计实验并熟练操作。会运用已学知识处理纸带,求各点瞬时速度

  (2)会用表格法处理数据,并合理猜想。巧用v-t图象处理数据,观察规律。

  (3)掌握画图象的一般方法,并能用简洁语言进行阐述。

  2.过程与方法

  (1)初步学习根据实验要求设计实验、发现某种规律的探究方法。对打出的纸带,会用近似的方法得出各点瞬时速度。

  (2)初步学会根据实验数据进行猜测、探究、发现规律的方法。

  (3)认识数学化繁为简的工具作用,直观地运用物理图象展现规律,验证规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小车运动的设计,培养积极主动思考问题的习惯,并锻炼思考的全面性、准确性与逻辑性。

  (2)通过对纸带的处理、实验数据的图象展现,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能灵活地运用科学方法来研究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创新意识。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由实验数据得出v-t图象。

  2.由v-t图象得出小车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教学难点

  1.实验探究过程注意事项。

  2.实验数据的处理。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学生完成相应预习内容;

  3、学生课前查阅相关背景资料,搜集有关资料。

  教学过程

  一.实验目的

  (1)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

  (2)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规律。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明确本实验的实验目的。

  二.实验器材

  ①附有滑轮的长木板 ②小车 ③带小钩的细线 ④25 g的钩码3个,也可以用50 g的钩码或用沙子和小桶代替钩码,用弹簧测力计或天平称量 ⑤打点计时器 ⑥纸带 ⑦刻度尺 ⑧学生电源、导线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掌握本实验需要的实验器材。

  三.实验原理

  把纸带跟运动的物体连接在一起,并穿过打点计时器。这样纸带上的点不但记录了物体的运动时间,而且相应地表示运动物体在不同时刻的位置。研究这些点的情况,就可以了解物体的运动情况。

  思考与讨论:

  小明与他的同伴在做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时,由于他的同伴不太明确该实验的目的及原理,他从实验室里借取了如下器材:①打点计时器;②天平;③低压直流电源;④细绳;⑤纸带;⑥小车;⑦钩码;⑧秒表;⑨一端附有定滑轮的长木板。

  小明看后觉得不妥,让我们共同讨论一下,哪些器材必须使用,哪些多余,还缺少什么器材。

  交流讨论:1.打点计时器是一种计时仪器,因此不需要秒表来测时间,故⑧多余。

  2.打点计时器使用低压交流电源,因此③低压直流电源多余,然后,器材中没有低压交流电源,故缺少低压交流电源。

  3.该实验不需要测量小车或钩码的质量,故②天平多余。

  结论:必须使用的器材有:①④⑤⑥⑦⑨

  多余的器材有:②③

  缺少的器材有:低压交流电源。

  方法小结:实验器材的选取不能死记硬背,在记忆时要结合实验目的和实验过程。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明确实验原理等。

  四.实验步骤

  1.固定打点计时器时应让限位孔处在长木板的中央位置。

  2.滑轮不能过高,细绳应与木板平行.

  3.小车应由紧靠打点计时器处开始释放,在撞击长木板末端前应让小车停止运动,防止小车从板上掉下来。

  4.先接通电源,后让纸带运动。

  5.打点结束后立即关闭电源。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能按正确的实验步骤完成实验。

  五.数据处理

  t 怎样分析和选取纸带上的点

  开头过于密集的点舍掉,从清楚的点开始,每隔五个间隔取一个计数点,(每两个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是0.1s);

  取六个点,标号 0,1,2,3,4,5

  t 如何计算所取点的速度?

  平均速度 → 瞬时速度(如何测△x)

  t 如何设计表格记录数据?

  1.列表法

  2、图象法(v - t 图象):

  ① 根据所得数据,选择合适的标度建系(图象尽量分布在坐标系平面的大部分面积)

  ② 根据所得数据确定点的位置,观察和思考点的分布规律。

  ③ “拟合”图象:从点的分布可以有很大把握地说这些点应该在一条直线上,画出一条直线,让尽可能多的点处在这条直线上,其余均匀分布,去掉偏差太大的点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采取合适的方法来处理实验数据。

  六.注意事项

  1.固定打点计时器时应让限位孔处在长木板的中央位置。

  2.滑轮不能过高,细绳应与木板平行.

  3.小车应由紧靠打点计时器处开始释放,在撞击长木板末端前应让小车停止运动,防止小车从板上掉下来。

  4.先接通电源,后让纸带运动。

  5.打点结束后立即关闭电源。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分析本实验有哪些注意事项。

  例1:在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中,我们采用的正确方法是:(       )

  A 舍掉开头过于紧密的点,找一个适当的点当作计时起点。

  B 、为了实验精确,选取纸带上第一个点作计时起点

  C 、每相邻计数点的时间间隔只能取0.1s。

  D 、每相邻计数点的时间间隔可视打点密度而定,可取0.02s 、0.04s 、…n×0.02s均可。

  例2: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规律的实验中,下列哪些器材是本实验必须的?___

  ①打点计时器 ②天平 ③低压直流电源 ④细绳 ⑤纸带 ⑥小车 ⑦钩码 ⑧秒表 ⑨一端有滑轮的长木板

  达到实验目的还需器材是: ___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题,让学生更加理解和掌握用图像法分析物理运动状态的方法。

  教学反思

  本节课注意理论和实际相结合,激发学习兴趣理论联系实际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启迪学习动机,活跃课堂气氛的一种重要方法。在日常生活中有许多物理现象是趣味性习题的好素材。

最新高考资讯、高考政策、考前准备、高考预测、志愿填报、录取分数线等

  高考时间线的全部重要节点

  尽在"高考网"微信公众号

高一物理教案:《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教案七

相关推荐

高考院校库(挑大学·选专业,一步到位!)

高校分数线

专业分数线

高考全程导航家长入口学生入口

标签: 高一 物理 教案 探究 小车 速度 时间 变化 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