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制作哀荣:南朝僧尼碑志之兴起(上)02-13
摘 要:晋宋时期,名僧去世后,其友朋多作诔赞以寄哀思,而极少为立碑志。齐梁以后,僧尼碑志大量出现,除个别为奉敕撰立外,大部分由太子、诸王、公卿撰立,后梁明帝萧岿甚至亲为其菩萨戒师撰写碑文;不少僧尼甚至是碑与志并立、墓碑与寺碑并立。碑志之外,葬礼规格也不断提高,不少高僧去世后,还会得到赙赠、丧费官给、东园秘器、有司护丧,甚至天子仪仗送葬等高规格葬仪;萧子良与萧衍更先后创定林、开善两个名僧墓地,以...
查看详情 >> -
制作哀荣:南朝僧尼碑志之兴起(下)02-13
三、南朝僧尼碑志兴起的背景及其规格形制 (一)碑禁屡申:南朝僧尼碑志兴起之背景 南齐以来,南朝僧尼碑志逐渐增多,数量之多、规格之高,比较特殊。如果不将其与南朝宗室王侯碑相比较、不将其放在南朝碑禁的视野下讨论,就很难凸显其特殊性与价值。故而有必要先梳理魏晋至南朝的碑禁政策,学界对此已有充分讨论,所据基本上为《宋书·礼志二》所列几个重要的时间节点。 西晋时期碑禁甚严,东晋开始松弛,始于...
查看详情 >> -
论瑞士雇佣兵的兴起与没落02-13
摘要:瑞士在14世纪和15世纪争取独立的过程中发展出一种极具战斗力的步兵,在获得一系列令人震惊的胜利后,瑞士军人开始被视为欧洲最优秀的士兵。在具备强大的军事实力后,瑞士没有通过扩张领土成为一个欧洲大国,而是走上输出雇佣兵的道路,其原因在于瑞士联邦内部的政治结构妨碍了它的领土扩张,瑞士的军事体制又导致它没有产生伟大的军事统帅,而且地缘政治环境的变化加大了扩张领土的难度。贫困落后的经济状况和人口过...
查看详情 >> -
卫生防疫口罩在近代中国的兴起、流行与波折02-13
摘要:口罩在近代中国的传入与使用,是现代卫生防疫知识、观念和制度生成的重要侧面。20世纪初,在因应东北鼠疫等公共卫生事件中,中外卫生学家尝试将口罩运用于防疫实践。随着细菌学知识的深入传播、卫生部门防治传染病经验的日渐成熟,口罩于 1929年被纳入中央层面的公共卫生防疫制度,并在 20世纪 30年代基本实现社会化普及。不过,医学认知的误区、传统习惯的抵触、国家权力的过度干预等社会因素的影响,也使...
查看详情 >> -
明清之际学风的嬗变——以礼学兴起为中心的探讨02-13
明清之际的学术思想十分活跃,此时期学人辈出,著述宏富,格局宏大,思路开阔,思想深邃,影响十分深远。近现代以来,学者们于明清之际学风嬗变的论述已多。比如梁启超将清代学术史划分为四个时期,即启蒙期、全盛期、蜕分期和衰落期。其在论“启蒙期”时说:“其时正值晚明王学极盛而敝之后,学者习于‘束书不观,游谈无根’,理学家不能复系社会之信仰……其学风已由明而渐返又宋。即诸新学家,其思想中,留宋人之痕迹犹不少...
查看详情 >> -
《齐职仪》与官修政典的兴起02-13
摘要:汉晋以来,撰述官制成为学者们自觉的追求,此项活动对于现实政治的重要性也被反复验证。至重视制度兴创的南朝,朝廷开始动用国家的力量去支持职官之学的发展。宋齐之际王珪之耗时十余年编纂的《齐职仪》是首部官修政典。该书在时代范围、栏目设置这两个方向实现了对官制撰述传统的突破。萧梁政权延续纂修政典的做法,专门配备学士以撰《梁官》。南朝的这些实践是唐廷推出《唐六典》的远源。《唐六典》在体例、取材等方面...
查看详情 >> -
产房拍摄悄然兴起 天九共享助力一芽宝贝抢占新市场10-08
产房拍摄悄然兴起 天九共享助力一芽宝贝抢占新市场...
查看详情 >> -
高中历史教案:维新运动的兴起10-08
二、康有为及其变法思想: 1、生平简介: 【人物介绍4】康有为 康有为(1859~1927),出生于封建官僚家庭,祖父康赞修是道光年间的举人,父亲康达初做过江西补用知县。康有为自幼学习儒家思想,1879年开始接触西方文化。1882年,康有为到北京参加顺天乡试,...
查看详情 >> -
福州兴起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热潮10-08
福州日报记者张笑雪颜澜萍蒋雅琛连日来,福州市持续兴起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的热潮。各级各部门精心组织、周密安排,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切实学懂弄通...
查看详情 >> -
烟台银行兴起《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学习热潮10-08
胶东在线8月7日讯(通讯员 于微)《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出版发行后,烟台银行党委迅速做出安排部署,第一时间组织征订,要求各基层党组织精心组织、周密安排...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