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苏维埃时期的工作报告制度研究02-13

      提要:为健全苏维埃政府组织与工作体系,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于1931年底初创了工作报告制度。1932年初,中央为了解、督促、检查地方政府的工作执行情况,强力推进工作报告制度的实施。到1933年,工作报告制度已然在各级政府的工作中得以贯彻落实,并形成了定期报告、临时报告、限时报告、总结报告的多重报告方式和报告工作、报告听取、报告检查的制度流程。工作报告制度的实施,强化了中央对地方、上级对下级的...

    查看详情 >>
  • 中国古代制度文化的“统一”与“差异”02-13

      摘要:在中国古代,统一性与差异性是长期并存的。以乡里制度为例,其地方差异性主要表现在,制度设计过程中基于现实考虑而预留的地方差异性,在实行过程中“因地制宜”而产生的制度性变异,以及在变化过程中不同地区的不同走向、不同轨迹;而其统一性则主要表现为,制度设计的基本理念、制度性安排以及在实行过程中展现或形成的制度化结构等方面是一致的。再以滨海人群海神信仰与祭祀为例,它的差异性主要表现在,不同人群信仰...

    查看详情 >>
  • 清代县级政区分等制度再探02-13

      摘要:清代县级政区分等制度自雍正年间提出,至乾隆十二年后大体厘定。但乾隆十二年至四十三年间,仍然发生了高达124次的缺分等第调整,其中又以中、简缺升为最要、要缺为主,迫使清廷于乾隆四十三年出台了繁简互换的规定并得到较为严格的执行,但仍有一些例外。自此直至道光朝仍有相当数量的缺分调整,咸丰、同治两朝改缺甚少,到了光绪末、宣统之际再度升温。各省内缺分分布存在反“中心—边缘”,“中心—边缘”双中心,...

    查看详情 >>
  • 晚清雨泽奏报制度在州县运行机制的研究——以循化厅档案为例02-13

      摘要:中国历代统治者都非常关注地方降水情况,要求各地定时向中央奏报雨泽,形成一种自下而上的雨泽奏报制度。本文主要利用循化厅档案资料考察晚清时期雨泽奏报制度在州县上的运行实态。州县雨泽奏报在程序上有旬报和月报之分,无论旬报还是月报,格式上均要逐日书写天气状况、降水起讫时刻和降水量多寡。除旬报和月报外,还存在另一种特殊的上报程序,即各属如遇夏雨冬雪要随时上报。统县政区和高级政区长官对州县雨泽上报格...

    查看详情 >>
  • 由钱粮亏空看康雍乾时期财政制度创设中的因果关系02-13

      摘要:在对清前期钱粮亏空案的考察中,可以看到“挪用”与“垫支”、“摊捐俸工银”与“摊捐养廉银”,以及“蠲免”与“捐纳”等制度之间的关联性。由“挪用”到“垫支”的支出行为发生由非法到合法的转变时,并没有解决难以归款的问题。而由“摊捐俸工”到“摊捐养廉”,说明财政体制上存在着公私图片图片的制度缺陷,虽一定程度上填补了不断增大的财政缺口,却产生了官员低俸甚至是无俸的政治风险。此外,“蠲免”在被誉为造...

    查看详情 >>
  • 士人政治:科举制度下的权力与文化02-13

      摘要:隋唐以来,科举制度在一千三百多年里维持了一种稳定的文官制度。由于“怀牒自投”的个体自主,而后有科举选官广及天下所有的读书人;由于“以试为选”用考试平等消解了个体之间的不平等,而后有科举选官的普遍平等和实际平等。与此前的察举相比,这个过程把取士的重心由地方官手里移到了朝廷手里,又夷平了曾经存在的势家和巨族,因此这个过程已直接地促成了士大夫与君权以前所未有的深度相为依傍。于是而有比较完全意义...

    查看详情 >>
  • 中秋节二年级作文 关于中秋节的小学生作文02-20

    中国制度优势论文1000字范文,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关键是依法运转,在法治的轨道上行稳致远,其优势才能真正转换为强大的治理效能。人生譬朝露,当把奋斗的担当和情...

    查看详情 >>
  • 推进行政执法“三项制度”计划总结-推进行政执法“三项制度”计划落实情况02-20

    重要的行政规范性文件依法依规执行评估论证、公开征求意见、合法性审查、集体审议决定。实行行政规范性文件目录和文本动态化、信息化管理,每2年至少开展一次行政规范性文...

    查看详情 >>
  • 2021推进行政执法“三项制度”计划范文02-20

    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在执法实践中深入开展以案释法和警示教育。加强法治文化阵地建设,开展经常性群众法治文化活动。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1推进行政...

    查看详情 >>
  • 简牍所见秦汉行政奖励制度02-13

      简牍所见秦汉行政制度规定,根据行政主体的各级行政机构、行政官吏应该做某种行为的激励性规范,依照一定的条件和程序,对为国家、人民和社会作出突出贡献或者模范地遵纪守法、绩效显著的行政相对人,给予物质的或精神的不同形式奖励,主要有迁职、增秩、拜爵、赐钱财、赐功劳、封邑等形式,建立了一系列必要的行政奖励原则和制约机制,使行政奖励制度化、法律化、科学化。用利益诱导行政组织或个人勤职尽责、作出突出贡献,从...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