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宋财政能力与国家治理02-13

      北宋人对本朝超迈唐代的财政能力和国家治理效果颇为自得,称宋太宗朝岁入缗钱已“两倍于唐室矣”,两税收入“租增唐七倍”,加上夏税,“无虑十倍”,又称北宋财用“十倍于汉,五倍于唐”。程颐说北宋“有超越古今者五事”,第一事即“百年无内乱”。那么,北宋财政能力从何而来,与国家治理之间关系如何?本文在已有专题研究基础上,拟做一综合和整体的讨论。   一、北宋王朝的财政汲取能力   宋人称北宋前期盛时已是“...

    查看详情 >>
  • 唐代前期“统收统支”财政体制与国家治理02-13

      国家财政管理体制是规范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财政关系的法律制度安排。在中国古代财政史上,唐代的国家财政管理体制具有独特的历史地位。唐代前期实行的“统收统支”体制,是中国古代第一个法制规范相当齐备的高度中央集权的国家财政管理体制;唐代后期实行的“划分收支,分级管理”体制,则是中国古代第一个地方财政收支挂钩,成为真正意义的一级财政主体的国家财政管理体制。唐代前后期实行的不同国家财政管理体制,对国家...

    查看详情 >>
  • 财政体制转型与北魏国家治理02-13

      众所周知,国家治理是指国家通过行政手段使政府、地方、社会以及民众之间的资源配置达到最大(最优)绩效,而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就北魏政权而言,财政体制变迁一方面体现着国家治理水平的提升,另一方面也反映国家权力和自耕农人身依附关系不断强化的趋势。迄今为止,学界关于北魏财政相关问题的研究成果很多,陈寅恪、陈明光、李锦绣、严耀中、逯耀东以及渡边信一郎等先生都有专门论述,无须赘言。但如果从财政...

    查看详情 >>
  • 国家知识产权局:高价值发明专利审查周期压缩至17.3个月10-08

    国务院新闻办今天(23日)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知识产权局局长申长雨表示,知识产权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扮演着更加重要的角色,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 专利商标审查质量和效率持续提升 知识产权强国建设加快推进专利商标审查质量和效率持...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