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康有为的“投名状”:《书余莲珊〈尊小学斋集〉后》的政治意涵02-13
光绪甲午年(1894),康有为跃上政治舞台的前夜,因8月御史余联沅奏请查禁《新学伪经考》,该年下半年,康有为不得不为避祸而往来于广东与广西之间。这个时期,他继续讲学、探究经学,并着手撰写《春秋董氏学》《孔子改制考》。同时,他十分关注中日甲午战争的进程。正是在此背景下,他于该年冬所作的《书余莲珊〈尊小学斋集〉后》一文,颇有孤篇横绝之感。这篇文章主要讨论慈善和福报问题,未涉及精深的经学问题,看来更...
查看详情 >> -
康有为维新变法其实有很多苦衷10-08
假如说,封建时代确立“圣人”是为了皇朝道统,那么,康有为借圣人说“布衣改制”,也只是为了他现实需要的变法。这是相同手法的不同使用,是同一种“苦衷”。这...
查看详情 >> -
关于竹子的诗句古诗10-08
题吾友梁铁君侠者画竹 (清)康有为 生挺凌云节,飘摇仍自持。 朔风常凛冽,秋气不离披。 乱叶犹能劲,柔枝不受吹。 只烦文与可,写照特淋漓。 竹诗词自序 周芳...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