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铁杵成针文言文翻译及注释09-28
1 铁杵成针文言文翻译及注释 铁杵成针 祝穆 〔宋代〕 磨针溪,在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衣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译文 磨针溪是在象耳山脚下。世世代代相传李白在山中读书的时候,没有完成...
查看详情 >> -
杨氏之子文言文翻译及注释09-28
1 杨氏之子文言文翻译及注释 杨氏之子 刘义庆 〔南北朝〕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译文 梁国一户姓杨的人家家里有一个九岁的儿子...
查看详情 >> -
人之初文言文翻译09-28
1 人之初文言文翻译 人之初 王应麟 〔宋代〕 人之初,心本善。 心相近,习相远。 苟不教,心乃迁。 教之道,贵以专。 子不学,非所宜。 幼不学,老何为。 玉不琢,不成器。 人不学,不知义。 译文 人出生之初,禀心本身都是善良的。 天心也都相差不多,只是...
查看详情 >> -
王戎不取道旁李文言文翻译09-28
1 王戎不取道旁李文言文翻译 王戎不取道旁李 佚名 〔宋代〕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译文 王戎七岁的时候,曾经和许多小孩一起嬉戏玩耍。他们看见路...
查看详情 >> -
学弈孟子文言文翻译09-28
1 学弈孟子文言文翻译 学弈 孟子 〔先秦〕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色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译文 弈秋是全国最擅长下棋的人。...
查看详情 >> -
书戴嵩画牛文言文翻译09-28
1 书戴嵩画牛文言文翻译 书戴嵩画牛 / 杜处士好书画 苏轼 〔宋代〕 蜀中有杜处士 ,好书画,所宝以百数。有戴嵩《牛》一轴,尤所爱,锦囊玉轴,常以自随。 一日曝书画,有一牧童见之,拊掌大笑,曰:“此画斗牛也。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
查看详情 >> -
咏雪刘义庆文言文翻译09-28
1 咏雪刘义庆文言文翻译 咏雪 / 咏雪联句 刘义庆 〔南北朝〕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译...
查看详情 >> -
责子陶渊明文言文翻译09-28
1 责子陶渊明文言文翻译 责子 陶渊明 〔魏晋〕 白发被两鬓,肌肤不复实。 虽有五男儿,总不好纸笔。 阿舒已二八,懒惰故无匹。 阿宣行志学,而不爱文术。 雍端年十三,不识六与七。 通子垂九龄,但觅梨与栗。 天运苟如此,且进杯中物。 译文 白发覆垂在两鬓...
查看详情 >> -
文言文木兰诗原文及翻译09-28
1 文言文木兰诗原文及翻译 木兰诗 作者:郭茂倩编 唧(jī)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zhù)声,惟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tiě),可汗(kè hán)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
查看详情 >> -
两小儿辩日文言文翻译09-28
1 两小儿辩日文言文翻译 两小儿辩日 佚名 〔先秦〕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辩斗 一作:辩日)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曰:“我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