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明代官员谥号研究》有感01-13
读《明代官员谥号研究》有感 本书是田冰老师的博士论文,研究对象是明代官员谥号。运用了统计分析方法,用表格形式列出有明一代得谥官员的姓名出身最高官职及官品卒年谥年等,梳理出明代官员给谥因素给谥类型...
查看详情 >> -
论明代西北羁縻卫所的民族关系02-13
摘 要:明朝在西北边疆地区设置羁縻卫所遏制蒙古,然而这些羁縻卫所逐渐形成了既联合又对立的特殊关系。本文认为明朝对卫所采取的“恩威兼施,以抚为主”的羁縻政策,既取得了较大成效,又造成了不良后果,值得检讨。 明朝“建哈密、赤斤、罕东诸卫,授官赐敕,犬牙相制。不惟断匈奴右臂,亦以壮西土藩篱”。然而,由于政治和经济利益的驱使,各卫所之间也不断发生互相侵扰,劫掠贡使,甚至私向瓦剌臣服的情况,表现出...
查看详情 >> -
明代中后期漕运派兑改革与卫所分帮机制02-13
摘要:明代漕法凡三变,成化年间长运法推行后漕运制度逐渐定制,实则运作过程颇多曲折。从兑运到长运,均为解决江南地区的漕运问题,亦是军民州县水次交兑的进一步推广。长运之后,江南地区漕粮解运环节虽改为运军直达,征收和交兑环节却依然维持兑运法时期的“民收民兑”,因“军民交兑”地点逐渐普及至各州县水次仓,州县与漕运卫所之间逐渐形成“派兑”关系。成化时期派兑规制很难落实,卫所州县之间矛盾凸显,运作过程中常...
查看详情 >> -
明代王府食盐述论02-13
有明一代,明廷以各类财物供养诸藩,其中就包括每年向亲王和部分郡王供应的王府食盐。奏讨和支取食盐是王府一项重要的经济活动。目前围绕王府经济活动的研究大多集中于岁禄和田产,论述王府食盐者相对有限,多着眼于盐店和盐引奏讨。有鉴于此,拟就王府食盐的起源、改支、额度、奏讨、改折、运输、获利和影响试加探讨。 一 王府食盐的起源与制度化 王府食盐滥觞于洪武前期,初为诸王岁供物资的一部分,继而于洪武后...
查看详情 >> -
明代海洋社会中的“报水”研究02-13
摘要: “报水”作为海洋社会权力的重要实践方式,常见于明代海洋文献中。明代海洋社会中的“报水”行为,也为中外研究海洋史的学者们所关注,但仍缺乏专文来整理与深入研究。本文通过梳理明代海洋社会中的“报水”行为,论证了“报水”在公私不同权力系统中存在的社会根源及其在海域控制中的实质作用,认为“报水”显示的是海洋活动群体对海域的控制力与利益分割,当官方能够控制海洋秩序时,收取“报水”的权力收归公家,反...
查看详情 >> -
明代中期福建沿海地域保甲制度的演变02-13
摘要:明代中期(嘉靖、隆庆与万历时期)是保甲法在各地大范围推行,机制日益发展完善的重要时期。就福建而言,由于倭乱肆虐,保甲法实施的地域范围不断扩大,由局部实施发展为全省推行,而沿海地域备受重视。这一时期的保甲制大都形成独立的实施体系,细则亦日趋复杂完备,保甲与乡约的联系也日益密切,形成约保一体。在保甲制的具体施行方式上,地方官员可以对上级相关规定加以细化、变通和深化。同时,保甲法带有较强的应时...
查看详情 >> -
明代文书行政中的地方社会意愿表达02-13
摘要:明代地方行政的文书程序中,经常可见由多名里老、生员、乡绅联署的呈文。这种呈文在明前中期被称为连名呈,明末则多称公呈;从明中叶开始,甚至可以看到以“通学”、“合邑”等集体名义联署的连名呈、公呈。这些呈文,既是绅士里老向官府反映地方社会意愿的重要手段,也是地方官向上级官府汇报地方事务的重要依据。及至明末,公呈的地位日益重要,其应用规则亦趋于成熟。在部分地方事务中,特定群体的公呈作为地方社会意...
查看详情 >> -
石灰吟古诗翻译和注释09-28
1 石灰吟古诗翻译和注释 石灰吟 明代: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译文 石灰石经过千锤万凿从深山里开采出来,它把熊熊烈火的焚烧当作很平常的一件事。 即使粉身碎骨也毫不惧怕,只要把高尚气节留在人世间。...
查看详情 >> -
书项王庙壁翻译09-28
1 书项王庙壁翻译 书项王庙壁 明代:王象春 三章既沛秦川雨,入关又纵阿房炬,汉王真龙项王虎。 玉�三提王不语,鼎上杯羹弃翁姥,项王真龙汉王鼠。 垓下美人泣楚歌,定陶美人泣楚舞,真龙亦鼠虎亦鼠。 翻译 拂拭去残碑上的尘土,当年石刻的宋高宗信托岳飞时...
查看详情 >> -
言志唐寅古诗翻译09-28
1 言志唐寅古诗翻译 言志 唐寅 〔明代〕 不炼金丹不坐禅,不为商贾不耕田。 闲来写就青山卖,不使人间造孽钱。 译文 我不像道士那样去炼金丹以追求人生不老,也不像和尚那样去坐禅;我不去做商人,也不做农夫去耕田。 空闲的时候我就画一些画去卖,不用那些...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