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方寸牙雕看大千世范文界 成都明清牙雕艺术展开幕10-08
4月16日下午,《太平有象—明清牙雕艺术展》在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正式开幕,展出来自东莞市博物馆、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四川博物院、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成都...
查看详情 >> -
致敬读书人物:饶宗颐10-08
致敬读书人物:饶宗颐...
查看详情 >> -
高中历史教案:第5课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教案10-08
新东方网整理高中历史教案系列文章,内容有高一历史教案、高二历史教案、高中历史必修一教案和历史教学实录等内容,既可以给老师参考,也有助于同学了解每部分内...
查看详情 >> -
高中历史教案:第六单元明清的宫殿、皇家园林和陵墓第1课中国古10-08
新东方网整理高中历史教案系列文章,内容有高一历史教案、高二历史教案、高中历史必修一教案和历史教学实录等内容,既可以给老师参考,也有助于同学了解每部分内...
查看详情 >> -
会馆·远距离贸易·商业网络:以明清时期北京的歙县会馆为考察线索02-13
摘要:“会馆”主要出现在16世纪中期以后的中国大都市与江南地区,以及长江、运河沿线市镇。这一现象与世界和东亚历史上的共振——新航路开辟、美洲发现以及早期全球贸易活动的急速展开密切相关。16世纪30年代日本银的飞跃性增产,与16世纪中后期中南美洲大型银矿波托西(Potosí)等的开发,为国际贸易提供了核心媒介——白银;而白银兼具中国流通货币特性,引发了中国包括区域内、跨地域、国际贸易在内的商业性...
查看详情 >> -
明清“商书现象”:经济文化视野下的观察02-13
摘要:中国古代商业的发展历史悠久,但真正的商业书——“商书”,即以讲述商业规范、商业经营理念、商业道德、经商技巧、从商经验、商品知识、行业特点、行旅指南等为主要内容和以商人为主要阅读群体的读物,却是明代后期才开始出现的。明清时期的商书大致可分为三类:一是关于商路知识的商书;二是着重介绍商业经营的商书;三是综合性的商书。“商书现象”在明清时期出现绝非偶然,商品经济的发展,全国性市场网络的成熟,区...
查看详情 >> -
明清时期府县官政治行为之考察02-13
摘要:政治行为是指从政人员在政治活动中的表现,它除了受到当时政治的影响外,还与人的复杂心理活动有关。相同社会地位的人,因感知思维方式的不同,会产生不同的心理活动,这种不同的心理活动运用到政治活动中,就会造成政治行为上的差异。以此来考察明清时期府县官的政治行为,可以发现,当朝廷对地方严加管理的时候,由府县官这个位置罢职或升迁的比例都大,功过是非评价比较符合实际,廉洁与贪酷的界限也分明,廉者受到表...
查看详情 >> -
明清之际学风的嬗变——以礼学兴起为中心的探讨02-13
明清之际的学术思想十分活跃,此时期学人辈出,著述宏富,格局宏大,思路开阔,思想深邃,影响十分深远。近现代以来,学者们于明清之际学风嬗变的论述已多。比如梁启超将清代学术史划分为四个时期,即启蒙期、全盛期、蜕分期和衰落期。其在论“启蒙期”时说:“其时正值晚明王学极盛而敝之后,学者习于‘束书不观,游谈无根’,理学家不能复系社会之信仰……其学风已由明而渐返又宋。即诸新学家,其思想中,留宋人之痕迹犹不少...
查看详情 >> -
明清之际“蜀难”初探02-13
摘要:发生在明清之际的蜀难由“晚明蜀难”和“易代蜀难”两个历史阶段构成。期间,作为四川地方社会主体的蜀民惨遭杀戮和伤害,其受祸之惨酷,不仅旷古罕见,也为国内同时期其他地区所不及。传统士人对这一悲剧的检讨,大多建立在浅表的认识层面上,将其归结为“天怒人怨”两个方面。本文透过历史表象,洞悉此次蜀难既是明代制度败坏的产物,又是17世纪极端气候变化的结果。 在中国悠久的史学传统中,向来有一种使用地...
查看详情 >> -
祀典仪式视野下的明清省制演进02-13
摘要:明清省制经历了从明初废行省、设三司,到后来设置巡抚、总督,以及督抚地方行政化的演进过程。因之,从明中叶开始,督抚由不参与地方政府祭祀,转变为参与祈雨、祈晴等祈禳活动,进而逐渐参与并主导地方常祀。乾隆十六年正式确立了督抚的仪式地位,此后,督抚通过编纂行省祀典、主导春秋常祀与朔望行香,在仪式上进一步确定其与布政使、按察使等地方大吏的统属关系。在祭祀层级方面,明末以降先后出现都城隍、省城隍等名...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