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护秩序靠规则》教案

52fw.cn 栏目【教案】【生物教案】 已阅0

《维护秩序靠规则》教案

教学设计是教师的一项必备技能。在教师资格面试前的备课阶段,撰写一篇质量较高的教案是试讲成功的一项重要影响因素。很多考生对于如何写教案总是很头疼,教学目标究竟如何制定,教学重难点如何定位,教学方法如何选择,教学过程如何设计……这一系列的问题的确都需要考生认真思考和准备。今天,中公教师特意为大家准备了一篇关于《维护秩序靠规则》的完整教案范例,希望能够为各位考生的考前备考提供一些启发和帮助。

一、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认识到社会规则重要性,树立社会秩序和规则意识。

【能力目标】

能够自觉遵守社会规则,维护社会秩序。

【知识目标】

知道良好的社会秩序促进社会的运行,了解社会规则和社会秩序的关系。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知道社会生活需要秩序和规则。

【难点】

认识到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秩序。

三、教学方法

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情景演示法

四、教学过程

环节一:课堂导入

播放图片,导入新课

上课之前,教师给学生播放因为车主或行人不遵守交通规则而导致的一些交通事故场面。然后提问学生:

(1)为什么会发生这些交通事故?

(2)不遵守规则还会有哪些后果?

学生通过观看图片,自行思考回答问题。

提示:是因为行人或者驾驶员没有遵守交通规则,有的行人擅自翻越围栏,有的司机闯红绿灯,才造成了惨剧,等等。

学生回答之后,教师引导学生,任何事情都有它的秩序和规则,不遵守社会秩序会造成严重的后果,那社会规则在生活中有哪些作用?就势引入新课《维护秩序靠规则》。

环节二:新课讲授

1.社会规则的含义

活动一:实例探讨

教师播放一些有关于规则的小视频(例如劳动者拿着合同去法院维权,警察依法打击贩毒分子,或者班级每天都任命值日生打扫清洁等等)。

让同学们结合教材内容,展开讨论:

(1)视频中出现了哪些社会规则?

(2)你认为社会规则是什么?

学生讨论,说出自己的思考看法。

教师总结:社会规则包含了纪律,道德,法律和人民约定的原则等等,社会规则的含义是人们为了维护有秩序的社会环境,在逐渐达成默契和共识的基础上形成的。

2.社会规则与社会秩序的关系

活动二:案例探究

教师展示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的相关资料。

为维护社会治安秩序,中公讲师解析

----------------------------------------------------------------------------------------------------------------------

备考热荐:

2019年上教师资格面试辅导简章!

2019年上教师资格面试入门课程免费领!

  2019上教师资格证面试备考交流群:823089084

2019湖北教师招聘备考

备考资料丰富,考试信息不漏看!

标签: 维护秩序靠规则 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