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教师资格面试《物质的量》教案

52fw.cn 栏目【教案】【化学教案】 已阅0

2018年上半年教资笔试统考已结束,那么接下来各位考生可以提前为面试做准备,教资面试分为:结构化(5分钟)+试讲(10分钟)+答辩(5分钟)。下面以高中化学《物质的量》为例,展示10分钟试讲的教案

《物质的量》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认识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摩尔;理解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含义;初步学会物质的量、微粒数和阿伏加德罗常数之间的简单计算。

2.通过对物质的量的概念的理解,体会定量研究的方法对研究和学习化学的重要作用;通过物质的量、微粒数和阿伏加德罗常数间的简单计算,运用和巩固概念,提高化学计算能力。

3.通过概念的构建和公式推导计算,形成相信科学、尊重科学、依靠科学的思想,养成学习自然科学的兴趣及不断进取、创新的优良品质。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理物质的量及其单位、阿伏加德罗常数;物质的量、微粒数和阿伏加德罗常数的计算。

【难点】

理解物质的量含义、阿伏加德罗常数的灵活运用。

三、教学过程

环节一:设置情境,导入新课

【教师提问】日常生活中,我们买米、买面,如何购买?家里盖房子,建筑高楼大厦,如何买石子、沙子呢?学生很自然地会回答论斤买米,论袋买面,石子、沙子等用吨计。为什么不买一粒米、一颗石子呢?学生很自然会说米粒质量太小,不易称量,只有大量的米粒,才方便称量。

【教师过渡】在化学变化中,原子、分子等微观粒子按一定的比例定量地进行化学反应,但我们只能从宏观上测量其质量、体积等,无法一个一个地进行称量。怎样将微观的粒子数目与宏观的物质的质量联系起来,来研究分子、原子或离子所进行的化学反应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新的衡量物质的物理量。

环节二:观察计算,学习新知

1.物质的量

【教师展示】水与水的微观构成示意图。

【教师提问】怎样才能既科学又方便地知道一定量的水中含有多少个水分子呢?

【教师过渡】建立一个桥梁,高中化学教师资格面试《物质的量》教案

【教师总结】题目中的表示容易产生分歧,需要注意在使用摩尔表示物质的量时,应该用化学式指明粒子的种类。应该如何问,如何回答呢?

【学生讨论】1mol氢气分子中有2mol氢原子。

环节三:回顾新知,小结作业

小结:学生回顾表述本节课学习的主要内容。

课后作业:

必做练习题:

高中化学教师资格面试《物质的量》教案

以上是高中化学教师资格面试《物质的量》教案,希望对各位考生有所帮助。更多学科教案设计,请查看中公教师网-教案模板频道。

中公讲师解析

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中公教师考试

回复“我要过面试”下载试讲教案(含音频)+答辩+结构化资料

高中化学教师资格面试《物质的量》教案

注:本文章用于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版权为“中公教师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或摘编。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公教师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标签: 物质的量 教师资格面试 教案 高中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