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生物教案:《群落的演替》教学设计

52fw.cn 栏目【教案】【生物教案】 已阅0

  【目标导航】

  1.阐明群落的演替过程。

  2.说明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

  3.关注我国实行退耕还林、还草、还湖,退牧还草的政策。

  【问题导学】

  【目标一】群落演替的概念

  群落演替概念: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             的过程。

  【目标二】群落的演替类型

  (一)初生演替

  1、定义:在从未有过           或                      的地方发生的演替。

  2、发生区域:沙丘、火山岩和冰川泥等。

  3、实例:裸岩上的演替过程

  (1)过程:裸岩阶段→       阶段→苔藓阶段→         阶段→灌木阶段→       阶段

  (2)完成课本78页思考与讨论。

  (二)次生演替

  1、定义:在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                                  的    地方发生的演替。

  2、发生区域:火灾后的草原、过量砍伐的森林和弃耕的农田等。

  3、实例:弃耕农田上的演替过程

  (1)过程一年生杂草阶段→            →             →森林阶段(水分充沛才可实现)

  (2)影响演替的因素

  自然因素:火灾、洪水、病虫害、严寒等

  人为因素:这是主要因素。如过度砍伐、放牧、垦荒、开矿等

  (三)群落演替两种类型的比较

  (1)分类依据:群落演替发生的起始条件。

  (2)两种类型的比较见表

      

初生演替

次生演替

起点

时间

速度

影响因素

实例


  ★请思考:所有弃耕的农田都能演替成树林吗?

  【目标三】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

  仔细分析P81图4—16,思考并讨论有关问题。

  1、人类活动的方式:

  (1)不合理的方式:人类可以砍伐森林、            、捕杀动物。

  (2)合理的方式:也可以封山育林、治理沙漠、          ,甚至可以建立         。

  2、影响结果:人类活动往往会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       和        进行。

  【目标四】退耕还林、还草、还湖

  1、为处理好经济发展同       、______、      的关系,走__________________的道路,我国

  政府明确提出退耕还林、      、      、       颁布了《             》,于2003年1月20日起施行。

  2、意义:土壤被林草覆盖,湖泊面积明显扩大,可以调节气候和洪水流量,改善生态环境。

  【实践练习】

  1.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次生演替的是                                              (     )

  A. 某地海底火山爆发形成了一个新岛,后来又逐渐长出了很多植物

  B. 弃耕后的农田长出杂草,几年后又长出多年生植物

  C. 遭受严寒侵袭后的草原大多数草被冻死,不久又长出了新的植物

  D. 原始森林遭受到火灾破坏后,又长出新的植物

  2.群落演替的总趋势是                                                          (    )

  A. 物种多样性的增加和群落稳定性的提高   B. 物种多样性的减少和群落稳定性的降低

  C. 物种多样性的增加和群落稳定性的降低   D. 物种多样性的减少和群落稳定性的提高

  3.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 群落是一个动态系统,一个群落可能被另一个群落所代替

  B. 不毛之地也有可能长出森林

  C. 火山爆发后在火山岩上发生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

  D.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反映的是一种次生演替现象

  4.下列关于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

  A. 人类活动对群落的影响往往是破坏性的

  B. 人类活动可以任意对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加以控制

  C. 人类活动可以使群落按照不同于自然发展进程的方向发生演替

  D. 人类活动远远小于其他所有自然因素的影响

  【学习小结】

相关推荐

高考院校库(挑大学·选专业,一步到位!)

高校分数线

专业分数线

高考全程导航家长入口学生入口

标签: 高二 生物 教案 群落 演替 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