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教案:《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教学设计

52fw.cn 栏目【教案】【历史教案】 已阅0

高一历史教案:《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教学设计

  【课程标准】

  概述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总结其经验教训。

  【教学要求】

  1、概述我国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下列实践活动:过渡时期总路线、三大改造、中共八大、“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以及十年“文革”等。

  2、总结20世纪50—70年代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和教训。

  3、认同实事求是,关注国情。

  【知识梳理】

  一、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1、 过渡时期(1949-1956)是指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也就是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时期。

  2、 三年国民经济恢复时期(1949-1952)

  3、 过渡时期总路线(1953年)(指导方针: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造并举)

  内容: “一化三改造”/“一体两翼”: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4、 实践(1)一五计划(1953——1957年)

  ①主要任务是:集中主要力量优先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

  ②影响: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由此起步,新中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为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社会主义改造(1953-1956)

  农 业--参加农业合作社,走集体化道路

  ①内容 手工业--参加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工商业--全行业公私合营(政策:和平赎买)

  ②实质:将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③意义:标志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建立。(消灭了剥削制度,实现社会性质的根本变化;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成为中心任务。)

  ④局限:要求过急、改变过快、形式过于简单划一,遗留了一些问题。

  5、政治上: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大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为我国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提供了法律保证。

标签: 高一 历史 教案 社会主义 设在 探索 曲折 发展 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