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教案:《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教学设计

52fw.cn 栏目【教案】【历史教案】 已阅0

高一历史教案:《马克思主义诞生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目标

内容

知识与能力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识记

理解运用

空想社会主义与工人的觉醒

马克思主义产生的背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发生极其暴露的矛盾,空想社会主义,欧洲三大工人运动。

通过分析马克思主义诞生的主客观条件,认识其诞生的历史必然性,培养学生运用辩证的观点、历史的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

1.引导学生回顾工业革命所产生的社会影响,使学生认识到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是对人类历史发展的伟大贡献。

2.引导学生阅读“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一目的课文,帮助学生掌握归纳和分析历史问题的方法。

3.引导学生阅读理解教材的有关资料,帮助学生逐步掌握历史资料的方法。

4.引导学生分析巴黎公社政权的性质,帮助学生掌握分析历史实践性质的方法。

1.通过对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革命活动的教学,培养学生坚持真理和为人类进步事业勇于探索献身的精神。

2.通过对巴黎公社战士的英勇不屈、视死如归的斗争精神的介绍,对学生进行情操、意志品质的教育,从而激发学生树立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并转化为努力学习的动力。

《共产党宣言》的问世

《共产党宣言》的发表及其主要内容。

通过阅读和分析教材引用的《共产党宣言》的有关资料,培养学生分析、概括能力。

巴黎公社

巴黎公社的革命措施和历史教训。

通过对巴黎公社革命措施的学习,培养学生运用史实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二、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本课教材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第一,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和《共产党宣言》的发表。第二,巴黎公社的成立和采取的革命措施。

  (1)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是重点。在工业革命的推动下欧洲资本主义迅速发展、独立工人运动兴起、社会主义思想高涨为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准备了历史条件。革命导师马克思、恩格斯为创立科学理论密切合作,他们批判地继承前人优秀文化成果,于1848年发表《共产党宣言》,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使社会主义理论从空想变成科学。学习这一内容,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能力,又有利于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的形成。

  (2)巴黎公社的革命措施是重点。巴黎公社是马克思生活时代社会主义运动的最高成就,虽然仅72天就失败,但巴黎工人以革命首创精神制订了一系列革命措施,反映出其鲜明的无产阶级性质,说明巴黎公社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学习这一内容,不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能力,而且它也是学生把握巴黎公社政权性质的关键。

  对教材摘引的《共产党宣言》的有关资料的理解是难点。教材部分引用《共产党宣言》的原文,主要涉及无产阶级专政的概念和任务;教学中必须引导学生逐步掌握处理历史资料的方法。

  学习本课时,教师要与学生一起探究两个问题(马克思主义是在什么样的历史背景下诞生的?巴黎公社经验教训是什么?)需要解决和明确的三个概念(空想社会主义、《共产党宣言》和巴黎公社)。

标签: 高一 历史 教案 马克思主义 诞生 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