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教案:第7课汉字与书法教案

52fw.cn 栏目【教案】【历史教案】 已阅0

  第7课 汉字与书法教案

  [课标要求]概述汉字起源、演变的过程,了解中国书法艺术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

  [知识梳理]

  一、汉字的发展演变

  1、文字的重要性:文字以一定的可视符号系统,将人们的思维、语言、经验及复杂的社会现象记录下来,使人类文化得以交流和传承,对人类社会发展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2、汉字的雏形:新石器时代,陶器上的刻画符号,与后来的成熟文字有一定的渊源关系。

  3、趋于成熟:

  (1)商朝的甲骨文:是目前所知最早的成熟的汉字

  (2)商周时期的金文

  ①商周时期浇铸在青铜器上的文字,被称为“金文”。

  ②到了西周晚期,一位史官对汉字进行系统地整理,形成了金文的标准字体——“籀文”。

  3.汉字统一:秦朝的“书同文”

  (1)原因:

  ①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对汉字任意俭省笔画、紊乱偏旁,以致异形杂出、一字多形等,文字的交流功能大大削弱,不利于文化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②秦始皇为了消除这种混乱情况和便于推行政令、巩固统一,果断推行“书同文字”的政策。

  (2)具体做法:①以秦国的小篆作为基础,统一全国的文字;②接着推广书写更为简便的隶书。

  (3)意义:文字的统一,有利于不同地区之间的经济贸易和文化交流,有利于形成国家的向心力、凝聚力和共同的民族文化心理,从而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书法艺术

  [问题探究1]什么叫书法?

  (一)出现的原因及特征

  1、原因:

  (1)单体汉字字形丰富、数量庞大,为富于个性化的艺术再创造提供了可能和前提;

  (2)具有艺术素养和精神追求的知识群体的形成和壮大,则为发展汉字书法艺术提供了人力准备,这也是书法艺术不断推陈出新、异彩纷呈的动力。

  2、特征:以笔墨黑白空间和线条的刚柔枯润,来表达作者的情感、志趣。

  (二)发展历程

  1.秦汉——自发阶段:

  ①秦小篆和汉隶都具有书法的美感,但多重实用;

  ②小篆圆润纤细,布局均匀;汉隶雄放洒脱,雄厚深沉。

  2.魏晋南北朝——自觉阶段

  [问题探究2]如果说秦汉时期的书法美是自发的,那么,为什么到魏晋南北朝时期能成为自觉的书法艺术?

  (1)原因:

  ①社会的变迁影响到了人的心理,促使了人的觉醒,这种觉醒使得审美变成了一种自觉;

  ②士人群体逐渐形成,书法成为士人表达自我对意境、神韵、风骨追求的理想形式;

  ③笔墨纸张等文具的改进,为书法技巧创新提供了条件。

标签: 高二历史 高二历史课件 高二历史教案 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