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国20世纪百大经典演讲01:I Have a Dream by 马丁.路德.金 (m10-08

    美国百大英语演讲:I Have a Dream我有一个梦想,由马丁.路德.金演讲,含有mp3下载,中英双语对照。...

    查看详情 >>
  • 9世纪中叶的渡日唐人与晚唐苏州的海外贸易02-13

      提要:在日本僧人空海的书状集《高野杂笔集》中,混入了十八封写给赴日唐僧义空的书状。这些书状一方面保留下了九世纪中叶唐朝僧俗东渡日本的相关事迹,另一方面也生动地展现出会昌法难对于江南佛教信众心态的深远影响。而书状中提到的渡日唐人从苏州出发之事实,则凸显出苏州在唐代海外交通中的重要地位。至迟到九世纪中叶,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移民的迁入,苏州地区的对外贸易日益频繁。而随着僧人与海商成为中日交流的中坚力...

    查看详情 >>
  • 探寻13世纪以前的“蒙古”概念02-13

      摘要:蒙古族源问题涉及北方民族复杂的迁徙聚合的历史。广义的与狭义的蒙古族史与中古时期北方各部族的关系呈现不同的联系。各种文化、社会生活的承继源流不同,各种史书记载不一。厘清相关史实对廓清蒙古族历史发展及北方部族变迁仍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蒙古族;北方民族;中古时期   一、两种古代蒙古史   探寻早期蒙古历史有两种视角,或者说早期蒙古历史可区分为两种,一种是“广义”的,一种是“狭义...

    查看详情 >>
  • 19世纪英格兰租佃权的历史考察02-13

      摘要:在19世纪的英格兰,租佃制是主要的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对承租者在租期内的未耗尽改良措施进行补偿是英格兰租佃权的主要内容,这源自任意租约中佃农所享有的收割庄稼权,原本是普通法及地方习俗通过帮扶在主佃关系中处于弱势位置的佃农来促进农业发展的举措。随着经济形势的变化,地主越来越依赖于承租者对租地的投资与改良,这导致主佃关系从一种封建依附性的契约关系向商业关系转变。在此背景下,租佃权这一地方习俗既...

    查看详情 >>
  • 16-17世纪的瓷器贸易全球化:以沉船资料为中心02-13

      摘要:15世纪末至16世纪初,欧洲航海者发现新大陆,开辟了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新航线,给世界政治和经济版图带来翻天覆地且深远的影响。以中国为中心的瓷器贸易体系也在此时迎来了从区域走向全球的重要转折。贸易规模的扩大、海洋上商船的增加,国家和地区间交流的频繁,导致世界各大海域中遗留的沉船数量也有较大增长。20世纪70年代以来,水下考古的兴起和商业打捞的繁荣,揭露出大量运载贸易瓷器的沉船,为研究瓷...

    查看详情 >>
  • 明朝政策与15世纪中期藏传佛教在汉藏走廊的传播机制述论02-13

      摘要:明朝于15世纪出台的一系列朝廷政策刺激了藏传佛教在汉藏走廊地带的发展。宣德时期开始,藏传佛教僧人得以频繁赴京,汉藏之间的互动与联系因之加强。正统时期,朝廷允许藏传佛教僧人自在游方,藏传佛教僧人因之发挥能动性,借力地方军政系统的赞助以恢复、新建藏传佛教寺庙,从而确立并巩固了藏传佛教的在地影响。与此同时,明廷针对番僧的朝贡、护持与承袭政策为藏传佛教在汉藏走廊扩大影响力提供了制度基础。一方面,...

    查看详情 >>
  • 治水政治:20世纪30年代的“导黄入淮”纠纷02-13

      内容提要:黄河侵淮往往致使淮北地区泽国千里,灾黎百万,是南宋以降延至民国时期黄淮关系的焦点。1933年初,旅津同乡电告皖人,称河南省建设厅有引黄河经皖北入淮河之计划。这一消息的传布,在皖北引起极大恐慌,并引发长达近两年的“导黄入淮”纠纷。其间,无论是南京国民政府中央有关机构还是河南省政府,始终坚称相关工程主要系地方灌溉之举,无危害皖北之虑。事实上,导黄入淮是国民政府治理黄河的重要设想,有改良豫...

    查看详情 >>
  • 新世纪以来飞过天安门的空中梯队心得感悟(五篇)02-20

    在庆祝建党100周年的大会期间飞行表演之前,新世纪以来在天安门广场举行了3次阅兵式,空中梯队在受阅规模、梯队数量、飞机机型、队形安排等方面都有各自特点。下面小编...

    查看详情 >>
  • 14至 18世纪东亚世界的“象记”:博物学知识比较史研究的一个视角02-13

      摘要:本文通过明清笔记文献中的“象房”“驯象”与“浴象”、 韩人朴趾源《热河日记》中的“象记”和日人“象之旅”等有关象的文献,展示在山川相连、一衣带水的一个历史和文化上彼此认同的共同空间里,曾经有过怎样的象文化叙述,在东亚地区有过怎样的大象空间转运史,以及如何借助象文化来阐述民族意象,形成以象文化和动物文化为主题的东亚三国博物学知识的传播与影响史。   象是地球陆地现存最大的哺乳类动物,当年在...

    查看详情 >>
  • 20世纪七八十年代纽约市保障性住房政策的转变及其影响02-13

      内容提要:20世纪70年代前,纽约市已经建立了比较全面的保障性住房体系,除了匹配公共住房政策之外,在税收激励和租金管制等方面也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取得了相对较好的效果。从20世纪七八十年代至今,纽约市保障性住房长期短缺,无法满足市场需求。事实上,这一现象并非纽约市财力不足,而是保障性住房政策变化的结果。纽约市曾经是新政自由主义重镇,高度重视社会福利,推出了较为完善的保障性住房政策。70年代以后,...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