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世纪以来飞过天安门的空中梯队心得感悟(五篇)02-20

    在庆祝建党100周年的大会期间飞行表演之前,新世纪以来在天安门广场举行了3次阅兵式,空中梯队在受阅规模、梯队数量、飞机机型、队形安排等方面都有各自特点。下面小编...

    查看详情 >>
  • 20世纪七八十年代纽约市保障性住房政策的转变及其影响02-13

      内容提要:20世纪70年代前,纽约市已经建立了比较全面的保障性住房体系,除了匹配公共住房政策之外,在税收激励和租金管制等方面也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取得了相对较好的效果。从20世纪七八十年代至今,纽约市保障性住房长期短缺,无法满足市场需求。事实上,这一现象并非纽约市财力不足,而是保障性住房政策变化的结果。纽约市曾经是新政自由主义重镇,高度重视社会福利,推出了较为完善的保障性住房政策。70年代以后,...

    查看详情 >>
  • 守护健康:19世纪英国的卫生医务官02-13

      摘要:为应对19世纪日益恶劣的公共卫生环境与猖獗的各类疾病侵袭,英国政府强化社会管理,保障秩序稳定,设置了卫生医务官职位。随着19世纪英国公共卫生管理制度的不断发展,卫生医务官职务职责不断完善,切实保障了英国民众的身心健康。卫生医务官职务的设定与发展,推动英国建构起惠及全民的国民健康服务体系,也有助于促进英国的福利国家建设。   伴随着工业革命的蓬勃发展,19世纪中后期的英国见证了人类社会首次...

    查看详情 >>
  • 14至 18世纪东亚世界的“象记”:博物学知识比较史研究的一个视角02-13

      摘要:本文通过明清笔记文献中的“象房”“驯象”与“浴象”、 韩人朴趾源《热河日记》中的“象记”和日人“象之旅”等有关象的文献,展示在山川相连、一衣带水的一个历史和文化上彼此认同的共同空间里,曾经有过怎样的象文化叙述,在东亚地区有过怎样的大象空间转运史,以及如何借助象文化来阐述民族意象,形成以象文化和动物文化为主题的东亚三国博物学知识的传播与影响史。   象是地球陆地现存最大的哺乳类动物,当年在...

    查看详情 >>
  • 治水政治:20世纪30年代的“导黄入淮”纠纷02-13

      内容提要:黄河侵淮往往致使淮北地区泽国千里,灾黎百万,是南宋以降延至民国时期黄淮关系的焦点。1933年初,旅津同乡电告皖人,称河南省建设厅有引黄河经皖北入淮河之计划。这一消息的传布,在皖北引起极大恐慌,并引发长达近两年的“导黄入淮”纠纷。其间,无论是南京国民政府中央有关机构还是河南省政府,始终坚称相关工程主要系地方灌溉之举,无危害皖北之虑。事实上,导黄入淮是国民政府治理黄河的重要设想,有改良豫...

    查看详情 >>
  • 19世纪末20世纪初阿根廷的肺结核防治与民族国家建构02-13

      内容提要 19世纪末20世纪初,阿根廷加快了民族国家建构的进程,但各类流行病,尤其是死亡率较高、持续时间长的肺结核,给政府治理带来了挑战。卫生学家将肺结核与工人、女性、儿童和移民等群体联系起来,将其定义为导致“阿根廷种族”衰败的“社会疾病”。针对肺结核这类“社会疾病”开展的防治运动促进了阿根廷公共卫生的制度化发展,推动其现代民族国家的建构。与此同时,随着医学界对肺结核传染性的重视,隔离的规定加...

    查看详情 >>
  • 明朝政策与15世纪中期藏传佛教在汉藏走廊的传播机制述论02-13

      摘要:明朝于15世纪出台的一系列朝廷政策刺激了藏传佛教在汉藏走廊地带的发展。宣德时期开始,藏传佛教僧人得以频繁赴京,汉藏之间的互动与联系因之加强。正统时期,朝廷允许藏传佛教僧人自在游方,藏传佛教僧人因之发挥能动性,借力地方军政系统的赞助以恢复、新建藏传佛教寺庙,从而确立并巩固了藏传佛教的在地影响。与此同时,明廷针对番僧的朝贡、护持与承袭政策为藏传佛教在汉藏走廊扩大影响力提供了制度基础。一方面,...

    查看详情 >>
  • 18世纪英国医生乔治•切恩对忧郁症文化内涵的重塑02-13

      摘要:忧郁症的历史由来已久,其文化内涵往往呈现出天才式忧郁和罪恶型忧郁的双重面相。1733年英国医生乔治•切恩出版《英国病》一书,文中使用的“脾脏忧郁症”等词语是17世纪中后期“忧郁症”概念的新变体。透过《英国病》文本可以发现,切恩笔下的“英国病”是真实的疾病,而非一种忧郁的气质。切恩详细记载了忧郁症的病因、症状和治疗方法,认为18世纪英国的忧郁症是一种“文明病”,与经济发展水平、特定阶层和生...

    查看详情 >>
  • 19世纪英格兰租佃权的历史考察02-13

      摘要:在19世纪的英格兰,租佃制是主要的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对承租者在租期内的未耗尽改良措施进行补偿是英格兰租佃权的主要内容,这源自任意租约中佃农所享有的收割庄稼权,原本是普通法及地方习俗通过帮扶在主佃关系中处于弱势位置的佃农来促进农业发展的举措。随着经济形势的变化,地主越来越依赖于承租者对租地的投资与改良,这导致主佃关系从一种封建依附性的契约关系向商业关系转变。在此背景下,租佃权这一地方习俗既...

    查看详情 >>
  • 9世纪中叶的渡日唐人与晚唐苏州的海外贸易02-13

      提要:在日本僧人空海的书状集《高野杂笔集》中,混入了十八封写给赴日唐僧义空的书状。这些书状一方面保留下了九世纪中叶唐朝僧俗东渡日本的相关事迹,另一方面也生动地展现出会昌法难对于江南佛教信众心态的深远影响。而书状中提到的渡日唐人从苏州出发之事实,则凸显出苏州在唐代海外交通中的重要地位。至迟到九世纪中叶,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移民的迁入,苏州地区的对外贸易日益频繁。而随着僧人与海商成为中日交流的中坚力...

    查看详情 >>